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学生流行文化,奏响语文教学新篇章
2017-01-19林冰刘重阳
林冰+刘重阳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流行文化对语文课堂的独特价值及如何将流行文化与语文教材中的主流文化相结合,旨在让流行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多方面成长。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流行文化 教学研究
2012版《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论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程仅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应试教育任务,忽略关注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需要。如今,在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时代,流行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幽默轻松的内容吸引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那么用流行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毋庸置疑是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超越和发展。
一、流行文化对语文教学的独特价值
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夏建忠教授对流行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认为“流行文化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2]。我们可以发现青少年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追捧者。一方面他们勇敢,叛逆,勇于追求新鲜事物,这些特性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发展需要,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形成和社会人际交往的必然产物,充分体现了这群特殊学生群体思考问题、寻找生活意义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当前,流行文化的分类尚不是很清晰,但是总结生活中青少年热捧的大致有如下几类:流行音乐和影视、先进技术(手机、网络)、网络流行语言等。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尝试,流行文化对语文教育教学显然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一)拓宽语文课堂教育资源的空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课室的世界很无奈”是当下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真实感受。优秀的流行文化恰好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的大众化、娱乐化正好符合学生主体内心的需求。教师要抓住青少年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流行文化作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催化剂,将其和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拓宽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打破传统语文课堂集中于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局面,注重学生个性、兴趣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展翅飞翔,而不是局限于教材狭小的空间。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优秀的流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既不是直接灌输,又没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中的主流文化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结合起来,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快乐、具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感染力。
(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在流行文化日益突出的时代,可以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一拿起郭敬明、韩寒的小说就爱不释手,一谈起陈奕迅、周笔畅就眉飞色舞……的确,如今社会信息正在加速扩容,学生学业负担日益加重,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教材和枯燥乏味的教学策略再也满足不了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因此,把语文教学课堂和流行文化联系起来,一是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二是可以使语文教学课堂更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二、科学合理利用流行文化,激活语文课堂
(一)高度关注学生流行文化,走进学生生活。
语文教师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处理流行文化与教材中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以语文教材的主流文化为依托,有效利用流行文化的积极因素,集合教育性和时尚性;学会转变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流行文化。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王森然认为:“语文教材问题是教育革新运动的首要改革方向。”那么,要激活语文课堂,首先语文教材绝对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鉴于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增加一些反映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内容,并给予合理的安排。
语文教师在进行枯燥的语法教学时巧妙地和流行歌曲结合起来,变难为易。例如周杰伦的《菊花台》“花已向晚飘零了灿烂”,“灿烂”一形容词做名词使用,不仅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还进一步衬托时间飞逝的无奈;还有陈慧琳《记事本》中“爱得痛了,痛得哭了,哭得累了”,这种顶针的修辞手法,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清晰有层次。学生在流行歌曲中学习语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更牢固地掌握语法。
(二)真诚欣赏学生流行文化,引导学生辨析。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尊重欣赏,帮助学生辨析流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抓住学生兴趣所在,组织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歌星的资料。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唱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歌曲,谈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成名之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俯下身子倾听、欣赏每个学生的表达的想法,要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偶像明星歌曲里积极健康的元素。譬如周杰伦的《蜗牛》,快乐男声的《追梦赤子心》,让学生在快乐的歌声中学会坚持,学会奋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做学生的向导,善于寻找一些负面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通过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负面信息进行客观评价,使他们不再一味地迷恋明星的光环,使他们更理智地、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到自己身边所形成的流行文化。
(三)适度使用学生流行文化,鼓励学生自主。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频繁地融入流行文化,殊不知,过犹不及,结果与语文教学的本质相距甚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流行文化的设计和组织上,就要充分考虑它们是否能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哪些课程适合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哪些课程不适宜太多太强活动;哪些课程需要独立思考等。
如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时,就可以把语文课堂这个舞台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而教师在讲授战争题材的课文时,则应该打造严肃而庄重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了解战争,在战争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性,如果过于把语文课堂和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就会让学生缺少充分的阅读和潜心的思考。
总而言之,流行文化是学校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挥强大的生命力。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取糟粕,把流行文化作为语文教学基础,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与流行文化相结合,让流行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让语文教学充满魔力。
参考文献:
[1]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2.
[2]夏建忠.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