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文本解读与感悟的教学研究
2017-01-19张秀琴
张秀琴
【摘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导而弗牵”,即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使其跟着自己设计的套路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其独特体验,让其自由自在地徜徉于文本之中,去充分地感知、评价、归纳,获取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读;感悟;主体地位;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感知、感悟、解读、评价等能力的重任。对文本的解读、感悟既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能信马由缰,听之任之。如何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笔者在此浅谈拙见,权且抛砖引玉。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体验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导而弗牵”,即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使其跟着自己设计的套路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其独特体验,让其自由自在地徜徉于文本之中,去充分地感知、评价、归纳,获取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譬如,教学《散步》这篇经典之作,笔者设计并实施了“品味我们”“品味田野”“品味散步”三个板块,力求教出新意,教出成效。在“品味我们”这一板块,笔者要求学生从文本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给予恰当的点评。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喜欢孩子,有的说喜欢“我”,有的说喜欢母亲,还有的说喜欢妻子,并且发言者都能作出比较妥帖的评价。在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后,笔者则要求该学生读读那位人物所说的话,尽可能地读出说话的味道,传达出相应的情感,当然还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这一读书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充分感知和认识。此板块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多元解读的理念,富有较强的灵动性,这是因为笔者将解读与感悟的权利下放给了学生,且打破了以往按部就班逐个对人物进行点评的呆板做法。
一般情况下,教学《散步》这篇课文,大都着重引导学生感悟孩子之可爱,母亲之通达及“我”之尽责,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忽视“妻子”这个角色——尽管她是一个不曾言语的人。笔者通过设计让“妻子”说一句话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时来了灵感,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此环节很容易让学生偏离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但笔者通过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终促进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妻子”这一形象的可爱、可敬;并且让学生明白作品尽管没有描写妻子话语的文字,但妻子的形象仍跃然纸上,能够打动人的心扉。
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在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展开师生、生生、生本等多个层面的“对话”,进而深化学生的认识。
二、紧扣文本进行解读,鼓励学生畅谈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的“对话”活动,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取审美体验。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务必要紧扣文本,组织学生开展研读、解读活动,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畅谈感受,实现思维碰撞与成果分享。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执教者由花的“花语”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执教者让学生说说紫藤萝的“花语”。学生凭借着初读课文所获得的原始感受,迫不及待地为紫藤萝“代言”。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初次对话。待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之后,执教者并没有亮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再读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然后师生交流,并相机安排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学生的感知、感悟又向前迈进的时候,执教者又要求学生给紫藤萝写“花语”。此时,学生对紫藤萝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升华,他们有理有据的认识,是跟文本对话之后绽放的思维之花。比较前后两次“花语”,可以发现学生在认识和表达方面,皆有了较大的提升。
由此可见,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伴展开积极而有效的对话。对话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文本,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不管是当初的肤浅的感受,还是充分接触文本之后的深层次的领悟,抑或是教师点拨之后有大彻大悟,都是学生自己感悟、领会的思维成果。成果是喜人的,但过程亦不可缺少。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好方向,即要求学生立足文本来畅谈体会,确保解读不游离于文本之外,而要始终围绕文本来进行,进而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实现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和谐统一。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适时矫正偏颇观点
阅读课堂上,教师是主导,是引路人;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面对学生出现偏颇的观点,教师要能够适时地予以点拨和矫正。例如,笔者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并没有先入为主地就阿长这一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而是要求学生先来谈谈阿长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直觉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对阿长作出评价。学生根据阅读感受,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并且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合适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交流与分享过程中,一些学生发表了相反的观点,例如,一个学生认为阿长很迷信,另一学生对此则提出了不同意见;一学生认为阿长很幽默,另一位对这一看法持有异议,认为他的解读有点牵强……面对学生理解上的偏颇,笔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适时介入,进行矫正。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争论与补充,使他们对于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不断趋于完善,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变得鲜活、鲜明。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针对“能否给课文更换个题目”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引导学生想象“哥儿”接到阿长送给的《山海经》时会说的话。学生经过思考,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这表明他们已经融入了文本,真正地跟文本、跟作者进行了对话,且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由此可见,阅读课堂上对某一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有理有据,始终围绕文本来有序展开的。在解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如果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发挥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