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学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2017-01-19徐珊珊
彭 志,徐珊珊
(1.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2.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上海 200041)
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学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彭 志1,徐珊珊2*
(1.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2.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上海 200041)
对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林分群落的植物组成、结构、性质,并计算了各主要种群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及重要值。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有40科73属76种,以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乔木层中香樟和杜英为优势树种;生活型组成则以一年生植物和高位芽植物占显著优势(占36.84%和32.89%)。群落各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次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多样性;上海
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常绿双子叶阔叶树种组成,是我国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上海地处北亚热带的南缘,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但其地带性植被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残存的植被呈孤立的岛状分布[2,3]。上海现有的常绿阔叶林多为21世纪后人工造林形成,根据上海市2015年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成果,全市森林面积95 284hm2,森林覆盖率为15.03%。其中常绿阔叶林面积36 483hm2,占森林总面积的38.29%。本文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群落)着手,对上海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正确认识该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工常绿阔叶林的科学营造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E120°51′~122°12′,N30°40′~31°53′),总面积6 340.5km2。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全市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平均海拔高度为4m左右。根据文献记载[2,3],上海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顶级森林群落为青冈群落、苦槠群落和红楠群落等几种类型。但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呈现极强的次生性,大部分植被都处于逆行演替过程中。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法,在上海各区的人工常绿阔叶林中,共设置36块20m×30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的四角与中心各设置1个2m×2m灌木层(含乔木更新层﹚样方以及1m×1m的草本层小样方。对乔木树种(直径≥5cm﹚进行每木检尺,实测胸径、树高,统计每样方中乔木各树种的株数,详细调查灌木(包括直径<5cm的小乔木或幼苗﹚、草本(包括蕨类植物)和层间植物的种类、高度及生长状况。根据各样方数据,分别计算每种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或显著度和重要值。采用Raunkiaer分类等级对生活型进行分析。
2.2 数据统计
2.2.1 重要值的计算
乔木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4,5]
灌木层及草本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2.2.2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6]
物种丰富度S\%=样地内所有物种数目
Simpson指数D=1-∑Pi2
Shannon-Wiener指数H=-∑Pi\%ln\%Pi
Pielou均匀度指数J: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Jsw= (-∑Pi\%ln\%Pi) /ln\%S
式中,Pi为第i个种的个体的相对重要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内植物组成
根据调查样方统计,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共出现维管束植物76种,隶属于10科73属。未出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76种均为被子植物(木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51种)。种数量占优势的科依次为菊科(Compositae,10属10种)、禾本科(Gramineae,9属9种);豆科(Leguminosae)、大戟科(Euphorbiceae)、茜草科(Rubiaceae)和苋科(Amaranthaceae)均为3属3种;木犀科(Oleaceae,2属4种)、玄参科(Ulmaceae,2属3种);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蔷薇科(Ros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桑科(Mor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和无患子科(Sapindaceae),均有2属2种;植物组成中仅含1属1种的有26个科,占科总数的65.00%。据此可知,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由被子植物组成,林下植被以菊科和禾本科等田间杂草为优势种;仅含1种的科数较多,反映出其林下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的特征。
针对冶炼厂铜锍杂质铅较高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杂质铅的走向及分布,并对吹炼渣含铜、CaO/Fe值、渣中SiO2含量及渣温度重要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铜闪速吹炼较为合理、有效的工艺控制条件和解决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 生活型及叶的特征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表现出来的植物类型,群落外貌主要是由群落组成种类的生活型决定的。根据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7,8],编制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维管植物生活型谱(表1)。
