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017-01-19张志田
张志田
摘要:目前,中国建筑业正朝着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良好的施工技术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建设项目的发展。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压力,还有效的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向前发展,在此就对我国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部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78(2018)20-0092-01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和现状
1.1 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实际的操作技术同施工技術的理论基础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创新不足的情况。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施工材料的性质、施工技术的操作措施等等,这些因素都需要相互结合进行创新分析,不能只是将其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创新。同时,也有必要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创新,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传统施工理念的影响,导致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创新得不到有效实施。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制定明确的施工目标,也没有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导致施工技术创新无效。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还缺乏具有高资质的管理人员,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样就导致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进行及时的解决。
1.2 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牢固性和流动性。许多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施工质量,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建设项目的功能都会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每个建设项目的施工工艺不同,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建设单位各部门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合作,有效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
2.1 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防水处理的环节需要触及水接触部分,应采取科学措施来阻止渗漏和防止裂缝。在防水处理中,应首先规划防水处理措施。在这一环节,应重点考虑防水处理设备、设备等。,并应进行多渠道预防,认真进行综合设防,以更好地满足防水技术的施工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防水技术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积极使用加气砼砖墙来进行防水施工,提前对墙体部位进行均匀抹灰,同时还要加设一层钢丝网,使其发挥出固定作用,然后进行基面处理,如:使用18%的胶水,兑水泥,对墙体部位进行刷浆处理,接着再抹灰,在此环节需要注意:不用使用过度浸泡的砖,最后在施工完毕还要进行养护处理。在建筑屋面防水中,采用的是聚合物水泥基涂抹法来进行防水处理,保证了各个节点、基层处理不容有错,板缝处理好,确保涂抹均匀,同时进行了分层涂抹,涂抹层厚度在一毫米以上,使用防水涂料进行了多次涂刷,一直到涂料不流淌、不堆积为止。
2.2 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连接的环节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在采用机械连接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应力来确定。当钢筋数量为单数时,必须严格控制应力状态。在绑扎接头的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区域,同时要对钢筋、梁、墙等部位的接头绑扎强度进行良好控制,合理的控制绑扎面积,要求受力钢筋不得低于50%,对于其他部分的构件要适当放宽要求,从而更好的满足长度要求。采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钢筋及时放入接头内部,促进顺利连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及时在套管外增加螺纹以方便连接,加长接头,及时固定套管和螺母以避免松动,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要求连接钢筋,及时将套管返回标准螺纹头,最后及时锁定螺母和标准套管。在此基础上,保证了钢筋连接过程的有效性,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检查。
2.3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技术
在建筑楼板连接结构的施工环节,积极采用新型预应力空心板进行施工,合理设计和组装预制楼盖,保持了快速安装的优势。调平后,及时添加钢丝网,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这一环节,高强度预应力钢丝主要用作建筑结构的预应力钢筋,以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积极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构件施工,积极改进地板结构和填缝材料,有效增强了板缝间的抗剪能力,通过采用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了质量问题,避免施工单位与开发商出现争议,使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将板缝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积极使用预制轻型混凝土、复合型墙板,将其与框架结构及时结合起来,采用砖混结构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更好的满足了粘土砖的施工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将装配式楼盖与框架结构墙板及时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框架式现浇梁柱,使其成为一个装配整体,成功形成了一个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大力发展叠合楼盖结构,将预应力钢丝作为主筋部位的预应力平板,将空心板作为预制板,使其与现有的混凝土叠合层及时组成一个大型叠合型楼板,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将预制混凝土积极运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2.4 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
精准定位技术就是GPS技术,目前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施工放样中运用精准定位技术,同时借助控制网来进行,其技术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速度,采用GPS技术来进行精准定位,节约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确保了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在当今时代,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了提高防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应用精确定位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科学地控制了光、风、温差等外部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外部因素对防御质量的影响。在应用新技术的前提下,测控技术不断提高,更方便快捷地完成工程测量工作,确保施工测量质量。
全站仪在放线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全站仪坐标法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同时,它具有集成、自动化、智能化等诸多优势,充分发挥了新技术的优势。全站仪坐标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充分发挥全站仪的优势,快速完成坐标放样,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及时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测量误差的发生。采用水准裁量和悬挂钢尺等方法来进行测量信息传递,在应用高程传递技术的基础上,避免了工程耗时,降低了人员劳作强度,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出现了测距仪测量技术,其优势为:数据读取方便、耗时较少、精度更高,目前这种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高程传递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采用垂直度控制法来评价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利用激光准直技术来进行垂直度控制,精度高、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适应性很强,大幅度降低了误差的积累。
3 结束语
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新技术的革新,新的技术将会不断地被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中。而新的技术又能够加快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建筑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革新,推动自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33) :252.
[2]王佳.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12) :146.
[3]晏华,陈国良.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