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2017-01-19李振

赢未来 2017年15期
关键词:工民建

李振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加大力度发展。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以及为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日益复杂多样的要求,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建筑物开裂主要由变形变化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不均匀沉降。以上三个方面可通过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有害裂缝产生。因此,本文就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中图分类号:TU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78(2018)20-0125-01

引言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水和石灰和其它的添加剂结合而成的。而混凝土本身具有伸缩特性,再加上施工时处理不到位、振捣方式不合理、水灰比比例不可续、后期养护不到位,或者是内部钢筋出现锈蚀,那么就会造成裂缝的出现。

1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经常见到的裂缝种类

1.1 干湿型裂缝

如果在项目中没有做好后期养护,例如没有及时的进行洒水覆盖,没有对结构面的温度进行控制等,都会造成裂缝的出现,而这种因为养护不到位出现的裂缝大多数都为干湿型裂缝。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将水泥、水、沙等进行混合,而混凝土搅拌中所包含的水分本身就不稳定,如果在后期不能完全蒸发,就会让水分子大量的残留在混凝土中,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气泡、缝隙,在温度的作用下,水分会导致裂缝的缝隙变大。而且,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底部和顶部的水分蒸发并不是同步的,外部在自然光的作用下蒸发较快,而底部受到遮盖蒸发力较弱,这就会导致顶部和底部、外层和内层的拉力出现失衡,这种拉力的失衡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并最终造成建筑结构的失衡,导致工程出现极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为了避免干湿型裂缝的出现,就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减少裂缝的出现,提高建筑的质量。

1.2 深陷裂缝

在进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的强度和性质,了解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并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处理,以期使其符合施工的需求。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本身的强度和力度都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灌浆法等方法来改变地基的强度。但是,在进行施工后,建筑所在区域的地基性质也有可能再次的出现变化,造成低级的凹陷,导致深陷裂缝的出现。而且,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底层结构和桩基工程的处理不到位,导致底部支撑质量缺陷,或者是模板不牢固,也会造成深陷裂缝的出现。而这一类型裂缝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塌陷等,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深陷裂缝的出现,必须要做好地基处理,做好基建工作。

2 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控制措施

2.1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1)在进行水泥品种选择的时候,需要选择中低热以及低收缩品种,其主要是因为低热型水泥品种能够更好的进行内部温度控制,从而控制裂缝现象。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一般情况下是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不仅如此,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时会需要很多水泥,因此必须要保证水泥的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是硅酸盐水泥,就需要确保每个立方米的量都要大于280kg。2)在进行石子选择的时候也需要合理控制用量,通常都是使用空隙小的石子,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混凝土的轻度,同时也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需要注意的,虽然石子是一个石场,如果是不同批次的,也需重点进行控制,从而确保整体的质量。

2.2 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

在混凝土材料搭配的时候施工人员还需要重点进行控制,其对于裂缝方面有很大影响,因此该环节也是工民建混凝土配比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控制,及设计、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从而才能够确保整体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搅拌的过程中水泥是非常关键的,对此需要重点进行配置,并有效的进行计算,同时合理的进行材料选择和配比控制,从而有效的控制裂缝。

2.3 严格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后期的养护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施工非常关键,其也是确保质量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重点进行控制。对于养护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很多质量问题,主要是裂缝。对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需要不断加强养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后期养护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在建筑表面进行洒水,然后进行覆盖。只有做好后期的养护,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裂缝控制,从而提高整体质量,对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和控制。

3 预防措施

3.1 做好设计工作

要想从根源上断绝裂缝的产生,则必须做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通过实地考察,对土质进行充分的了解,因地制宜,做出符合地质的施工方案,避免因地质的受力问题出现结构型裂缝。同时,做好相应的审查工作,当设计方案做出以后,安排专人进行审查,主要对建筑物的承载力方面进行检查,做好模拟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3.2 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不仅仅关系着裂缝的产生,更关系着整个结构的寿命,所以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及使用成为了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①选择水泥时,要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推荐选择有益于混凝土抗裂的矿渣水泥混凝土和掺粉煤灰混凝土,避免温度差裂缝。②严格控制配合比,注意减少高温或低温环境对混凝土凝结的不利影响。

3.3 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通过定期养护来降低裂缝的产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要时刻關注混凝土结构的变化,严格关注各项指标,例如对温度进行调节,当温度过高时,进行洒水降温,防止出现温度差裂缝。当可能出现裂缝的位置及时进行加固。

4 结语

要想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裂缝出现,那么就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对混凝土等相关材料审慎选择,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且做好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通过对整个施工的协调管理来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罗荣锋.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86.

[2]何铧强,刘健.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227.

[3]庞裕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墙体裂缝原因及其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2):133-134.

猜你喜欢

工民建
关于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