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访谈录

2017-01-19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矿产页岩成矿

●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动态

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访谈录

编者按 2016年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开局之年,回顾总结第二阶段工作,湖北省取得了可喜成绩,提交了一批矿产地及资源储量,并在页岩气勘查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面对地质勘查工作新形势,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振坤就湖北省“十二五”地质勘查工作主要进展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重点工作部署等相关话题于去年12月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现刊登这次访谈情况,以飨广大读者。

问: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是什么?

答: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国家和省急需、紧缺及大宗矿产、清洁能源、新兴产业矿产等为主攻矿种,重点在“四带一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当—大别成矿带、湘鄂西成矿带、江南成矿带和江汉盆地成矿区)”部署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重要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科技攻关等工作,努力实现“七个一批”(圈定一批新的找矿远景区,确定一批新的找矿靶区,发现一批新的矿产地,查明一批新的矿床,增加一批新的资源储量,形成一批新的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一批省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力争 “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到十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

问:为保证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完成相关目标任务,我们结合湖北省实际,主要采取了八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先后成立了省整装勘查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二是科学规划,统筹部署。编制实施地质勘查规划、找矿突破行动实施等规划,统筹部署全省地质找矿工作布局、主攻矿种、勘查方向等,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及指导作用。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矿业发展形势,适时评估,滚动修编。三是统筹安排,加大投入。统筹中央、地方财政及社会资金安排,进一步加大地质找矿投入。“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资金65.538 8亿元(财政资金14.540 9亿元,社会资金50.992 9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年度规模由3 000万元逐年增长至1亿元左右,共投入9.78亿元。四是专题研讨,强化指导。及时组织开展相关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找矿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指导下一步找矿。如对鄂西岩相古地理、磷矿沉积环境、成矿机理等进行研讨,对鄂东地区近几年深部找矿取得的资料及成果进行研讨,提出下一步找矿建议,对两竹地区铌矿的资源潜力、选冶工艺等进行研讨,明确找矿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开展4次页岩气勘查推进会,对全省页岩气资源潜力区块选区评价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等。五是严格管理,优化配置。加快推进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下放矿业权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完善探矿权配置制度,规范探矿权合作、转让等措施。六是积极探索,拓宽渠道。研究起草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前期勘查的规范性文件,探索推动地质找矿PPP模式,拓宽地质找矿投融资渠道。七是转变方式,绿色勘查。严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制定符合湖北实际的绿色勘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积极推进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评价和绿色勘查。八是结合实际,助推扶贫。严格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结合湖北省实际,将30%以上的省地勘基金投入到贫困地区,使地质工作主动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助推连片扶贫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九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推进资源调查与科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安排实施地质科技攻关项目65个,累计投入资金16 381万元。

问: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主要体现在主攻矿种、勘查方向、主攻区域及矿床类型四个方面。其中,主攻矿种以国家和省内急需、紧缺及大宗矿产、清洁能源、新兴产业矿产为主;勘查方向主要围绕总体目标任务,以省地勘基金为主要抓手,按照面上调查评价与点上矿产勘查相结合、面中求点、点上突破的原则,突出重点地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种、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四带一区”及相关区域找矿力度,加强国家急缺紧缺、能源矿产、“三稀”金属和新兴产业矿产勘查,对找矿效果较好的重要矿产勘查项目进行滚动实施,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终止或取消部分矿种勘查。其中,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攻铜、铁、金、锂、铷、钨、钼和非金属等矿产,在武当—大别成矿带主攻铌、钽、金、铜、银、钼、地热等矿种,湘鄂西成矿带主攻锰、金、铀、石墨以及饰面石材(白鹤玉)等矿产,江南成矿带主攻锂、铷、铯、锑、铅、锌、矿泉水等矿产,江汉盆地成矿区主攻铜、铅、锌、硒(富)等矿产。

问:湖北省的区域找矿前景及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如何?

