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系民生绘经纬智慧规划美家园湖北省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工作纪实

2017-01-19冯劲通讯员罗泽宁李皓

中华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咸宁市全域规划

本刊记者 冯劲 通讯员 罗泽宁 李皓

咸宁市城乡规划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领导参谋、部门表率、群众喉舌”为工作目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敢为人先、破茧成蝶”的决心,向创新要动力、靠改革添活力,为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贡献了“规划智慧”“ 规划作为”和“规划担当”:咸宁市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中国中部“绿心”初步形成,“香城泉都”城市品牌驰誉中外,规划引领助力咸宁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称号。

坚持发展为纲,做城乡统筹“引领者”

抓创先争优。践行“多规合一”理念,启动基于规划技术规范融合的“咸宁市规划信息化平台”建设;践行绿色规划理念,在《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注重对山体、水体的保护,统筹“三生”空间;践行“产城港融合”理念,在工业园区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以产业驱动城市服务配套;践行“城市双修”理念,将“城市修补” 融入棚户区改造之中;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下达到规划设计条件之中。

抓空间统筹。推进“全域规划、全域实施”,启动新一轮咸宁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咸宁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咸宁对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确定咸宁市区“西展东进、南抑北上”发展方向,按照“入大湖、抵长江、通武汉”同步实施武咸同城发展,推动中心城区由“临山簇林时代”迈向“拥湖面江时代”;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一城十区二十景区” 城市特色功能区块,引导老城提质、新区配套,以功能疏散和产业主导双轮驱动城市绿色发展。

李光局长(左二)走访工业园区

抓城乡一体。编制《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从全域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信息与社会管理方面构建“六个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撑体系。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心镇实现规划“全覆盖”,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率达到96.7%,村庄规划覆盖率45%以上。2014年以来,10多项规划设计项目获得湖北省各类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奖。

坚持民生为本,做公共利益“守护者”

服务民生。针对“上学难”,规划在公租房片区、工业园区布局学校,引导重点学校资源向新区疏散,建立大分散、小集中教育均衡设施体系。针对“就医难”,编制《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在新区和乡(镇)、村(社区)引导布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针对“出行难”,编制《交通品质提升规划》《交通微循环改造专项规划》,构建窄街区、密路网的交通体系。针对“停车难”, 编制停车场建设规划,在城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地上地下停车场,构建完整的停车体系。针对“农村脱贫致富难”,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构建“一主多副”产业体系,明确乡镇村的产业特色,促进差异化发展。针对“乡村风貌管控难”,制定《咸宁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镇规划建设指引》等,把农民建房需求统筹结合、集中审批,让干部多跑路、农民少跑腿。

排解民忧。针对群众疑难困扰,处理涉及城乡规划的信访、问询上万余人次,办结率达98%以上,没有发生一起恶性和重大信访事件。开展全市域基础地形测绘和村庄连片整治规划,完成133个精准扶贫异地搬迁规划,79个新农村与“美丽乡村”规划。结合全省规划系统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对6个县(市、区)43乡(镇、办事处)520多个村(组)110多个社区,召开各类专题会230多场,走访企业业主、服务对象2600多人次。

汇集民智。加强公众参与,大力推行规划听证、公示制度和规委会审批制度,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局官方网站实时动态更新重大规划项目;践行“众筹规划”理念,搭建“公开设计开放平台” “众智规划云平台”,制定《咸宁市城乡规划开放设计管理规定》,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市民累计参与量达到100万人次。果大数据”资源,完善“一平台五系统”,打造“咸宁最强大脑”,为市直6个单位提供15项应用服务;构筑“咸宁天眼”,采用卫星遥感监测辅助全市城乡规划督察,实现全域规划、全域监控。近年来,先后有“咸宁市大测绘数据及平台的融合与应用”等项目获得国家地理信息测绘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基于激光雷达和倾斜摄影技术的咸宁市三维辅助规划审批系统”等3个项目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铜奖以及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地籍测绘项目团体优胜奖、制图项目团体三等奖。

基础创新。中心城区1∶500、1∶1000二维数据覆盖130平方公里,1∶2000数据覆盖520平方公里,三维实景数据覆盖中心城区建成区76平方公里,最新显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覆盖城区530平方公里;开展基础测绘成果汇交摸底,市本级初步建立了1000平方公里各类常用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

坚持创新为要,做跨越发展“示范者”

服务创新。在审批服务上,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工业项目、城建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健康、大旅游”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容缺签批”,配套建立服务短信提示、重点项目24小时预约等多项制度;在公益服务上,全省率先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日均接待游客89人/次,全省率先成立规划地理信息中心,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累计接待省内外宾客1万余人次。

技术创新。依托“地理信息大数据”和“规划成

坚持务实为魂,做绿色崛起“践行者”

注重队伍建设。加强班子建设,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定《党组工作规则》、《党组议事和决策办法》;加强干部培养,出台《“一线工作法”实施办法》,坚持在规划管理一线选优配齐局属各级单位班子;加强人才引进,先后招聘知名院校专业人才50余名,一大批青年才俊成为各项管理工作骨干核心。

注重能力提升。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读经诵典”等活动,强化留痕管理,调动学习积极性;建立“规划大讲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岗位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8人10次摘得“中国梦·我的梦”“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十佳女专业人才”“咸宁市十佳服务女明星”“鄂南先锋”“南鄂楷模”等荣誉桂冠。

注重责任落实。构建履职尽责“四梁八柱”管理机制,全面推行 “全员分类定岗定责机制”, 制定《个性化履职尽责清单》、《政务限时办结及责任追究制度》,将工作目标绩效完成情况与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岗位交流、追责问责等挂钩。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先后获得“机关档案管理省特级”“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平安法治首批示范单位”等荣誉,连续6年获得“全市综合考评工作优胜单位”“全市综合治理优胜单位”荣誉。

猜你喜欢

咸宁市全域规划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工友艺苑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