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顺应理论看传媒新词英译

2017-01-19耿静如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英译

耿静如

【摘要】Verchueren的选择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传媒新词英译也是一个不断顺应、选择的过程。要真正把传媒新词译好,译者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跨文化的动态顺应原则、语境顺应原则、译语读者的认知顺应原则。

【关键词】传媒新词 顺应理论 英译

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新事物和新现象层出不穷,其典型表现就是在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新词语不断涌现,这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鲜明折射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词,为使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何准确并清晰地翻译或表达上述传媒新词不可避免地成为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顺应理论与翻译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认为,“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选择发生在语言的每一个层次上。”

Verschueren 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就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Verschueren 还特别强调: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是动态顺应。这种动态顺应包含以下三部分:(1)时间顺应。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时间因素会促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做出调整和顺应。(2)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语境是动态的,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做出顺应的动态性,与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认知心理状态有关。(3)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话的信息结构进行灵活的安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

二、传媒新词英译原则

1.跨文化的动态顺应原则。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翻译之语言转换中自然离不开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比如,人们屡屡谈及的“亚洲四小龙”是译成 the four Asian Dragons还是 the four Asian lions? 同样存在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在中国,人们把龙看作权势、高贵、幸福、健康和生殖的象征;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在西方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而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 lion-hearted(狮心理查)。难怪乎英国人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

2.语境顺应原则。在新词语的翻译中,可取功能语言学模式,深入考虑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新词语的理解和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文化语境方面要考量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词语和文化形象的处理。情景语境方面可将情景对语篇意义的定义作用加以考量。根据 Catford在《语言学翻译理论》一书中的论述,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两个互为“对等”的词由于它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不尽相同,它们的词义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如在20世纪 80代,人们将 “精神文明 ”译为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尽管“精神”的“对等”词“ spiritual”,由于它们所处的系统不同,文化内涵不同,spiritual一词在英语中宗教色彩太浓厚。因此,此译文在英语读者中不受欢迎,甚至提出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我们认为,这一词语的译法,不可强求统一,因为它的含义和所指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下是有所差别的,如一个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意义显然有差异,应视具体语境而定。

3.译语读者的认知顺应原则。奈达的等效观强调译文接受者,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翻译过程才算完成。因此,在翻译新词新语时,可适当套用目标语的现成说法,这样以便读者理解接受。比如“安居工程”,其本义是强调大家有房子住,工薪阶层的人买得起,住得起。我们就可以套用英语中现成说法 affordable housing(program)。必须指出,尽管我们提出在英译汉语新词语时,要将译语读者接受作为汉语新词语翻译原则之一加以考量,但是,如果我们承认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言,我们就有可能,也有权利将一些英语单词和词组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否则就不会有 American English、Hongkong English乃至 China English的存在。因此,我们对一些描述、反映中国社会、文化、语言等中国独有的特色词汇,不妨坚持用 China English,应“以我为中心”,使之带有“中国味”,大可不必迁就西方读者,硬是要找一个“地道”的译法或是沾上一点“洋气”。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的力度在加大。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积极的、崭新的形象; 因此,做好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以点带面,促进我国汉译英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宣传效果的加强,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林克难.从语境宏观把握 于词义微观入手[J].中国翻译,2003.

猜你喜欢

英译
《论语》英译选登
《论语》英译选登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从“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君子”和“小人”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