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

2017-01-19苏昊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理实院校

苏昊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机械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

苏昊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本文从优化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堂教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将院校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相应机械制造知识的同时能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迅速适应工作需求。

高职;机械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人才,因此,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后迅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本文就如何将机械制造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创设机械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进行简单的介绍。

1 大力改进教学条件,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应当首先进行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优化,为学生们提供方便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且要为学生们的实践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当学生们具备了十分便捷的学习环境以后,对于学习机械制造知识就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对于如何用最少的成本与时间加工出最优秀的机械产品进行探究,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为了为学生们提供优越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高职院系可以积极与相关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合作,重视校企联合的重要作用,在有了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场地等资源的支持,高职院校往往能够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高职院校反过来又能为合作企业最先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优秀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校企联合必然是未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主流方向,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机械制造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从相关企业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帮助学生们对于企业中的机械制造流程有更为正确的了解,高校还可以和企业进行协商,由企业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提供实习地点,并派出企业人员负责对学生们的培训和指导,由于在企业中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这些人员往往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们通过在正式的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为以后的正式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专业课程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评价一个院校教学实力高低的重要条件,学生们在学习机械制作相关知识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当然是负责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职院校负责机械制作教学的教师团队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重视师资力量的加强,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们也深入企业进行进修,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们自身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优化教学方法,而且学校还需要从校外进行专业教师的聘请,打造高水平的双师教学团队,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

2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机械制造课堂相比,对于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各个企业和国家提供已经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并能够迅速适应专业岗位需求进行工作的职业型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方针,将教材与设备巧妙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学校实训中心的机械制造设备,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加以改革,打造出顺应国家高职教育方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地位,给予学生们明确的指导,为学生们布置目标清晰的课堂任务,让学生们以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为出发点,亲自动手参与操作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课堂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多多开动脑筋,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急于求助和放弃,而是在研究中积极找寻线索,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完成对于机械制造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工作页的形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定工作页目标以及具体任务事项,然后首先为学生们进行课堂工作页上目标的讲解,让学生们首先对于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然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进行演示,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让学生们更加具体地领会实际操作流程,然后让学生们积极进行实践操作,完成操作任务,当高职院校的学生们都完成任务以后,教师们还需要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针对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失误进行理论分析,让学生们能够对于实践操作流程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操作的完美结合。

3 体现理论指导作用,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任何实践操作有关的工作都是与丰富的理论知识分离不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各专业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学生们对于机械制造的整个流程没有深入的了解,仅仅是凭借对于实践操作流程的熟悉虽然能够在正常的实践中完成任务,但是如果实践中自己所分配到的机械出现问题,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学生们很难进行故障的排除,更不用说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故障要多得多,学生们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很难能在真正的工作中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在实际操作训练中进行理论知识指导,培养学生们的领悟能力,让学生们在发现了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根源的追溯,从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首先为学生们进行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们进行互动,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结合课堂上所讲解的理论知识,思考如何进行工件的定位,培养学生们的举一反三能力,当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工件六点定位法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真正的上手实践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布置一些简单的工件固定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仔细体会六点固定法的过程,然后逐渐加大难度,为学生们抛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展开探究,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并没有涉及的零件固定方法,引导学生们进行主动地理论知识探究,比如,在学生们已经熟悉了比较简单的形状规则零件的固定技巧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固定不规则的零件,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优化课堂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仅仅能够熟练掌握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机械制造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入地进行理论知识结合,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工作有着十分巨大的好处。

4 利用目标任务驱动,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目标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机械制造课堂教学的展开,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任务目标,然后让学生们在本节课上以该任务为目标进行机械制造知识的学习,从而教师通过对学生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当学生们结合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更加注意上次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升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机械制造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复杂,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一次操作,课堂时间是不够分配的。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目标任务驱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进行任务分配,有的同学给可以进行零件图的绘制,而有的同学进行制定工艺步骤的分析等等,然后在合作中完成整个任务,这样既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够保证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实践中来。学生们在讨论中思想不断的相互碰撞,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集思广益,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由于学生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团队合作的工作任务,利用目标任务驱动法,学生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养成优秀的专业素养,在正式工作中也能够更快速地融入到集体中来,对于学生们展开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机械制作课堂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得学生们对于机械制作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而且理论知识反过来对于学生们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有着巨大的益处,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注重教师团队水平的提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们的理实一体能力。

[1]崔建平.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12):45.

[2]苗德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船舶职业教育,2015,(1):82-83.

[3]李培栋.机械制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J].考试周刊,2017, (34):60.

[4]夏娟.机械制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J].时代教育,2017, (16):64.

TH-4

:A

:1671-0711(2017)12(下)-0174-02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理实院校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浅析逐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运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