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现状及改善分析
2017-01-19赵方方
赵方方
每个建筑施工过程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为了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不同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工程施工过程,应该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应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操作过程。并且,建筑现场管理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先进制度的使用,所以我们也应该多多更新管理制度。本文对房屋建筑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五个方面来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住建筑发展很快,随着房改方案的逐步实施,住房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住房建设资金渠道更为通畅,住房建设量将会不断增长。除了在人均居住面积上要求提高外,在房屋使用功能和质量上也应与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居住建筑是一种耐用的商品,商品应该有质量标准要求,按照商品意识观念来评价居住建筑的质量。
一、使用功能
住宅是人们生活的环境,人们一生中有50%~60%的时间是在住宅内度过的,其使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住宅的用户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衡量其使用功能时,必须立足于国家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改善居住环境,生活必需,厨房卫生设备配套齐全,满足各个层次用的起居、睡眠、休息、文化娱乐、聚会、人际交流、饮食、卫生等各方面的要求。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和文化素养的差别,上述要求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使用功能还应具有动态可变性,技术上还需满足热环境(保温、隔热、通风)以及隔音、采光、防水、防渗等要求。
综上所述,住宅功能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既有政治,经济因素,又有技术、心理和艺术的因素,设计者要使住宅满足高水平的使用功能要求,难度确实很大,正如:“住宅设计人人都会做,但做得好的确实不多”。
应该承认,经过解放后的50余年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我们已经汇集了丰富的经验,设计和建成了不少高水平的、功能完好的住宅建筑,并且制定了我国的住宅设计规范、设计准则等一整套的标准规范。近年来还建成了一批优秀的居住小区,标志着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上对住宅功能的理解,仍然没有从温饱型住宅的概念中解脱出来,追求高的建筑面积,忽视改善功能的观念,还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左右住宅建筑的作用,建筑面积很大,而各类功能空间的搭配和布置却很不合理,厨房卫生设施很简陋粗糙,不适应基本生活要求,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差,这些现象在中小城镇较为严重。
二、耐久和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居住人员组成、年龄结构的变化,都要求居住空间功能的重新分割、组合和改造,好的居住建筑应能适应这种后期可变性,这是耐久性涵义之一,对分割空间的隔墙、壁柜、吊柜、可改造式固定家具,设备管道及厨卫设备等,虽然都应具备改造、更新的可能,但是也要注意到,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需改造居住环境的用户仍然不会太多。因此上述设施、设备仍应具备较好的耐久性。
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是房屋骨架,骨架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在有效使用期限内,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以承受意外偶然作用。我国有60%城镇位于地震区,这些区域更应重视结构的抗震计算,构造严格按抗震规范进行设计,防止住宅遭遇地震作用时倒塌。
近年来,建筑设计造型有较大的变化,住宅建筑不论在平面上和体型上,也比以往更加灵活多样化,出现了不少居住建筑在平面或立面上有错接,或接搭少的布置,这些建筑出现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区,结构设计应该善于分析这类建筑的抗震薄弱部位,既需从整体上对结构进行加强,又应在局部上加强构造措施,注意结构可能出现扭转震动,加强楼板的刚度和房屋角部构件抗剪能力。我们以为只要有正确的概念设计,体型复杂的房屋的震害亦会尽量减轻。
近年来,为了适应建筑平面和体型复杂多变,预制楼板已被现浇楼板取代了,这对增强结构整体性有利,但应现浇楼板的负弯矩钢筋在浇混凝土的过程中被踩下去,下部正弯矩筋支垫不牢,或因震荡使支垫移位,造成没有保护层,其后果是楼板的负弯矩能力大大降低,下部钢筋容易锈蚀,最终楼板承载能力下降,刚度减弱,挠度增大。