由表1可见:从生活型上看,一年生植物种类最多,共29种,占总数的36.84%,是该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生活型;其次为高位芽植物,有25种,占总数的32.89%。在高位芽植物中,大高位芽植物有4种,占5.26%;中型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各有8种,分别占10.53%;小型高位芽植物有5种,占6.58%。其它依次为地上芽植物(15种)、地面芽植物(6种)和地下芽植物(2种),分别占19.74%、7.89%和2.63%。反映出该群落草本较为发达,一年生植物占优势,这与群落内土壤表层较为干旱、较适合生长周期较短的草本植物生长的特征相吻合。其次,高位芽植物占有一定优势,说明所在地生长季热量条件较为充足,上层林木占优势,因此灌木层受到抑制,灌木植物生长不佳。
从叶的特征上看,该群落内植物叶型特征中,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共47种,占61.84%,在各层中占优势地位;中型叶次之,有10种,占13.16%;大型叶4种,占5.26%;细型叶15种,占19.74%。叶级与气候带的相关性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群落中以小型叶为主,中型叶次之。小叶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叶级,小叶型占主导优势反映出该群落具有亚热带常绿性质。叶型以单叶占绝对优势,有66种,占86.84%。叶质则以草质叶占主导优势,占72.37%;革质叶次之,占15.79%。群落中以草质叶为主,反映出上海的人工常绿阔叶林中伴生植物具有的落叶特点。在人工的常绿阔叶林建成后,随着群落的演替,落叶成分会不断进入林分中。群落中的全缘叶植物有46种,非全缘叶有30种。
表1 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谱及叶的特征
注:Maph:大高位芽植物;Meph:中高位芽植物;Miph:小高位芽植物;Nph:矮高位芽植物;Ma:大型叶;Me:中型叶;Mi:小型叶;Na:微型叶;Si:单叶;Co:复叶;1:膜质;2:草质;3:革质;4:肉质;+:全缘;-:非全缘。
3.3 群落层次结构特征
3.3.1 乔木层 从表2可见,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主要的乔木层主要由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组成,郁闭度在0.70~0.90之间。由重要值可见,香樟在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占有绝对优势。因数量众多,其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均居首位,重要值高达180.25。其次是杜英,重要值为45.23。这说明上海人工种植常绿阔叶林时树种选择较为单一,林分中树种结构不合理。同时,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平均胸径都在15.6cm以下,说明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大部分处于中幼林阶段。在样方内出现了一些落叶树种,如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等,成为常绿阔叶林中伴生树种,虽其重要值不高,但为今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营造提供了参考。
表2 常绿阔叶林乔木层
3.3.2 灌木层及乔木更新层 根据灌木层与乔木更新层的调查结果(表3),该层平均高度为22.42cm,总盖度为20%左右,这说明灌木及更新层的生长不佳,反映出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下灌木层较为薄弱的特点。香樟幼苗及幼树在灌木层中个体数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位居第一(98.53)。其他的优势种为海桐(Distylium racemosum)、杜英、女贞和黄杨(Buxus sinica),重要值均在25以上;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20.18)、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9.41)和野蔷薇(Rosa multiflora)(4.10)重要值也较高。其余树种的数量较少,重要值皆在4以下。可见,人工常绿林灌木层主要被常绿树种幼苗及幼树所占据,其数量在该层中占有绝对优势,更新层生长较好。但灌木层的生长不良,尤其是一些地带性的灌木树种,如野蔷薇、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胡颓子(Elaeagnus multiflora)、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小蜡(Ligustrum sinense)等未在林下形成优势,其重要值均比较低。
表3 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及乔木更新层
3.3.3 草本层及层间植物 草本层平均高度15.47cm,总盖度为60%左右。草本层中共有46种植物,主要由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组成,种类较为丰富,是草本层多样性的主要构成。主要种类为猪殃殃(Galium aparine)、春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和野豌豆(Vicia sativa)等(表4)。从重要值来看,重要值较高的草本植物均为田间杂草,以猪殃殃的重要值最高(55.71),说明草本层中的植物主要是农田、野地的杂草扩散到群落中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草本层中外来入侵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重要值排名也较为靠前,这反映出入侵植物在草本层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应及时清除。
层间植物共有5种,优势种是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和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频度分别为67.07%和23.17%,两者在该群落中长势良好。其他藤本还有葎草(Humulus scandens)、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和牵牛(Pharbitis nil)等。
表4 常绿阔叶林草本层
3.4 多样性分析
3.4.1 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比较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的种类、个体总数及均匀度的综合概念,它反映了群落功能有重要意义的组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表5),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以均匀度来考虑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时,群落的均匀度指数越高,各层次相互的差异越不显著,从演替动态的角度来看其稳定性就越高[9]。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因造林时树种选择单一,导致形成的林分树种结构不合理,群落稳定性也较差。
表5 不同层次多植物样性指数
