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发展的“集镇+农场”模式规划方法研究以海南金波乡为例
2017-01-19欧振敏
欧振敏
基于融合发展的“集镇+农场”模式规划方法研究以海南金波乡为例
欧振敏
Ji yu rong he fa zhan de ''ji zhen+nong chang'' mo shi gui hua fang fa yan jiu
金波乡与金波农场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内的西部,西与昌江黎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相邻,北面、东和东南面分别为白沙县的七坊镇、青松乡,生态优势明显。农场场部、金波集镇位于规划地区中部偏北地区,至白沙县城牙叉镇53公里,西至225国道及邦溪镇27公里。
目前金波乡辖3个村民委员会、18个自然村,总人口4037人;金波农场辖21个生产队,1个公司,1个工厂,全场户籍总人口5619人。
一、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
1.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
金波乡和金波农场产业基础薄弱,主要是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2013年农业总产值3825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0%。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缓慢,石碌水库和霸王岭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道路不便,交通设施缺乏
规划地区对外交通道路只有县级公路阜(途)金(波)线、金波至石碌的场乡级道路。路面窄,路况差,受地形条件的影响道路拓宽可能性很小,只在相对宽敞地段设置了会车地点。境内没有客运站和停车设施,主要以路边停车为主。
3.一河之隔,差异明显
金波集镇与金波农场场部位于石碌河旁,被石碌河支流一分为二,由于受行政体制管理的影响,金波集镇和农场场部建设大不相同,农场场部建设情况比较好,医院、学校、文化娱乐等设施配套齐全,农场建筑风貌整体性比较强。而金波乡集镇则设施配套缺乏,建筑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导致乡集镇居民大多使用农场配套服务设施。同时,作为乡集镇和农场场部所在地,拥有两套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也比较严重。
二、发展条件分析
1.优越的自然条件
金波乡和金波农场处于海南岛热带农业优势气候区。年内气温高、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微风轻寒,对热带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2.良好的生态环境
金波乡和金波农场青山环抱,空气清新。多年来,场、乡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都重视保护环境,未出现严重污染的产业或设施,因此,最适宜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型工农业产品。
3.丰富的土地资源
金波乡和金波农场不仅土地资源数量大,而且土地类型多样,尤其有较多平缓、开阔的滨河土地,适宜性广泛,可利用程度高。土壤肥沃,土地生产率高。又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发展热带农业,有良好的土地资源保障。
三、镇、场融合发展思考
1.空间发展融合
在空间上,统筹考虑范围内的村庄和生产队,将金波集镇、农场场部作为中心城镇区,形成乡域的生活服务、产业发展核心,将牙加村、生产九队定位为中心村,其他基层村和生产队为村民主要集聚区。依托主要道路(金波到青松、金波到霸王岭两条道路)形成农业发展的纵横“十”字轴。结合以石碌水库为主的西部旅游服务区、农场和牙加村为主的东部农业产业区、霸王岭为主南部生态保育区,形成“一心、两轴、三区”开放型、组团式、片轴结合的城乡总布局空间结构。
2.产业布局融合
(1)第一产业
大力发展商品型农业,合理利用耕地种植高效经济作物;适当扩大橡胶种植规模,发展芒果等优势、优质的热带水果,培育林、竹、藤、药结合的生态型林木产业。以三零三养鸡示范村、浪眉养猪示范村和金波互助社为依托,积极发展以食草类牲畜为主的畜牧业,提升绿色农业的综合能力。
(2)第二产业
发展以农、林产品初加工为主。重点是发展水果、瓜菜的分检、包装、保鲜加工,参与竹编经济,发展竹、藤编织等特色产业和木材加工业等。
(3)第三产业
依托石碌水库,以金波小桂林为主体,包括保旺、金波、白打等村庄,形成以山林水库自然风景为主题的山林水库观光区。结合霸王岭风景区以金波农场九队为中心,包括周边生产队,形成生态农业体验区,以如翁村(东风队)为中心形成休闲农业观光区,打造集自然观光、探险、体验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体验区。
3.城乡设施融合
(1)交通设施
规划阜(途)金(波)线、金波大道两边控制10米。基本保持规划地区现有主要道路网络,拓宽金波到石碌水库道路,改造金波乡至青松乡道路;完成集镇至中心村(居民点)、各村委会道路的路面硬化建设。在集镇新建客运站,实现金波与白沙、昌江县城班车,同时在村民较集中的行政村自然村设立农村客运点,方便村民出行。
(2)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在集镇区布置金波集镇的行政中心,结合镇区核心公共绿地、中心广场和文化中心的布置同时保留农场的场部,保证农场日常管理工作。在中心村和基层村及主要的生产队,规划设置村委会和生产队等办公管理机构。
在金波乡北部规划建设新的城镇公共中心。以特色商业服务为重点,发展适量的商务设施。南部农场保留原有沿街商业,形成商业集中带。在中心村集中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带动和辐射周边自然村和生产队的商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规划在集镇建设一座文化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其中文化馆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00平方米,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500平方米。同时在行政村和村民集中的自然村兴建文化站、广播站等,提升村镇居民文化生活品质。
将金波实验中学和金波中学合并,在现有九年制金波实验中学(农场中学)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共设置幼儿园两所,在中学对面规划新建一所幼儿园,此外,结合原来金波中学校址规划金波幼儿园,满足学龄孩童上学需求。
近期,保持乡、场现有卫生院、医院。到规划期末,两所医院合并成综合型医院。在行政村内设置卫生室,加强村民医疗卫生条件。使全乡形成规模适度,服务经济、方便居民的医疗卫生网络。
规划在集镇保留球场,同时与文化活动中心结合设置体育场地,同时在行政村和村民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设置体育活动场地。加快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多层次、多门类的体育设施网络。
(3)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重点解决集镇的供水,保留现有农场水厂并扩大规模。到规划期末,集镇区和农场场部形成统一协调的供水管网。在行政村、生产队和村民集中的自然村建设高位水塔,进行集中供水,保证村民饮用水安全。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规划将集镇区和农场场部地区的污水统一收集与处理,集中汇入规划金波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自然水体。生产队居民和农民居住点生活污水的排放,各自成组团集中设置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自然水体,远期需全部纳入污水排水管网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按照城镇与村镇用电量统一标准规划,规划期末年用电量为0.46亿kWh。电源分别取自金波变电站和农场变电站,供应全乡用电,以适应全镇经济发展和农村供电需求。到规划期末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应达到100%,此外,规划在镇区设邮电支局,行政村设营业所。
规划在集镇北部新建垃圾转运站,负责集镇区和场部的垃圾收集。行政村应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基层村应集中设置垃圾收集点。同时在集镇区设置环卫所,负责集镇区和场部的公共卫生,保证集镇和场部的卫生环境。
四、结语
虽然金波乡和金波农场属于不同的管理体系,但两者之间有着独特的联系,城乡居民、城镇建设联系日趋紧密,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相互之间的联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也将会使金波乡和金波农场的整体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