三、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质量包括建筑材料,建筑产品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各施工安装工序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经过五十多年的经济建设,我们在这方面汇集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大批的材料和产品质量标准,施工安装规范相当完善,建成了大量的优质工程。然而近年来,由于建设量增大,我们的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机制,确实存在着不少施工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方面,总体质量尚属满意,大的质量事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小的、中等的质量问题,或某一局部的质量不高的情况,仍然常有发生,这类问题在大中建筑企业较少,而小型或县级以下的施工企业中则较为严重,其表现有如下方面:
一是混凝土配制不当,有些单位按经验配制,工程开始前未按材料实际情况进行试配,或者虽有试配方案,但执行时未按实际骨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砂、石的含泥量,杂质含量超过规定,没有及时检测和进行清洗。对水泥的品质、标号、是否过期、安定性等控制不严。
模板工程中有局部支撑不牢固,梁、墙、柱尺寸偏差较为普遍,模板缝隙堵塞不严,混凝土漏浆也很普遍,影响混凝土质量。模板油污,柱底、梁底的废渣清除不彻底,降低柱结合面的强度和构件局部强度。
二是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结合面未按规范处理,如基础与柱或墙的结合面,上层柱与下层柱顶结合处处理不严,造成粘结和传力效能差。
三是对于较高的柱或墙体浇注,发现不少工程未用串桶或其他有效措施,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造成结构各层质量不均,某些部位混凝土强度较低。
四是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缝处理不当也是一大通病,或者施工缝的位置不当,没有设在受力较小部位;或者浇注流程混乱,施工缝位置变动不定;或者超过混凝土终凝又没有按新旧混凝土接头处理;所有这些都将影响结构强度和整体刚度。
近年来墙体和屋面开始大量采用保温构造,我们认为首先把住保温材料的质量关,对于材料的品质、密度、含水率要事先检测,在施工中勿使水分进入保温层,保温层在墙体交叉处、门窗口处、阳台等部位以及构造柱、圈梁附近都要精心施工,保温层的护面层,不论是用板材或砂浆面层都要注意结合层的施工及面层的防裂问题。
四、检验和验收
首先,我国已经有一整套检验制度和相应的验收规范,检验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应看到,检验制度本身存在着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严密性差,有些标准要求较低等问题。
其次,检验工作多偏重于检验和验收原材料,产品和安装工程的表面外观质量,而对于影响其内在质量方面则不够重视,如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因素,影响建筑保温、隔热、防水、防渗、防火、隔声等功能的因素。这一方面和检验规范对后面这些内容检验的规定有关,另一方面检验人员知识面不够广,对施工知识很熟悉,而对结构知识、建筑功能和物理功能方面的知识则不足。
第三,对于某些施工工序未按规范操作者,质检工作未能施行有效的监督,如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只有标准试块的检测结果,但对已出现离析或漏浆的混凝土结构,怎样检测其质量则无明确要求,这类问题只有到情况很严重了,才会进行专门的检验,但这样损失就太大了,应加强工序管理和监督,凡上道工序出现有损结构质量的问题,不经补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治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第四,对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管理。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保护环境不受施工的影响。施工必不可少地产生噪音污染和化学污染,因此对施工现场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环境保护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当地的土质结构及成分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分析不全面,就会导致施工过程难以正确进行,对最终的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没有按照规定的比例对施工材料及机器进行合理配置,给施工品质造成影响,而且施工期间噪音,化学产品污染严重,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五、后期服务和管理
后期服务和管理是解决用户使用中出现的困难,保持房屋经常处于使用方便的状态,维护耐久性所必不可少的。房屋施工中留下了大小隐患,使用过程一定会逐渐暴露出来,常见的有上下水管漏水,暖气不热,墙壁和地面裂纹,屋面或墙面渗漏,地基不均匀沉降,电梯故障,环境噪音,门窗变形关闭不严等等,还有小区内垃圾清理和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环境绿化问题,这些都属于后期服务和管理的范畴,由于服务机制不全,用户有问题不知找谁来解决,有些较严重的问题只在经媒体披露后才能得到解决,我们以为应当把后期服务和管理纳入第三产业,使维修和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彻底改善人们对住房质量的信任感。
六、结语
总之,必须加强居住建筑的商品意识和质量意识,从上述五大方面采取深入有效措施,相信居住建筑的质量水平一定会向新的高峰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