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
2017-01-19杨巍锦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锦州121000
杨巍 锦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
杨巍 锦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486例,其中392例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时报警提示,94例无报警提示,与此同时对标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WBC、RBC、PLT、Hb、MCV镜检阳性符合率较高;无报警提示标本显微镜检测结果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与分析仪结果相符,差异不显著(P>0.05),嗜碱性细胞与分析仪结果不相符,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能检测出较高阳性率,弥补单独使用时的不足,提高检验质量。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验血细胞数量的主要仪器,因其检测快捷方便、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备受患者和临床医师青睐[1]。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加之一些检测人员缺乏对此设备的认识,过度依靠仪器判断,而往往忽视了细胞形态,最终出现误诊与漏诊现象[2]。本研究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血常规进行检验,收获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486例,其中392例患者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有报警提示,94例患者检验无报警提示。所有患者中男272例,女214例;年龄12~87岁,平均年龄(45.42±15.81)岁。
1.2 实验设备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选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XE-2120i血细胞分析仪及附属配套试剂;血涂片镜检染色液选用瑞氏吉姆萨品牌。
1.3 血涂片镜检复查标准及镜检阳性标准
依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实验室检测具体情况制定血涂片复查标准:①白细胞计数(WBC)分类异常:L=0.60,N=0.85,大未染白细胞=0.1;②血红蛋白浓度(Hb)为大于200g/L或小于7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为大于105 fl或小于75 fl;③白细胞增多或RBC、WBC与PLT中1个以上指标降低而分析仪未报警,红细胞计数(RBC)大于6.0×109/L或小于2.0×109/L,白细胞计数大于28.0×109/L或小于3.0×109/L,血小板计数(PLT)大于300.0×109/L或小于60.0×109/L;④自动分析仪报警提示,WBC、RBC及PLT计数异常。血液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和WBC、PLT数目一致且WBC分类与检验结果一致即可判断为镜检阳性。
1.4 方法
于肘静脉部位应用真空采血2mL,对全部血液标本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而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形态、数量、大小等;WBC、RBC及PLT均按照显微镜计数法,对于白细胞计数要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规定。全部血液标本检测和复查需在5d内完成,以此避免结果变异。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镜检阳性率
WBC、RBC及PLT镜检阳性率分别为99.18%、98.77%、99.38%;Hb、MCV镜检阳性率为99.38%、98.97%,阳性符合率都较高。
2.2 报警提示阳性结果
所有报警提示标本中,阳性镜检结果340例,阳性符合率为69.96%,其中原始细胞48例、异性淋巴细胞243例、核左移42例、有核红细胞77例、血小板减少39例、血小板升高52例,共计501例,其中存在两种以上异常标本87例。
2.3 无报警提示镜检结果
对94例无报警提示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分类并计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镜检结果分别为56.32%、9.34%、3.12%、25.87%,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58.15%、10.02%、2.98%、24.69%基本相符,差异不显著(P>0.05);嗜碱性细胞镜检结果为0.82%与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0.48%不符,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其是依据相应电学原理(电阻抗法与射频电导法)和光学原理(激光散射法与分光光度法)联合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细胞[3]。目前分析仪在逐步改进中,其中对幼稚细胞通道进行添加,并同时设置了阈值设定较低提醒,所以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敏感性也逐渐提升,有效降低了漏诊率。
本研究结果得出,血细胞分析仪对WBC、RBC、PLT、Hb、MCV镜检阳性符合率都较高;在94例未报警标本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与分析仪结果相符,仅嗜碱性细胞结果不符,表明血细胞分析仪能精确检验出血液细胞数目及可高效筛选标本,降低漏检率,而人工使用显微镜能将分析仪未能检验的细胞形态问题成功解决。分析原因为血细胞分析仪于计数血细胞内组成计数分类方面优势明显,但因为细胞形态极其复杂且部分细胞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这让分析仪无法识别此类细胞,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中毒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等,致使检验结果偶尔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而显微镜可对血液中细胞放大1000倍后观察细胞形态[4,5]。
综上所述,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血常规检验,可弥补单独使用时的不足,提高检验质量。
[1]曹雅楠,陈燕红,葛虹,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2):872-873.
[2]张茹,王志娟,杨靖娴.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4):81-83.
[3]李卫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发热患者进行血涂片人工镜检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2):290-291.
[4]金芳,龙建成,张春霞.Sysmex XN20 A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8):31-34.
[5]梁树芬,田芳英.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纠正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30-131.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
YANG Wei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Jinzhou Central Hospital(Liaoning Jinzhou 121000)
1006-6586(2017)19-0040-02
R446
A
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