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7-01-20罗小云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赣州341100
罗小云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江西 赣州 341100)
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罗小云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江西 赣州 34110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足月顺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生理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阴道压力、肌肉疲劳程度和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肌力≤3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肌肉收缩曲线下降比率<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U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盆底功能 补中益气丸 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电磁神经刺激疗法、功能训练等治疗或干预方式,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1-2]。研究发现,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好改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5.96±6.68)岁,平均体重(58.97±9.93)Kg,孕周(38.54±1.73)周;研究组患者50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38±7.81)岁,平均体重(59.72±8.42)Kg,孕周(38.21±1.59)周。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产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6021765),8丸/次,3次/d,治疗周期3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产后第42d开始应用神经肌肉电生理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频率50~80Hz,电流强度0~60 mA,脉宽200~320μs,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对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进行功能协调和强化训练,单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1次/3日,治疗周期3月。
1.3 评估指标
1.3.1 神经肌肉电生理刺激治疗仪对患者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及肌肉疲劳程度进行检测。
1.3.2 压力性尿失禁(SUI)检测
依据国际尿控协会(ICS)将产后出现的漏尿称为产后SUI,尿垫试验标准:尿垫试验1h溢尿量1~2g称为轻度SUI,尿垫试验1h溢尿量2~10g称为中度SUI,尿垫试验1h溢尿量10~50g称为重度SUI。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其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变化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肌力≤3分者8例,发生率为16.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肌力≤3分者2例,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肌力≤3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压力检测比较
对照组阴道静息压(31.88±5.93)cmH2O,研究组阴道静息压(39.26±7.81)cmH2O;对照组阴道收缩压(33.04±7.23)cmH2O,研究组阴道收缩压(41.56±8.12)cmH2O。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22,t2=5.661,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肉疲劳程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阴道肌肉收缩曲线下降比率<0%者9例,发生率为18.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阴道肌肉收缩曲线下降比率<0%者2例,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肌肉收缩曲线下降比率<0%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SUI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无SUI 34例,轻度SUI 9例,中度SUI 6例,重度SUI 1例,SUI发生率为32.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无SUI 46例,轻度SUI 2例,中度SUI 2例,重度SUI 0例,SUI发生率为8.00%,两组患者SU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4,P<0.05)。
3.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有重度症状的患者,通过重建盆底解剖结构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手术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感染和补片侵蚀,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非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常作为治疗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3]。
盆底康复治疗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简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恢复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仪是应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电刺激治疗可有效锻炼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和协调性,从而有助于压力性尿失禁和脏器脱垂的康复,生物反馈疗法是借助于检测盆底肌肉信号,进而以检测的信号为控制依据对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进行锻炼,以实现精确化锻炼盆底肌肉功能的目的[4]。研究发现,产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有效增加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并有助于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阴道肌肉收缩功能、肌肉疲劳程度及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作用明显优于单独盆底康复治疗。
总之,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 胡晓军,刘玉玲,党群,等.2913例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调查[J].重庆医学,2014,43(17):2181-2183.
[2] 冯艳霞,张洁,张月,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8):3-6.
[3] 郎景和.重视盆底康复治疗提高女性生存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263-264.
[4] 高军,李玉霞,袁德利.生物电反馈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60-61.
[5] 寇金玲,党丽君,冯秀清.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55-57.
1006-6586(2017)16-0091-02
R271.43
A
2017-06-22
罗小云,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