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正能量
2017-01-19万宝森
万宝森
初秋的九月,风和气爽,毗邻锦州铁路局旧址小绿园的北斗星饭庄五楼大厅,沈阳铁路局离退休管理处锦州管理办公室和锦州市凌河区文联主办的杨景煊《行走昆仑》圆桌研讨会议气氛正浓。我有幸应邀参与研讨,得益颇深,思绪万千。
前来参加《行走昆仑》新书研讨的有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文艺》执行主编田永元,国家一级作家、原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孙春平,国家一级作家、锦州市作协主席、《关外文学》编委编辑部主任李铁,国家二级作家、沈阳铁路局作协副主席、原《沈阳铁道报》副总编杨天祥,国家一级作家、锦州市作协副主席、《辽宁铁道职业学院学报》总编张力,辽宁作协会员、锦州市作协副主席、凌河区文联主席、《紫荆朝旭》主编刘学,辽宁作协会员、锦州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建言》编委执行主编张国岩,国家二级作家王君彥,辽宁作协会员张桂芝、徐振声,辽宁戏剧家协会、锦州市作协会员刘金恒,《紫荆朝旭》编委田厦,自由撰稿人南飞。原铁道部党校锦州分校校长冯绍兴等近20位国家、省部级著名作家、知名人士,在研讨中热情洋溢点赞《行走昆仑》是一部充满正能量、传承中国铁路建设艰苦奋斗传统、弘扬青藏铁路建设敢为人先精神的好书。全书20万字,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铁路工人听党话,不畏艰难,把中国铁路发展建设视为己任,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无私奉献,不忘初衷,艰苦奋斗的豪情壮志和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这笔无形而珍贵的精神资产对于助推当今小康社会建成,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与会作家们联系文学创作现实,对“作品与人品”“文学与政治”“伦理与道德”“暴露与扬弃”等的迷茫,在杨景煊《行走昆仑》中找到了答案。
《行走昆仑》,是八十四岁高龄离休老同志、铁路资深作家杨景煊所著,七十九岁铁路老作家王君彦编撰出版的一部长篇文学传记。
《行走昆仑》,按照楔文、初期记忆、找党、记者生涯、早期作品选编、养路工区英雄谱、青藏文学作品、伯乐情怀章节,以自述、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剧本和传纪评说多种文学体裁,选编集纳了杨景煊早年在《东北日报》《辽宁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萌芽》《鸭绿江》《延河》《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发表出版的文学作品,记述了杨景煊的人生轨迹和创作之道。
《列车在前进》,是杨景煊20世纪60年代初与曾经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东北著名作家罗锋合作,创作写出的反映全国铁路的先进典型——“大郑铁路线上的好工区”孙家养路工区的人和事的报告文学集。《北京归来》《重担》真实地抒写出中国铁路的养路工人胸怀大目标,自挑重担,自讨苦吃,自破难关,高标准、高质量地精心养护铁路线路,创下1954年到1964年38个季度保持零分优秀成绩的英雄故事,满怀豪情地呕歌了孙家养路工人们在几十公里铁道线上,长年如一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轰动了全路上下,震撼了中国百万铁路大军,惊动了铁道部高层领导。当年曾任铁道部部长的老将军吕正操,从北京专程到孙家养路工区,把红彤彤的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牌匾的这最高规格的荣誉证书,挂在了孙家养路工区荣誉室中。《列车在前进》报告文学在1964年9月《鸭绿江》上选发,1965年由春风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列车飞向远方》,是杨景煊用小说体裁构思完成的同样反映孙家养路工区题材的小说。这是同时代、同一题材写成的两部姊妹篇文学作品。为了写好这篇小说,杨景煊以下放干部参加劳动的名义,穿上作业服,同养路工人一道,在天寒地冻数九隆冬的季节里跟随工长一起劳动,走线路,查隐患,一公里一公里认真细致地检查铁轨状态,切身体验养路工人疾苦、敬业的养路生活和无私奉献、对党忠诚的精神与品格。他怀着对工人的敬和爱,以孙家养路工区工长于万贵和他的养路工友们为原型,运用比喻、拟人、互文、双关的修辞方法,采用委婉含蓄、虚实相间、动静结合的小说艺术技巧,在典型环境中成功塑造了敢啃硬骨头,决心彻底改造受冻害最重的红山工区的养路工人和他们的带头人刘强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人物性格鲜明,令人折服,让人可信、可亲、可爱、可敬。小说《列车飞向远方》发表后,红山养路工区的工人们手捧热读,热泪盈眶握住杨景煊的手,把他称作是“为工人说话的好作家”。
