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017-01-19高长鹏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放疗科辽宁抚顺113008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9期
关键词:腮腺供血良性

高长鹏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放疗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高长鹏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放疗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搜集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科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检查,调整参数,静脉团注碘海醇,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及CT成像重建。①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扫描表现;②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A表现。结果:所有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15例。CT扫描的特点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常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强化度多为轻中度、无囊变、无淋巴结肿大;而恶性肿瘤则多位于深叶,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强化度多明显、有囊变,可有淋巴结肿大。良恶性肿瘤CT平扫结果中各项特征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T血管成像中发现,良性腮腺肿瘤多无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单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小;恶性腮腺肿瘤则多有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两只或以上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大。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A比较,各项特征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T对腮腺大多数典型的良性和恶性病变可以做出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最大保留组织和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因高分辨率和灵敏度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其可以通过一次扫描得到重建不同层厚CT图像的数据,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的数据应用,其效果更好,应用性更强[1]。为探讨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在本科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搜集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科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6岁,平均(46.7±9.4)岁,病程2周~13年,患者腮腺区发现软组织肿物,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良性肿物45例,恶性肿物15例。

仪器设备:GE Light Speed 64 VCT扫描仪。

1.2 方法

选择本院的GE Light Speed 64 VCT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眶耳平面至锁骨上缘开始扫描,设置层厚3mm,层距3mm,螺距0.9横断面扫描,发现病变后再将80~90mL碘海醇静脉团注入患者体内,注意流速控制在3.0mL/s,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及CT成像重建,重建层厚0.125mm,采用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扫描表现;②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A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2.结果

2.1 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扫描表现

所有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良性肿瘤45例,其中多形性腺瘤21例,腺淋巴瘤11例,淋巴上皮囊肿6例,基底细胞腺瘤3例,脂肪瘤2例,炎性肉芽肿1例,角化型囊肿1例;恶性肿瘤15例,其中黏液表皮状癌6例,鳞状细胞癌4例,腺泡细胞癌2例,混合瘤恶变2例,乳头状囊腺癌1例。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发现CT扫描的特点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71.1%),常表现为密度均匀(71.1%)、边界清晰(64.4%)、形态规则(71.1%),强化度多为轻中度(57.8%)、无囊变(57.8%)、无淋巴结肿大(97.8%);而恶性肿瘤则多位于深叶(60.0%),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60.0%)、边界不清晰(80.0%)、形态不规则(60.0%),强化度多明显(73.3%)、有囊变(80.0%),可有淋巴结肿大(46.7%)。良恶性肿瘤CT平扫结果中各项特征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A表现

CT血管成像中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发现良性腮腺肿瘤多无血管包埋、破坏(97.8%),病灶区多为单血管供血(82.2%),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小,平均(1.74±0.18)mm;恶性腮腺肿瘤则多有血管包埋、破坏(66.7%),病灶区多为两只或以上血管供血(80.0%),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大,平均(2.23±0.30)mm。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A比较,各项特征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腮腺肿瘤良性病变一般为生长较缓慢的无痛肿块,多层螺旋CT增强表现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生长缓慢,密度均匀,较小,临近血管多呈受压移位表现,其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病灶周围边界清晰,一般有包膜,不侵及邻近组织,瘤内可有钙化[3]。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它是一种临界瘤,如果包膜不完整或肿瘤细胞生长活跃,则CT显示其边界不清[4]。本研究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发现CT扫描的特点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常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强化度多为轻中度、无囊变、无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直径在0.8~4.1cm;CT血管成像中,良性腮腺肿瘤多无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单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小。

恶性肿瘤均生长迅速,浸润性生长,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可出现局部疼痛、麻木、面瘫或吞咽困难等,较良性肿腮腺瘤大,形态不规则,强化多不均匀,这可能与其生长快,病变中心发生液化坏死有关,而且因为其生长快、边界模糊,其实际大小一般较CT测量大,其周围临近血管多被肿物包埋或遭破坏,相近脂肪或筋膜界面消失,黏液表皮样癌增强扫描中度强化,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块影[5,6]。本研究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发现CT扫描的特点为,恶性肿瘤则多位于深叶,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强化度多明显、有囊变,可有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直径在1.3~8.5cm。CT血管成像中,发现恶性腮腺肿瘤则多有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两只或以上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大。

综上所述,CT对腮腺大多数典型的良性和恶性病变可以做出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最大保留组织和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1]付林.MSCT在腮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8):51-53,57.

[2]刘清强.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56-4258.

[3]彭可雨,阮兵,梁汉欢.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7):461-464.

[4]余韵,颜雨春.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3):374-377.

[5]樊峻强.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121-122.

[6]冯再辉.腮腺少见肿瘤增强CT表现特征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23-24.

Applic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Tumors

GAO Chang-peng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General Hospital of Fushun Mining Bureau(Liaoning Fushun 113008)

1006-6586(2017)19-0063-02

R197.39

A

2017-04-14

猜你喜欢

腮腺供血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辣语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