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建设对黑龙江森工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2017-01-19邱玉山赵恩梅
邱玉山,赵恩梅
(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风电场建设对黑龙江森工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邱玉山,赵恩梅
(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黑龙江森工林区风电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空间很大。因地制宜地开发一定规模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对省能源消耗的有益补充。风电场在建设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可控可治的。
风电场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治理措施
黑龙江森工林区风力发电资源丰富,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切入风速每秒7m以上的清洁风能可开发500万kW风力发电。截止2012年,全省森工林区已在八面通、林口、绥阳、方正、大海林、带岭、朗乡、桃山、金山屯、新青等林业局建成风力发电项目15个,装机容量62.11kW,目前仅开发风力资源12%,可开发利用空间很大。黑龙江森工林区风能资源开发重点是与国内各大发电企业合作开发建设风电项目。到2016年,森工林区清洁能源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0亿,规划建设风电项目4个,装机容量20万kW。目前省内电网以火电为主,火电装机比重过大,每年耗用大量燃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再生能源中,水资源己基本开发完。除水电外,相对其它能源,风电开发已经成熟,因地制宜地开发一定规模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对省能源消耗的有益补充。风电场建设中对森林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可控可治的。下面浅谈下风电场建设对黑龙江森工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1 生物多样性及对生态效能的影响分析治理措施
风电项目建在山脊上,选址区域地质结构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合理占用部分林业用地,风电场区及周边区域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风景名胜区,无原始林等、对永久占用的林地、林木,植被进行补偿和恢复,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临时占用林地一旦施工完成后立即恢复。
项目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主要以小型动物为主,多为鼠、兔类等。预计工程建成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区内动物数量在施工期将减少,营运期将会恢复到原有水平。施工噪声和风机运行噪声破坏了野生动物的原有安静栖息环境。但场区内及周围动物会逐渐适应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噪声或迁往它处,基本不会影响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和迁徙。场区按规划实施植被恢复,将使场区及周围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生态环境,使风场区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风电场项目建设施工将扰动原土层结构,造成土层松动,使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状况发生改变,破坏了地表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对项目区环境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施工机械、材料运输碾压土地、堆土等也将造成施工区的植被损失和增加水土流失。项目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通过工程措施和种草植树措施,地表植被状况将逐渐好转并恢复至原有的自然植被状态。
项目施工期的基础建设、运输和风机安装引起的噪声、粉尘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将干扰野生动物种群的原有栖息环境,项目区及周边小动物数量在施工期将减少,但相对整个地区来说影响范围很小,加之野生动物种群本身具有躲避危险的本能,项目施工不会对野生动物种群产生较大影响。风机正常发电时,施工期迁走的野生动物种群将逐渐迁回。
项目区域不处在候鸟的迁徙通道上,风电机组的安装对野生鸟类的迁徙飞行通道无影响。为了避免对浓雾天气飞行的鸟类形成误导而飞扑灯光,项目区域内施工期夜间值班人员和运行期升压站管理人员照明要采取遮光措施,同时严格实施监测计划,以利于及时作出有关决策并适时调整对野生鸟类种群的保护措施。因此,本期工程将不会对项目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种群产生较大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严禁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乱踩滥挖现象发生。
项目区内,严禁砍伐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红松、水曲柳、黄菠萝,对红松、水曲柳、黄菠萝可结合城市绿化、造林等需要,进行适合树木生物学特性条件的移植。
1.2 生态环境保护
1.2.1 合理规划和设计项目对林地的永久使用和临时占用,尤其是道路削坡的高度、坡度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护坡形式,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随坡溜弃土石碴,压埋植被,并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
1.2.2 项目施工期间严格按设计规划制定位置放置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并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有效控制占地,保护现有植被。
1.2.3 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本着“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的原则进行恢复植被。对项目永久使用林地采取异地还林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以减少风沙化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4.植被异地恢复由亚布力林业局完成,要具体落实到林场(所)、林班、林地落界小班内。
1.2.4 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工程日常监管,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防止工程建设中超面积用地、越界破坏植被现象的发生,确保项目区的环境质量。
1.3 森林防火
3.融资方式的纳税筹划。不产生筹资费用的留存收益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融资方式,但并购活动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仅仅靠内部积累形成的留存收益是不够的,一般而言,企业需要对外融资满足大量的资金需要。对外融资可以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个人借款,由此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列支,达到节税的目的,但是借款时要考虑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避免资产负债率过高带来的财务高风险。股权融资是企业通过向原股东增发股票或者发行新股筹集资金,不产生利息费用,无法实现税前利息抵扣,也会导致股权稀释,但是股权筹资能够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合理规划筹融资方式。
