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失语症”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7-01-19王华丽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互动合作学习

【摘要】本文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以积极应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该模式运用中西文化对比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与教师课堂内外的指导,形成良性互动模式,既能积极调动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愿,又能培养其思辨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中国文化失语症 独立学院 互动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已得到我国外语界普遍认同,但如若在外语教学中过多强调目的语文化学习,忽视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势必会导致在外语教育中文化“逆差”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学生便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为缓解这种割裂中西文化的低效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笔者提出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互动模式研究。通过在东方科技学院近两年的教学实验,总结出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模式,融合了合作学习与跨文化教学多方面积极因素,是在独立学院培养思辨能力的可行性探索。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概念

2000年从丛教授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概念,“中国文化失语症”即指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这样的学生虽然了解一些英美文化,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和介绍显得力不从心。纵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文献,“中国文化失语症”正是语言学研究重心由单纯研究语言自身转为语言与文化共存背景下,英语教学也经历了文化教学由单纯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到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双向渗透的研究历程。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理念是系统动态利用小组各因素,采用一系列激励小组策略最大化个人学习的策略体系,它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1.互赖协同性。小组成员处于相同情境、拥有共同目标、共同竞争对象,小组将整体目标细化到人,成员间依赖团队合作更能有效缓解单个学生学习时的焦虑。2.民主平等性。成员间已抛弃高低之分,组员间需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各自资源。3.生成性。通过合作,除完成学习内容,还能提升学生心理品质。既能尊重每位成员的情绪,又学会宽容和欣赏他人。而这些品质是支撑学生有效学习的力量之源。

综上,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组员间的相互交流,既能大面积改善课堂内学习氛围,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解决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既能克服单个学生学习时的焦虑感,又能依靠小组合作解决中西文化对比这一具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它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

立足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实际,提高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强,且多年英语学习专注于目的语,忽视了母语的融合功能,这种单一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纯陌生语言文化,与大多数学生实际生活并无关系,造成其学习动机不足。此外,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独立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积极性不强。鉴于以上现状,我们强调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她利用小组的协同性和平等性优势,既细化大学英语中融合中国文化的具有挑战的目标,又较大程度上提升小组中单个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立足跨文化交际平等,提升中华民族自信心:大学英语教学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单向的跨文化交际会让交际者处于不平衡状态,在交际效果方面必然会大打折扣。Larry A. Samovar 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小组合作的生成性特质促使学生在完成具有挑战的中西文化对比任务时,更能生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现代化跨文化交际优秀品质。

总之,合作学习的互赖协同性、民主平等性和生成性特质更能有效应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这种中西文化对比的宏观学习目标,在教学管理上充分调动教学各元素,是基于独立学院学生情况而采取的意义深远的有效尝试。

五、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互动模式

该教学设计(图1)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制和中西对比法将现有《大学英语》课本延伸拓展,充分调动学生小组自主探究、教师监控和教材的发散利用教学三要素,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循环。如下图所示,本模式主要分为四个相互依赖的环节:

第一环节:小组课外自主学习阶段。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吴晓真、季佩英等编著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笔者利用暑假吃透该教材,将第一学期所学课文总结为5个话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发散式问题集,并于开学初将话题和相关问题集布置给学生。要求每组选择感兴趣话题,收集相关资料。该阶段教师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分类标准,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参考高考英语成绩按好-中-次成组,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模式。

第二环节:小组自我监控过程。该阶段主要包括小组计划、小组执行任务与讨论和评价与反馈。(1)组长引导组员将前期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纳,形成思路,在集中老师和小组成员意见后即可根据小组分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PPT制作和活动设计。教师将提供一系列监察小组活动进展的表格,组内实行鱼咬尾式相互监督,组长负责收集组员间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并做好详细记录。(2)汇报展示。每组的展示时间并不统一,基本上在完成每单元精读课程教学任务后,安排两组进行同一话题展示,班级其它同学就此展开讨论。(3)评价与反馈。展示后随堂进行四轮评分,如小组自评分、对同展示另一组评分、班上同学评分、教师评分。以上分数的综合得分即为该组最后得分。小组长还需上交“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填写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组员的突出表现、存在的不足以及分析小组表现不佳的原因。该组还需后期整理相关资料,以方便同学课后学习巩固。教师在课外和课内多方面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将反馈意见告之全班,以方便后面同学取得更大进步。

第三环节:小组自主学习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西文化对比活动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到教师指导每一个步骤都形成运行良好的有机体。教师的指导既有有形的课堂指导,更有课后的反馈修改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跨越有限课时的多方面立体沟通,对于解决当前《大学英语》课时不断压缩的现状更具指导意义。

每组选定话题按照以上四个环节进行,教师在学期末系统填写每组综合表现,并整理一个学期同学们的表现,并将PPT、中西文化对比自主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优点系统总结,寄希望下一学期在小组合作中能更好的默契合作,完成更高质量的系统学习。

纵观以上教学模式,小组课外自主学习是小组最终展示成果和教师监控的基础,而老师的无形指导无不浸润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个环节中。老师和学生已经摆脱了具体教室的束缚,在老师不断的行为记录、评价、反馈和强化中形成良性互动。

六、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互动模式的启发

中国文化渗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实践的两学期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问卷调查显示92%学生赞成用合作学习于渗透汉语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中,87%学生认为该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值得教育者改进的方面。

1.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该模式充分利用教师、学生、教材课堂三要素,形成课堂内外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但因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明显欠缺,如调查显示51%同学存在小组合作分工配合、选题信息过多,不会整合筛选信息等方面问题。因此,小组合作制更需教师具备统筹全局,合理协调个体间矛盾的能力,这对于拘泥于单纯语言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块短板。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采用该模式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筛选信息等策略、跨文化PPT优秀作品鉴赏、组员默契意识等培养。这些非语言本身能力的培养如同润滑剂将对教学实效产生质的影响。

2.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方面:鉴于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比较低,他们受语言能力限制,跨文化对比的许多任务难以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可将交际话题着眼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将交际对象设计为在中国求学的外国留学生。如果从这一情景出发,笔者相信教师能设计很多实用、有趣的交际任务。需要强调的是,要成功完成这样的交际任务,学生必须对中外文化多方面差异进行比较,这样对他们的帮助会更有针对性。由此,学生急需阅读大量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实现预期交际效果。

3.在编排辅助教材方面:学生在展示给定话题时,容易出现展示环节与精读课程衔接不紧密的问题,部分自律性较差学生在展示完成后,容易按旧有学习风格对待精读课。笔者认为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套有机联系精读教材与课内成果展示的辅助教材,这套教材如同架构精读课本与课外收集素材的桥,一旦缺少这座桥,许多跨文化对比活动将流于形式,最终影响精读课程学习效果。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广泛收集资料,可尝试着编写活页式辅助课堂手册,力求既改变依赖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也能为精读课增加活力。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下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互动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循环模式,顺应了当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方面激发学生中西文化对比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小组合作方面和辅助教材编订方面出现了值得反思的问题,也为教育者下一步渗入探讨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美]戴维﹒约翰逊,罗格﹒约翰逊.合作学习[M]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NY Long man,1983.78.

[4]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语界,2002,(5):17-23.

[5]蒋亚瑜,刘世文.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2005,8(1):65-68.

[6]华瑛.从中国文化失语症阐释外语文化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5).

[7]邹航.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146-14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中国文化失语症”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王华丽(1980-),女,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法。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互动合作学习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