APP下载

胎头吸引器助产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2017-09-11祝江渤天津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天津30038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胎头母体硅胶

祝江渤 天津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 (天津 300381)

胎头吸引器助产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祝江渤 天津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 (天津 300381)

目的:剖析胎头吸引器助产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科接诊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A组45例应用硅胶型吸引器助产方案,B组45例应用金属型吸引器助产方案。观察两组母体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母体软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2%,明显比B组的1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为0,均明显比B组的2.22%、11.1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妇产科中积极应用硅胶型吸引器助产方案,可显著减轻阴道助产给母婴造成的损伤程度,十分安全可靠。

可行性 胎头吸引器 应用价值 助产

一直以来,自然分娩都是产妇比较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且其临床应用优势也远远高于剖宫产术。相关资料显示[1],于产妇阴道分娩的过程当中,积极为其选择一种最佳的助产方式,可有效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等问题,确保母婴健康。对此,本文将以90例产妇(接诊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两种不同的胎头吸引器助产方式在经阴道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由本科门诊接诊的产妇90例,以电脑随机双盲法为分组依据,对90例产妇进行分组:A组和B组,每组45例。其中,A组年龄21~40岁,平均(29.4±3.1)岁;孕周38~42w,平均(39.2±0.9)w;经产妇,16例;初产妇29例;脐带绕颈者6例;羊水Ⅱ度污染者3例。B组年龄20~39岁,平均(29.1±3.0)岁;孕周37~42w,平均(39.1±1.0)w;经产妇15例;初产妇30例;脐带绕颈者5例;羊水Ⅱ度感染者4例。比较两组的胎儿情况与孕周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

(1)以下4项评分均≥4分,包括胎头位置、骨盆、产力与胎儿体重;(2)宫口全开;(3)自愿接受经阴道自然分娩,且宫缩协调;(4)胎先露达到坐骨棘下>3cm;(5)无胎头吸引器应用禁忌症;(6)签署知情同意书者;(7)病历资料齐全者。

1.3 方法

两组的手术程序都相同,但A组在术中应用硅胶型胎头吸引器,而B组则应用金属型胎头吸引器。手术步骤如下:协助取截石位,并做常规消毒处理,让产妇将膀胱排空。双侧阴部神经组织麻醉成功后,针对会阴较紧的产妇,需对其实施会阴侧切术,并且对于胎头过大的产妇,需延长其手术切口的长度。于吸引器胎头一端按要求涂抹上适量的消毒石蜡油,然后再将产妇的两侧会阴唇轻轻分开,使阴道外口充分显露。待对阴道后壁进行撑开之后,让吸引器的胎头端顺利滑入产妇的阴道中,并和胎头顶端紧紧贴在一起。手指进入阴道,并沿着吸头器胎头端和胎头衔接的位置轻轻触摸1周,明确连接紧密与否,软组织受压与否。按胎头机转,让胎头娩出,注:待胎头即将娩出之时,需立即将吸引器取下,并对口鼻腔中的分泌物进行彻底的清除。此后,再按正常机转,让胎儿顺利娩出,在此过程当中,需注意对产妇的会阴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待胎儿顺利娩出之后,需予以维生素K,4mg,肌内注射,防止颅内出血。

1.4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母体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中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头皮血肿的发生者例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母体软组织损伤率

观察发现,A组中仅有1例产妇发生母体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占总比例的2.22%;B组中共有6例产妇发生母体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占总比例的13.33%。相比较于B组,A组的母体软组织损伤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χ2=8.6069,P<0.05)。

2.2 比较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A组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比B组的2.22%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和B组比较明显降低,两者之比为:0 vs.11.1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在采取胎吸助产的方式对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助产时,需充分了解其有无助产指征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发生风险[3]。有报道称,严格按照循证医学中的相关内容,对有助产指征的产妇进行胎吸助产,可有效缩短其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4]。现阶段,胎头吸引乃妇产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助产术,虽具有适应症广、操作简便以及母体损伤小等特点,但可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在术中为产妇选择一种最佳的吸引器尤为重要。金属型胎头吸引器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其胎头端不容易进入产妇的阴道中,并且端口还包有不耐高温与易滑脱的橡皮圈,而硅胶型胎头吸引器则具有耐高温、可变形、弹性好、无味无毒以及强度高等特点[5]。此外,金属型胎头吸引器的应用还会增加新生儿发生颅内损伤与头皮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而硅胶型胎头吸引器则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的概率[6]。相关研究表明,利用硅胶型胎头吸引器对有指征的产妇进行助产术治疗,可有效避免损伤母体软组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在此次研究当中,A、B两组产妇都采取相同的手术流程,但A组于术中应用硅胶型胎头吸引器,而B组则应用金属型胎头吸引器,结果表明,A组的母体软组织损伤率为2.22%,明显比B组的1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为0,均明显比B组的2.22%、11.1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表(n,%)

综上所述,于产妇胎头吸引助产术中,积极应用硅胶型胎头吸引器,有助于降低母体软组织损伤率,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头皮血肿等,值得临床借鉴。

[1] 李海英,石媛,王忠民,等.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助产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8340-8342.

[2] 陈素婷.150例胎头吸引器助产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22(8):49.

[3] 吕丽,李慧玲,王清凤,等.胎头吸引器助产术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3(34):282-283.

[4] 谢金莲.低负压胎头吸引器助产56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3(5):164-165.

[5] 郭志华.323例低负压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临床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2(5):44-45.

[6] 刘慧星.低负压胎头吸引器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6):182-183.

1006-6586(2017)16-0147-02

R717

A

2017-06-26

祝江渤,研究方向:硅胶胎头吸引助娩胎儿与其他器械助娩在产程中的优势对比。

猜你喜欢

胎头母体硅胶
蒲公英
厚朴酚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粗孔活性硅胶从含铀废水中吸附铀的研究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应用(二)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
成人硅胶吸痰管应用幼儿洗胃的体会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