森林防火工作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设单位要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提高防火意识。成立防火组织机构,制定防火规章制度,落
1.4 资金保障
根据补偿标准和本次调查数据计算得出的各项补偿款,用地单位应及时足额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作为森林植被恢复专项用款,被用地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2 自然景观的影响分析及治理
风机及道路等代替了原有的森林,使森林产生局部的间隔,这是人为活动对于自然的干扰破坏,对周边的生态系统必然会造成轻微的负面影响。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所划定的区域施工,注意保护周边的森林植被,随着工程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到位,周边的生态系统将会得到逐步改善。
风电场建成后,机组排列整齐或错落有致,塔架结构和尺寸相似,飞轮叶片数、颜色和旋转方向相同,构成一个非常独特的景观,将为这一区域增添新的色彩。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使人们可以观赏到壮观的风机群,从而提高当地的景观价值,并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项目在建设期间,伴随着风机基础开挖、安装场地平整、施工道路施工、变电站建设、临时堆土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表、破坏地表形态、损坏植被,导致地表裸露、土层结构破坏,尤其是项目建设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导致区域场址内有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保持措施:项目区域内的水土保持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根据不同的施工区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即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以“点”为防治重点,实现以“点”带“面”,做好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4 大气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的土方挖掘和爆破、物料运输及搅拌使用、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以及柴油发电机燃油等将产生粉尘和少量尾气污染。工程施工期不同施工活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
由于施工区布置分散,并且工程区域内风速较大,粉尘和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将造成施工场地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暂时阶段性升高,降低了项目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施工粉尘污染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在强风蚀作用下容易产生扬尘污染,对周围的草地等植被上附着而影响到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针对项目施工阶段对大气环境影响采取的具体防治措施如下:施工期应对开挖、骨料破碎等采取湿式作业操作,土方回填后的剩余土石方及时清运,尽快恢复植被,减少风蚀强度;同时对施工及运输的路面进行硬化和高频洒水,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不超过15km/h),保证运输石灰、砂子、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覆盖蓬布,以减少撒落和飞灰;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避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而建筑材料堆场以及混凝土搅拌应定点定位设置并采用自动化搅拌设备及水泥输送设备等防尘措施。
5 环境影响治理效果分析及防治措施
5.1 噪声影响分析表明,由于风力发电机的声源噪声较小,由此产生的噪声影响较小,由于项目建设于山区,距离城市乡村较远,其噪声对居民没有影响。
5.2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表明,在建设期固体废物主要是风机基础施工时,场地平整产生的废弃物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给当地环卫部门处理,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项目建设产生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5.3 水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项目的生产废水数量很小,所含污染因子主要是水中的沙石,经围堰净化用于道路降尘和绿化利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很小。生活污水经防渗漏的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掏经堆肥处理后林地或农田利用,施工期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5.4 施工期粉尘影响分析表明,地基开挖回填,土石方堆放,建材堆放,石料粉碎,是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注意洒水降尘,可以有效避免施工扬尘污染。施工所需建材运输过程中加盖苫布,可以避免扬尘的产生,施工期粉尘产生量较小,影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5.5 生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的临时占地占压草地、林地和农田,这将破坏地表植被。施工结束后,输电线走廊和施工临时通道等临时占地采取土地平整措施并辅以村的表层土,短期内地表低矮灌木植被可以自然恢复,原有农田采取复垦措施,使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得到恢复。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临时占地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不会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风力发电机基础周围及进场道路两侧应做好排水工程,避免破坏道路两侧的地物、地貌,对深路堑边坡采用绿化方式进行防护,有利于水土保持,可以减少修建风力发电机基础及进场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风力发电机基础及进场路施工时应做到边挖、边填、边压实,不留松土面,可以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在设计中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乡土树种扩大植被覆盖面,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建设单位要严格制定规章、制度,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临时用地采取绿化复植复垦措施,可以恢复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可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X173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