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7-01-20赵英英郑亚群万

中国医院 2017年1期
关键词:预案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 赵英英郑亚群万 文

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赵英英①郑亚群①万 文①

应急管理 医院应急体系 急救能力 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辅助机制直接关系到受害者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医院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医院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强调组织架构、应急救治系统、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应急服务信息系统等方面建设,并对各环节进行日常化的监管和测评,保障应急系统的运行顺畅。同时指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序贯性建设与管理,分级分类建设。

Author’s address:Shanghai the 1st People's Hospital, No.100, Haini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0, PRC

突发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危及社会安全等公共事件严重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医院的医疗救援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重要环节。而救援中的应急处置能力不仅反映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也直接影响到救援效果,因此探讨应急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承担了大量应急救治任务,尤其近几年应对地震、甲型H1N1流感、重大交通事故等公共事件中不断完善应急救治体系,积累了一些经验。

1 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管理

1.1 建立监管小组

医院建立了应急管理核心小组,常设在院办,由专人负责日常应急体系的管理和建设,管理协调各应急部门,督察各部门的管理情况,督促常态化应急物资的管理和应急处置中的流程和制度的完善,并做到有反馈、整改和落实,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同时及时了解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信息,在应急情况下发挥核心指挥作用。

1.2 培训测评

建立了日常安全巡查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表单,结合月安全周和节假日安全联合检查机制,加强对重点部门或区域、重点防范内容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调查评估,主要包括对单项发生事件处置调查评估,重点开展对医院应急指挥系统、各类应急预案的应急效能评价。通过现场调查、考察或资料分析等方式,对医院相关部门或人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经验进行督导与评估,针对问题找到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1.3 激励和奖惩

应急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练在平时,建立健全相应的鼓励机制保障应急管理的开展。应急工作作为部门日常工作的考评内容之一,医院建立突发事件责任追究及奖惩机制。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

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医疗救治核心系统和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其中,医疗救治核心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应急分类分级响应系统、应急呼叫程序、应急救治的各类各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应急救治中的医院感染控制和心理干预;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保障物资分类、日常应急装备维护保养、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的培训演练和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等。医院医疗应急专门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负责应急救治系统、物资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的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

2.1 医疗救治系统建设

医疗救治是应急反应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医疗救治要求快速反应、快速分流、快速救治。第一时间的高效快速反应和高效组织,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率。医院医疗救治要求分级分类,有序协作,同步后勤服务保障到位。在日常管理中强调应急反应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对各类应急的快速反应建设。注重应急队伍对应急的响应速度和能力的训练。

2.1.1 应急分类分级响应系统。建立分级分类相应机制,各救治区域设置分指挥,统一协调区域内医疗救治和救治协调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急救区域检伤分诊,基本抢救物资设备药品,转运工具的调配和保障供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情况,医疗救援相应也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梯队响应,并由规定部门呼叫相应级别的救治梯队。应急队伍响应级别就高不就低,根据实际情况按专科部分响应,响应级别与指挥层级可不匹配。

2.1.2 应急呼叫程序。呼叫程序系统包括全院布置呼叫广播系统、短信群发、各应急小组网电话等。在急诊、门诊、病房安装呼叫系统。接报部门得到应急领导小组明示“启动应急预案”后,按响应层级组织相应呼叫部门召集相关应急队伍人员。充分运用全院呼叫广播系统进行快速、及时、清晰、无死角广泛广播。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按预定代号紧急呼叫。不同分工相应响应梯队应急队伍人员听到广播后自行第一时间迅速前往抢救室参加应急抢救任务。

2.1.3 应急救治的各类各级应急预案。制定各类伤害事件的预案,包括人员、技术、设备、保障等方面的应对。由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和督导各职能部门相关应急预案实施,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形势的变化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更新、修订和补充建议。

2.1.4 应急队伍的建设。分组分区建设应急队伍,包括验伤分诊组、抢救组、保障服务组、院内控制组。加强医院应急队伍的培训,重点加强专业技能、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的培训。同时开展应急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技能,增强现场组织、自救互救及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工作的能力。后续应急响应医疗队伍主要由院应急处置专家队、应急医疗队、护理应急SOS队、医疗救援队组成。

2.1.5 应急救治中的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应急救治中尤为重要。对传染病类、核化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要做好院内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统筹资源,及时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区域化处置。对于非传染类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做好急救与急救后的洗消,做好伤员救治中的医院感染控制。

