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程”,建构“优质”语文课堂
2017-01-19张瑜
张瑜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背景下“学程”设计的引进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而是先由教师主导教学总体框架,再由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教学方式。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学程”设计,首先就应基于文本的特质确定教学的内容,再通过答案要点预设清晰的学习目标,此外还应考虑到具体的学情来确定完善的方法。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有关设计学程,建构优质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基于文本特质,确定内容
开展合理的“学程”设计,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之前,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特质来选择准确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钱学森》一课时,就先根据前学生这篇文章形式上和其它文章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学习目标的确认。就如,《钱学森》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而其他的描写伟人的文章一般是通过记叙文的方式来表达伟人的丰功伟绩。《钱学森》这篇文章中多次运用“我是中国人”“回到祖国”“共同去创造”等不同阶段说的不同的话语,来表现典型的人物形象。基于这篇课文的这种特质,就确定了这次课堂教学的教学主要内容,即在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这篇文章中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凸显的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真正的做到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质,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学程”设计不同于简单的教学设计,不应当如同以往的教学设计一样简单直接的平铺直叙,还是应当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来确定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大致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们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后续的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预设答案要点,制定目标
进行“学程”设计时,不仅要根据文章的特质来确定教学内容,还要根据文章中的答案要点,进行适宜目标的制定。实际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一改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来主导语文课堂的推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答案要点,来为学生们制定比较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比如,我还是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钱钟书》这一课时,没有直接的为学生们进行平铺直叙的内容讲解,而是先让学生们大致的朗读了几遍课文,让学生们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就“学程”设计而言,我要求学生们在了解文章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本课要学习的目标。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学生们预设答案要点,清晰地为学生们展现出语言描写的具体方法。这一篇课文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们根据文章中的一些语言的描写特点进行自己的写作,要求像文章中一样体现出作者“坚决要回到祖国的决心”,要求学生们用一些能够表现决心的词语和句子,来突出作者的决心。同样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引用文章中的一些原话,来进行描写,在进一步的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语言描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足够地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才能够有效地预设出答案和要点,能够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如何有效地为学生们预设答案要点,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内容。
三、考虑具体学情,完善方法
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受家庭影响和先天因素的原因,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针对这种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统一要求式教学的教学方法,而是应根据学生们的具体事情,因材施教,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
比如,我仍是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钱学森》这一课时,没有直接统一的为学生们讲解这篇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和文章的大意,而是考虑到每名同学的接受程度不同,先为学生们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首先,我要求接受能力比较强的那一部分同学,先在自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查出那些文章中涉及到的生字、生词,并对文章的大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对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我则要求他们先自行查出生字生词,并能够通读文章。结合学生的分层,我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分层。这节课中所讲述的这篇文章,其教学目标中有较容易达到的,也有较难达到的。我对教学内容的分层,就是让学生们先达到那些较易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那些比较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由易到难,逐步的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去得更好的发展。
结合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基本学情进行内容的分层,就是要避免学生们囫囵吞枣的现象发生,有利于班级中的学生们全面的发展,在自身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的突破自身水平。
总而言之,“学程”设计不同于教学设计,并优于教学设计,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能够在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