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导陈国庆与十大博士的慈善情怀

2017-01-19胡运森

新西部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陕西省慈善研究

胡运森

2011年10月,陕西省慈善协会和西北大学“会校合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为主任,博士刘莹、王元琪、王有红、沈韬、马金保、唐鹏、李志松、安树彬、杨权利、赵润琦等十人为成员团队的省级慈善文化研究中心。

五年来,中心秉承“会校合作、学用结合、创新研究、开放服务”的工作理念和思路,深入慈善理论研究,培训慈善从业者和志愿者,开展慈善交流与合作,助推陕西慈善事业创新发展,以其丰富的慈善文化素养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陕西慈善文化研究领域和中国慈善文化事业发展鲜活的推进器。

2016年8月“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荣获陕西省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是2013年11月由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发起,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8所陕西高校共同开展的高校慈善教育实践项目。

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正是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

创建研究中心 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陕西是中国科教文化大省,近些年来,陕西慈善借助中国科教高地的推动,促进慈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在陈国庆教授的带领下,紧紧围绕“4个3”模式开展一系列慈善理论研究。

陈教授介绍说,所谓“4个3”模式:一是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相结合、中国慈善与国外慈善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主动做好会校部署的工作、主动与媒体合作宣传、主动与NGO组织项目合作;三是坚持做好慈善文化研究、坚持办好“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及慈善大讲堂、坚持做好慈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四是面向基层研究慈善服务方式、面向国际学习借鉴国外的慈善理念、面向前沿传递慈善信息;这个博士教授团队深入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宁夏、山东、内蒙、贵州、深圳等省市区,调研慈善发展现状,交流慈善工作经验;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美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慈善先进理念,继承三秦文化底蕴中的慈善理论传统。

研究中心形成研究文章、理论专著、培训教材、研究课题四大门类的慈善理论研究成果和风格:建立了“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研究著作16部,其中《善的追求》《新常态下慈善创新研究》等入选陕西农家书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较有影响的《试论慈善捐赠的主体间性》《制度同形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困境及出路分析》等慈善文化研究论文50篇;编写《慈善学初级教程》《陕西省慈善工作者手册》《慈善工作者伦理守则》等三部公益教材;承担“陕西省公众慈善认知状况调查实践”“陕西省现代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等五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长安慈善园创意方案”的设计,推动了陕旅集团与陕西省慈善协会达成合作立项,其中丝路慈善医院建设项目已动工建设。

研究中心在西安、宝鸡、安康三地举办了“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陕西省慈善公益NGO经验交流会”“陕西留守儿童保护高峰论坛”等十场大型慈善论坛及经验交流会,邀请全国知名慈善理论家和业内人员,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发展趋势,交流慈善创新工作经验,为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引导。

紧抓慈善教育 培训专业人才队伍

慈善公益急需应用人才,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首先打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遴选一批在任的市县慈善会长、志愿者服务队队长、NGO组织负责人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进行慈善公益管理培训,五年共培训了4000余人次,使他们能承担重大慈善项目开发和落实工作。

其次推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程。分地区、分领域、分层次,培养一批45周岁以下、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壮大慈善公益队伍中坚力量。2015年该中心在安康开办了“安康达德书院”研究生班。据学员杨久成介绍,现有来自当地慈善组织、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小企业老板等40名学员参加学习。主要设有国学、慈善公益、传统文化等课程,并结合慈善活动学习。学制为三年,只发结业证,不收任何费用。目前,关中和陕北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在筹备中。

陈国庆、薛新娅、刘莹等教授所带的国招20名硕士研究生一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在已毕业的学生中,有不少走进了慈善公益岗位。其中,强萃萍和于鸽已分别成为陕西省慈善协会宣传网信部副部长和项目部的骨干。另外,该中心还面向农村,开展慈善项目、慈善宣传、慈善志愿者、互联网+慈善、留守儿童服务站长等进行专项培训。迄今,共举办了16期培训班,3000余人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都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创办慈善大讲堂 传递社会正能量