2.1.6 应急救治中的心理干预。伤员经历突发事件创伤打击后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这是医疗救治的重要方面,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及通过志愿义工的力量关心伤员,鼓励和积极消除伤员心理阴影。医院心理科建立了在应急情况发生时相应的预案,有计划和规划地进行心理干预。

2.2 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建设

2.2.1 保障物资分类。根据应急救援性质分类准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救治装备、药品、防护用品、后勤保障物品等。医院后勤保障处实行实物储备和计划储备相结合,加强物资和设备采购的紧急预案建设,保障物资供应。并采取分层级专人管理、定期清点、规范出入库、信息统计等动态化调配的方式进行管理。

2.2.2 日常应急装备维护保养。后勤保障处按照分类分级要求管理设备,应急状态下按流程应急调配。完善各设备使用指南,指导临床按性能和规范正确使用,确保设备安全与质量。完善医院设备维护保养相关规定,定期做好设备相关的维保记录。应急设备定期专人维护保养,保障应急情况下的设备安全和使用。

2.2.3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的培训和演练。为保障应急情况下人员、物资的快速调配和应急救治的有效开展,按照已制定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常态化培训和演练,每年至少1~2次的演练。

2.2.4 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应急信息保障系统的建设应从院内的呼叫系统建设,到医院与其他单位部门间的合作应急协作网络的建设,这些都是快速响应的基础保障。在应急处置中,建立区内和院内的医疗应急响应快速应答[1],达到应急系统情报共享,是应急反应的重要环节。

3 加强我国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在经历了甲型H1N1流感、地震等多次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应急管理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的社会因素,包括医患矛盾的加剧、医务人员的过劳、医院在功能上除了承担医疗服务外还要应对非医疗问题,医院的应急管理复杂而重要。因此要规范化建立一致性强的管理系统,同时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研究,重视预案的实用性和加强教育与演练来强化应急管理[2]。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连贯性,分级分类建设。

3.1 应急管理体系应加强顶层设计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应对,从医院外的社会公共应对到院内医疗专业应对关系到多方面多部门。从事故发生到院前、院中、院后需要建立一系列联动反应机制,保障应对的时效性。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建设,整体组织协同,全方位推进,多部门联动。应急系统要包括指挥决策系统、应急救治系统、物资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医院应急体系组织架构上也应多个环节小组来承担相应的职责。专门成立医院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并承担紧急处置时应急队伍各小组的总协调工作,作为全院应急管理的统筹部门,统一规划建设、整体组织协调和全方位推进,逐步构建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专业小组包括医疗应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基建应急小组、宣传应急小组、信息应急小组、财务应急小组、教学应急小组、志愿者应急小组等,多个功能小组协助共同相应。通过整体构建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管理多部门集中管理,多环节、系统联动与协作,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高效有序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3]。

3.2 应急管理体系应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序贯性建设与管理

医院的应急管理部门应积极参与应急事件中,及时收集信息,恰当反应,主动应对危害需求,提高整个应急反应的效率。及时反馈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预案的修订,防范于未然,降低乃至消除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医院应急管理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要以不变应万变,做好应急管理的持续性评估和改进,提升管理和应急人员的综合应对能力,改善设备设施物资的供应,提高医院的组织弹性,在事后及时地恢复和总结改进。事前、事中、事后需要序贯性建设,缺一不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4]。各所医院在经历了各类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后,每次应对都应进行全院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体系的序贯性建设。

3.3 应急管理体系应分类建设与管理

公共突发事件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也不同。公共突发事件大致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分很多小类,因此做好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归类和预案非常重要。在构建应急体系的架构时,建设组织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医疗救治系统、服务保障体统时充分考虑各种预案的建设细节。组建应急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在应对时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

[1] 温晓燕,孙晓通.中日医院应急管理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9):1838-1840.

[2] 侯世科,孙标,樊毫军.国内外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比较[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12,28(8):638-640.

[3] 吴宇彤,王兴芝,姚峥,等.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统筹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26(11):835-836.

[4] 辛衍涛.医院应急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3):158-160.

Construction and thoughts on hospital emergency system management /

ZHAO Yingying, ZHENG Yaqun, WAN Wen//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1):12-14

emergency management, hospital emergency system, emergency capacity, public health event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and the auxiliary mechanism of the hospital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he victi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emphasiz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mergency system, emergency service support system, emergency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n each link of dail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o ensur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emergency system. Dynamic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hospital.

2016-07-07](责任编辑 张晓辉)

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

万 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政综合办公室(南)处长

E-mail:wanwen69@163.com

猜你喜欢

预案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紧急预案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