3.4.2 不同林分植物多样性比较 将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按主要组成树种进行分类,从表6可以看出,大多数常绿阔叶林为纯林。对不同林分多样性的分析可知,香樟林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杜英林多样性指数最低。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香樟林>女贞林>广玉兰林>香樟+女贞林>杜英林。均匀度指数的排序则有所不同,广玉兰林和香樟+女贞林的均匀度指数较高,说明了该两种林分的稳定性更好。而杜英林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说明上海地区所营造人工的杜英纯林多样性指数低,且群落结构不稳定。
表6 不同林分植物多样性指数
3.4.3 不同林龄植物多样性比较 本研究中所调查常绿阔叶林只有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林三个林龄段,与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大都处于中幼林的情况相符。对不同龄林多样性的比较可以发现(表7),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成林,物种的丰富度也有相同的趋势。究其原因,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草本植物上,幼龄林中由于林分郁闭度不高,林下草本植物较多,因此植物多样性也较高;随着林分的生长,上层林木逐渐郁闭,对林下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草本植物不断减少,多样性指数也有所下降。但从均匀度指数看,近成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说明与中、幼龄相比,近成林的群落结构更为稳定。
表7 不同林龄植物多样性指数
4 结论
(1)从总体上看,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树种组成较为单一,主要由香樟、杜英、女贞和广玉兰组成。层次较为简单,密度较大,乔木层发展不均衡,香樟和杜英两个树种占有过大比例,树种结构不合理。生活型和叶特征显示出该群落层次分明,结构较为简单,外貌主要由中型草质、全缘、单叶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
(2)林下层中灌木层生长较不佳,地带性灌木植物较少,在灌木层中无明显优势。草本层中植物组成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为田间、野地扩散到群落内形成。草本层生长过盛,尤其是林分幼龄阶段,冠层郁闭度不高。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木层和乔木更新层的发展,应对林下灌木树种进行保护,并对恶性杂草采取必要的措施。
(3)在多样性比较中,各层次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的排列次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并且草本层的丰富度占明显优势,群落多样性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香樟林多样性指数为最高,杜英林多样性指数为最低,且杜英林群落最不稳定;随着林分的生长,幼龄林到近成林多样性有所下降,但群落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1] 任引,薛建辉.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功能的特征研究进展. 福建林业科技[J].2008, 35(1): 251-255.
[2] 周秀佳. 上海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分布[J]. 植物生态学报和地植物学丛刊,1984, 8(4): 189-198.
[3] 达良俊. 上海市植被类型与分布现状调查[R].上海重大环保科研项目,2003.
[4] 董鸣.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5] 宋青,彭志,王金虎,等. 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群落学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2(2): 23-28.
[6] 章文佳,王乃江,黄耀,等.正宁县油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林下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 30(4): 21-29.
[7]ChapmanSB. 植物生态学的方法[M].阳含熙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8]Mueller-DomboisD,EllenbergH. 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M]. 鲍显诚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 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 暖温带若干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群落动态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1, 25(3): 283-290.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Artifici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Shanghai
PENGZhi1,XuShan-shan2
(1.Shanghai Forestry Station, Shanghai 200072;2.Natural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hanghai 200041)
Communitycharacteristicsincludingcomposition,structuresandfeaturesofartificialevergreenbroad-leavedforestinShanghaiweredeterminedbasedonthefieldinvestigationsoftypicalsampleplots.Relativedensity,frequency,dominanceandimportantvalueswerecalculatedaswell.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mmunityconsistedof76species, 73generaand40families,andherbswerethedominantspeciesinthecommunity.CinnamomumcamphoraandElaeocarpussylvestriswerethepredominantspeciesinthetreelayer.TherophytesandPhanerophyteswerethesignificantdominantlifeformwiththevalueof36.84%and32.89%,respectively.Plantdiversityindiceswere:herblayer>shrublayer>treelayer.
Artificialevergreenbroad-leavedforest;communitycharacteristics;diversity;Shanghai
2016-09-1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1)第1-6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G141208)。
彭志(1982-),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和城市森林。
Q
A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