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2017-01-19曹金华曹六一
曹金华,曹六一
(赤壁市官塘驿镇卫生院内科,湖北 赤壁 437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曹金华,曹六一
(赤壁市官塘驿镇卫生院内科,湖北 赤壁 43730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胶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胃炎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 运用自拟“胃炎汤”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炎汤;中西医结合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状胃炎,以饭后腹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临床表现为主;在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Hp)的阳性率达95%以上,与糜烂性胃炎的反复发作有直接的关联,目前以质子泵的抑制剂(PPI)和抗菌素为主导的三联或四联疗法为公认的治疗Hp相关胃病的方法[1],但糜烂性胃炎的复发率高,因此笔者运用自拟“胃炎汤”联合治疗,现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Hp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所以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诊断标准[2],经电子胃镜确诊,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经14C呼气试验确诊存在Hp感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0~69岁;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32~6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糜烂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治疗2周;2周后继续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早晚各一次共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胃炎汤”处方如下:党参30g、黄芪20g、丹参25g、川芎6g、红花10g、延胡索15g、乌药15g、砂仁5g、白芨12g、黄连10g,并根据病情的不同加减药物。如纳差,腹胀明显加鸡内金、麦芽、厚朴;泛酸明显加佛手、海螵蛸;大便干结加大黄,火麻仁;疼痛明显加木香、川楝子;口干加麦冬,石斛。本组患者每日一剂,加水煎服,分两次口服,200mL/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烟酒、生冷、不宜消化食物。
1.3 临床判断标准
1.3.1 疗效判断标准 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痊愈:无临床症状,胃镜显示胃黏膜恢复正常水平;显效:胃脘部疼痛好转或症状减轻,胃镜显示胃黏膜糜烂明显缩小50%以上,充血、出血、水肿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有效=痊愈+显效。
1.3.2 Hp根除判断标准 疗程结束后1月复查14C呼气试验,结果阴性为Hp根除。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Hp根除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p转阴率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病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Hp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因素、非甾体药物、胃黏膜屏障等因素相关,但慢性糜烂性胃炎Hp感染率高,且复发率高,因此Hp感染可能是主要病因[3-4]。目前国内学者专家推荐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在80%左右,与本研究中对照组Hp根除率81.82%相近,而Hp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是导致Hp根治失败和慢性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5]。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气滞、瘀阻等有关,治以和胃通络、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益气养胃为基方[6-7]。党参、黄芪益气健胃;砂仁加强健脾化湿,益气养胃之功效;丹参、川芎、川楝子、乌药、红花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黄连味苦寒,可防前药的辛香刚烈之气,又具健胃止痛、清胃火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Hp之功效[8];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促进出血和水肿的消退,糜烂的愈合。此方在辩证的基础上,运用健脾养胃、清热化湿、疏肝理气、化瘀消食、收敛生肌之法,进一步加强方药治疗的针对性,紧扣病机;本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的优势,可以减少Hp耐药的产生,调节机体免疫力,调整胃肠功能,提高Hp根除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但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中药抗Hp临床依据并不十分充分,需进一步探索。
[1]谢显友.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5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
[3]赵荣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7):44
[4]郜海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56
[5]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与展望[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8):687
[6]谢显友.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5
[7]郑昱,谢建群,李萍,等.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10
[8]吴玉梅,魏文珍,王平,等.黄连、吴茱萸有效组分不同配比体外抗幽门螺杆菌实验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21
R573
B
2095-4646(2016)06-0485-02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6.0485
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