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渍涝问题的观察、思考与建议
2017-01-19向成启
向成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县级以上城市目前已发展成立了约670余座,城市市政工程建设遍地开花、规模巨大、投资巨额,国人已对城市概念不再模糊,对城市形象不再陌生,每年有成千上万人涌入城市工作、生活。然而,在人们享受城市生活喜悦的同时,极端天气造成相当一部分城市变成泽国,甚至使成千上万人的要离开居住地进行安全转移,给城市人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和损失,特别像北京、武汉等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积渍涝造成人们生活、生产损失更大。
一、积渍涝问题的观察
1.造成积渍涝问题既有自然极端天气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们不按客观规律搞建设的主观原因。其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规划缺乏历史分析。城市建设规划应该把排水放到第一位,要从历史状况入手进行规划,而我们的城市规划分析研究历史状况不细,仅从现状入手,想当然新建的城市新区、板块小区,好看不好用,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而且在短期内就出现排水漏洞。
2.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统一性。城市建设规划只站在局部角度考虑,没有考虑排水工程的统一性,使得水系排出散乱,一旦暴雨出现,造成排不出、泻不走,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拉动。案例一:某汽车工业园几条大道凡下大一点雨,都会造成大范围积水渍涝。现场一看,就明白道路外边是排入长江的大明渠,大明渠一满,水位比道路面还高,而道路里侧是旷野雨水又没有截水沟,直接排入道路,而道路排水又是排入大明渠,那水能排出吗?答案很简单,不可能排出。规划设计时,为什么把同一方向的道路和大明渠的标高不低于道路,或者为什么不抬高道路的规划呢?这是道路排水与大明渠排水缺乏统一性规划设计的具体表现。案例二:还是某汽车工业园,新修建大道一侧沿山丘,而道路与山丘之间没规划设计截水沟,一下雨,山水泥土、杂物就直接流入道路,更为严重的是原山丘靠近道路里侧,还有几口上万立方的堰塘,堰塘没有排洪设施,连续几天暴雨后,堰坝(堤)溃崩,洪水泥砂全部流入几公里修建的道路,造成交通中断,仅为道路设计的排水管道全部淤塞,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机械清淤冲洗。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根本在于规划设计时缺乏统一性,当初规划设计如果考虑道路外排水对道路的影响,以便纳入统一规划投资治理,就不会出现目前这种很尴尬的局面。
3.城市建设规划缺乏开阔的视野。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开阔的视野,在规划设计中存在六多六少的考虑,即考虑局部多、考虑全面少;考虑小面多、考虑板块少;考虑眼前多、考虑长远少;考虑省钱多、考虑实效少;考虑速度多、考虑百年大计少。例如:武汉市近些年新扩建的南湖新区等一遇到大一点的暴雨,就会造成积水渍涝,这几大板块新城建设速度快,表面洋、看到美、不耐用。住在楼上出不去,住在楼下进不去,无法生活、无法工作。原因是出水口小、排水管小、没有集水池(塘),缺乏强降水缓冲地,水无法出走。如果当初在做新城区建设规划中把视野扩大一些,从全局多考虑,打破局部板块、眼前利益、只图省钱、速度快的短浅思维考虑,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4.城市建设规划中排水空间和设施严重不足。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明显暴露排水空间和设施不足,一是湖塘填占多,尤其是在新城区板块建设中,不仅排水地方留的不足,而且还大量填毁占原排水、蓄水,用作暴雨缓冲区的堰塘、湖、半干或芦苇、毛腊丛塘,使丰水期水无存身之地。二是单靠机械排泵站数量有限,且排洪能力小,平常雨量小,降水少时还凑合应付,一旦出现降水量大一点、时间长一点,根本无法将水排出去。
5.城市排水设施部分损坏或淤堵严重。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开工作业面较多,市政工程排水管道交工时虽然清理干净,但交叉施工比较普遍,又被井边的泥土杂物参进,特别一遇到下雨,便会大量冲入排水井管,造成再次堵塞,严重影响排水,甚至将排水管道堵死。
6.居住区选址错误。造成居住区淹没(受渍),主要是地理位置本来就低,过去是湖塘,是水的储蓄地(像武汉南湖地区)。而现在把它变成人们居住区,人与水争存身(蓄)之地,违背了客观自然规律,这就是自然的惩罚。
二、积(渍)涝问题对策建议
城市积(渍)涝问题,是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只是发生的地点、时间段和程度不同。但其主要问题是:带共性的。本人结合所见所闻的城市积(渍)涝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所有城市建设的市政工程,都必须立足于迎战超历史、极端天气特大暴雨思想观点。有了这种思想观点,认识提高了,我们的市政工程建设就不会局限规划设计“近视”,就不会再吃“后悔药”。以致吃了苦头后,又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暴雨,这么多积水、这么长时间积(渍)涝。
对市政工程建设规划,全面进行修编。这个工作不分城市大小(包括中央、省、地、县、镇),由国务院牵头,成立由住建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测绘局、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要组成的相应机构,各省、市、自治区至全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依次成立次机构。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拿出专项经费,用三至五年时间,抱着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国家长治久安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反思,带着我们原来城市建设规划,实践这些年到底有什么问题来进行修编,回头看,并将各级修编的文件分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人大常委会监督执行。
对现有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回头看。带着问题检查,对易积(渍)涝地方实行重点排查,通过排查找出现有市政工程存在问题症结,并针对存在问题拿出整改意见方案。同时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针对存在问题拿出整改意见方案,向广大市民公示,或采取政府听证会,市民问政会、专家评审会后再实施,不能年年出现问题、年年是老问题、年复一年解决不了问题。
对市政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单位要实行问责制和追责制。凡属规划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而照搬照套,不经过详细认真勘察,想当然的设计图纸,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随之出现明显是规划设计问题,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对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体制要进行改革。我国每年花费了巨额资金进行了新旧城市改造和建设,但真正用于工程实体资金仅有一半,除了拆迁,都被层层分包,层层提成盘剥资金没了,广大人们群众很有意见,鉴于此种情况。建议:中央从我国的城市建设长远的百年大计着眼,投入的大量资金真正用于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起到效果、发挥作用。应重新考虑重建中国基本建设工程兵(或者武警基建部队),将国家城市建设涉及国计民生的工程交由武警基建部队施工,以降低其成本、确保质量,而且政府能拉得出、管得住,不受利润袭扰影响。否则,我们城市市政工程的钱都被大大小小的分包商赚跑了,用于工程实体资金可怜的很,而且施工队伍很不稳定、靠不住。
加大市政工程建设投入。把用于排积(渍)涝的资金先于早期用于市政工程建设投入,这样是积极投入,而往往经常出现积(渍)涝后,又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进行救灾,安置灾民、重建等成本大,这样是被动投入,年年如此,得不偿失。要从上层(决策层)解决好对市政工程建设资金积极投入(早期),与被动投入的认识问题,处理好市政工程建设资金积极投入与被动投入的关系,制定好市政工程建设资金积极投入与被动投入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