开展慈善文化大讲堂,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由博导陈国庆与陆栋教授、张民安一级警监等人共同组成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厂矿,社区、乡村,举办慈善大讲堂活动。讲堂以“大众、大家、大学”为号召,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就慈善公益、社会治理与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心理咨询、学校安全、法律援助等专题开设系列讲座,五年来举办50多场,听讲群众达3万多人。博士教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慈善参与公益活动。2014年9月27日,安康学院800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听取陈国庆、杨全利两位教授精彩演讲,全场阵阵掌声反映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正能量顺利传递,不少群众走出会场时说,这样的慈善公益讲座很“震撼”,希望以后多举办。

今年3月《慈善法》在全国人大通过后,陈国庆教授将其作为慈善大讲堂的主要内容进行宣讲解读,从5月起宣讲团深入全省11个市区县举办了22场大讲堂,为12000多名群众解读《慈善法》,为《慈善法》的宣传和普及做出了新的贡献。榆林市副市长马风岚在7月3日听取了陈国庆教授和博士王有红在榆林的巡回宣讲《慈善法》后说,《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启依法治“善”的新时代,《慈善法》的宣讲很精彩,贯彻《慈善法》要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引导慈善机构从扶贫、济困、助学、助医、助残、扶老等多领域实施慈善项目,让人民幸福生活成为常态。

慈善文化进大学 爱心行动蔚然成风

《爱,以生命的名义》是一篇获奖征文,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大三学生杨宁宁,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实际参与慈善活动的经历,用朴实的文学性语言表达了当代青年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和感悟。作品发表在《微文学》杂志上,并获得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慈善征文一等奖。

由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发起的“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包括“慈善征文大赛、慈善项目创意大赛、慈善摄影大赛、善语征集、慈善主题实践、校园慈善文化系列讲座、创意公益广告、爱心留母校——衣物书籍捐赠等八个方面内容,引导大学生理解慈善、关爱慈善、践行慈善,树立奉献意识,在青年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慈爱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截至目前,陕西全省已有33所高校30多万大学生参加此项各类活动。2015年6月,由该中心牵头在陕西高校启动了“废旧衣物一张纸节俭行善献爱心活动”,全省22所高校志愿者队参与活动,至今已共募捐衣物和废纸5000多公斤。

陕西省高校教工委书记李仲为说,在大学里开展慈善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慈善工程,这个项目促进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设,让慈爱与友善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主题。团省委副书记徐永胜号召大学生们积极行动,做慈善文化的继承者、践行者、传播者,让慈善之花在大学校园盛开。

在开展慈善文化进大学之后,研究中心又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创建社区四点半学校,针对小学生下午四点半放学而家长六点下班难照顾的时差困境,联合社区服务站、慈善志愿服务队在西安免费开办了4个“社区四点半学校”,设置“课业辅导区”“综合活动区”两个功能区,分别用于完成家庭作业、开展文艺鉴赏和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知识等活动。四点半学校的创办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也获得当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研究中心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志愿者到乡村支教、小家电维修,到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还与全省50个留守儿童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陈国庆教授和博士们也经常利用节假日开着私家车,带上自费购买的“米面油”等物品,多次赴西安的周边地区及安康山区慰问贫困家庭,送“福”字、贴年画、拍“全家照”等。

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在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2014年,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荣获“陕西省慈善爱心奉献单位”称号;2015年,陈国庆教授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今年58岁的博导陈国庆教授拥有30多部专著和18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社会学和慈善领域很有知名度。他说“做慈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物质救助重要,但精神救助更重要,如留守儿童需要吃穿,但他们更需要做游戏,一块儿画画,核心是心理复位。志愿者们来了孩子们就高兴,志愿者们走了他们就哭。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需要的是慈善精神、心灵慈善。”陈国庆表示,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要与博士们一起把慈善做下去。

“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五年历程可圈可点,他们深入开展慈善文化研究,传播慈善文化,为推动陕西创新慈善模式,打造陕西慈善项目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说:“博导陈国庆带领的团队,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各市县区调研,开展慈善大讲堂,撰写工作报告,下农村进社区送温暖,这种不计报酬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精神尤为可敬。期望百尺竿头更近一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陕西省慈善研究
太阳第一家
123的几种说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