《平凡的人们》,是杨景煊依据《列车在前进》《列车飞向远方》两部作品撰写的电影剧本,1965年8月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完成第二稿,经文化部、铁道部审核决定开排,后因“文革”停机。
《昆仑雪峰》,是杨景煊在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工作和雪山勘测时写下的小说集。当年,24岁的杨景煊,怀着赤子心和远大抱负,积极响应党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义无反顾,第一批报名,舍小家奔大家来到祖国大西北,以一个普通勘测队员的身份加入到勘测修筑青藏铁路的大军中。在一望无际宽广荒凉的昆仑雪山上,他同勘测队的队友们和筑路工人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冒着攀登四五千米立陡崖壁的艰险查找勘测最能为国家节省筑路资金的设计方案。艰苦的勘测筑路雪山生活中,他同筑路现场的工人兄弟,同勘测队的队友,勘测、开路、挖土、打夯,同甘苦,共筑路,吃大苦,流大汗,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结下了战斗情谊,写下了《西海的无帆船》《阎王壁》《胜利井》《搭车》《祁连风雪夜》《卡娜》等短篇小说和《“来自170号大旗”的报告》报告文学,揭开了“昆仑雪峰”的神秘。看似杨景煊写的是昆仑雪峰的神秘,实际抒怀的是昆仑雪山这块矗立在祖国青藏高原上,山势突起、蜿蜒起伏、重峦叠嶂、直插云霄,连绵羊都难以上去的大主峰,在杨景煊和他的青藏铁路勘测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勘测出既经济又合理的修筑青藏铁路的“垭口”找到了打通青藏铁路的捷径。杨景煊拖着他那瘦弱的身驱,以十二综合勘测队党支书的身份,在雪山勘测的日子里,被冰封雪地艰难困苦折磨,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上级多次动员他回北京治病疗养,他说啥不走,铁心坚守在四五千多米昆仑雪山的勘测岗位上。他紧紧跟随雪山的探路者探测线路的同时,用手中的笔,用朴实无华而又美丽庄重的语言文字,写就了一篇又一篇催人泪下的《昆仑雪峰》短篇小说,把以藏族姑娘卡娜为代表的“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藏族人无私带路做向导,把自家牦牛给勘测队用,藏汉两家血溶于水的友谊融化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事实真实,情节细腻,充分展现出中国铁路工人和藏族父老为筑成青藏铁路而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魅力和感恩情怀。
《行走昆仑》一书末尾,以“伯乐情怀”一章载入的10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杨景煊作为原锦州铁路局党委宣传部文教科长,主管全局党的统战和文教工作的宣传干部敏锐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以及为人做事和文学创作之道。工作与生活中,杨景煊谦逊严谨低调,默默做事从不张扬,他对党忠诚,对同志坦诚,对文友真诚,对工作热忱,对学习不倦,对文学执着,对家人亲善。他尊老敬老,讲究孝道。他幼年失去母爱,长大成人进城到北京,当了国家干部,念念不忘继母抚养之恩,经过努力,把年事已高不宜在故乡继续操持农田的继母和继母所生的几个弟妹全部接到北京,让她在京城安居乐业度过晚年的安康日子,亲友们夸他是“大孝子”。杨景煊特别注重文学创作队伍建设,当年轻文学写作者处于创作朦胧期时,他手把手言传身带,帮助他们把握创作文思,提高写作技巧。他用“做好‘人才能写好‘人”的理念培养、鼓励、鞭策青年作者,组织他们写好作品,笔谈正能量,打造了一支铁路远近闻名的文学创作队伍,诸如孙春平、田永元、张瞬、杨天祥、阮振铭、段志武、罗玉兴、王君彦、高万年、郑学仁、赵景云、郭长宝、杜佳芬等作家、画家、书法家。当时正在《锦铁消息》报社工作的我,看到景煊对青年作者的关爱提携很是敬佩。如今,春平他们这一批锦铁作家群和他们的作品已驰名铁路内外,他们成了铁路文学创作的领军人或杰出的领导者。
《行走昆仑》一书的问世,实现了杨景煊“我们为后人留下什么”的牵挂和奉愿。年近八十高龄的国家二级作家王君彦怀着对景煊人格的敬仰和创作之道的尊崇,老骥伏枥,以当年“拼命三郎”的写作风格,鏖战180个日日夜夜,一气呵成。写作中,他常通宵达旦,老泪横流,兴奋时凌晨三时仍无困意,饿了以果代饭,渴了以饮料代茶,体重掉下五斤,精神依然抖擞旺盛。在介绍编撰《行走昆仑》时,君彦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帮助景煊老师实现理想奉愿是我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文学精神,文学的力量,我衷心为君彦点赞!
习近平说:“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文学是真善美的结晶。文学的美文赞放着精神的豪歌。作家用自己美丽庄重的语言文字为人民抒写生活的真情和人生的真谛,用震憾人心的艺术力量鼓舞人、激励人积极向上。《行走昆仑》是作者心灵的写实,是杨景煊做人做事做文之道的硕果。
时代呼唤正能量。这就是我参与研讨和拜读《行走昆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