答:湖北省隶属滨太平洋成矿域秦岭—大别成矿带和扬子成矿带,包括8个Ⅲ级、19个Ⅳ级和117个Ⅴ级成矿区带,不同成矿带(区)主要矿产资源潜力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明了方向。

在全国12个重点成矿区带中,涉及湖北省的有4个,此4个重点成矿区带与中部江汉盆地成矿区一起构成“四带一区”成矿(或找矿)地质格局,各个成矿区带的地质构造环境孕育了湖北省独特的矿产资源,显示了较好的区域找矿前景。其中,磷矿主要分布在鄂西,铁矿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南,铜矿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东北,铅锌矿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鄂西南,金矿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北、鄂西北及鄂南,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南,钨矿主要分布在鄂南、鄂东北,钼矿主要分布在鄂北、鄂东北,铝土矿主要分布在鄂西、鄂西南,锑矿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南,煤炭及锰矿主要分布在鄂西;石油主要分布在江汉盆地、南阳盆地,岩盐、石膏主要分布在江汉盆地成矿区,石墨主要分布在湘西—鄂西和武当—大别成矿带,金红石主要分布在武当—大别成矿带,饰面石材主要分布在湘西—鄂西、武当—大别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问: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自2011年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湖北省实施重要矿产勘查项目489个,投入地质找矿经费57.95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6.09亿元,社会资金51.86亿元)。全省新查明矿产地216处(大型21处,中型47处,小型148处),新增了一批磷、铁、金、铜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磷矿石35.04亿t、铁矿石2.89亿t、锰矿811.7万t,金71.9 t、银968.86 t,铜95.06万t、铅锌34.07万t、锂(伴生氧化锂)120.90万t。尤其是全省磷矿保有资源储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两竹地区铌矿勘查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在火山岩中发现新类型铌矿体,初步估算铌资源量达100万t,有望提交超大型铌矿床;通城岩体周缘“三稀”矿产取得新发现,有望提交一批“三稀”矿产找矿靶区;页岩气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并首次在宜昌附近钻获海相常规天然气,显示全省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问: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工作部署和打算是什么?

答:湖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工作部署和打算主要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勘查方向和勘查布局。

一是在勘查方向上,积极响应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推进地质找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紧缺矿产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矿产等勘查力度,限制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或产能过剩矿产的勘查。

二是在空间布局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强化“多规合一”理念,恪守“生态红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做好衔接,系统调整地质找矿整体布局,重点调整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避免与主体功能区重叠。

三是在工作部署上,以项目为抓手,以省地勘基金项目和页岩气勘探专项为依托,继续在“四带一区”、鄂北随枣地区、鄂南幕府山地区、鄂西及鄂西北两竹地区、鄂东南地区、黄陵背斜、通城岩体及周缘等重点地区、重要成矿带开展相关工作,使找矿投入向主攻矿种倾斜,向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集中。

四是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矿产勘查活动从各类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完全退出,页岩气、浅层地温能、地热清洁能源矿产、紧缺矿产和新兴产业矿产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鄂北随枣地区形成省内第二个石墨资源基地,在鄂南幕阜山地区和鄂西北两竹地区形成全国重要的三稀金属资源基地,在鄂东南地区巩固铜铁金多金属矿业基地资源基础,在鄂西地区形成长阳—五峰锰铅锌多金属资源基地和宜昌—恩施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等矿产勘查开发新格局,同时建成远安—巴东地区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改变湖北省“少油乏气”的能源短缺局面。

问:当前,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各国重视,湖北省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

答:湖北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预测资源储量为9.48万亿m3,位居全国前5,其勘探开发一旦取得突破,将有望彻底扭转湖北省“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小省局面,并极大地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此,我们主动作为,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全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一是成立省页岩气开发利用领导小组、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办公室及页岩气资源勘探办公室,统筹协调页岩气勘探开发各项工作;二是组织编制湖北省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加强对全省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宏观指导与调控;三是配合中央财政在鄂部署的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省财政配套安排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深入推进调查评价,摸清我省页岩气资源家底;四是对省内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项目和商业性勘探项目及时跟踪服务,协调矿地关系,做好配套服务,排查化解各类纠纷,营造良好的勘查开发环境;五是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提出推动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和建议;六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每年举办学术交流及工作推进会,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及专家的各自优势,加强成果和相关经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全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

问:湖北省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答:截至目前,全省共实施页岩气调查评价及商业性勘探项目28个,累计投入资金约13.9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实施调查评价项目10个,省财政投入2 873万元、实施调查评价项目10个,商业资金11.06亿元、实施商业性勘探区块项目5个;实施页岩气调查井、探井共计61口,其中有31口井见气,主要见气层位有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二叠系大隆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及震旦系陡山沱组,见气层位多,解析含气量高,展示了湖北省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问:今后湖北省地质找矿工作想要取得新的突破,主要有哪些具体推进措施?

答: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作部署。完成实施方案修编和论证备案工作,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指导思想、阶段目标任务、主攻矿种、勘查方向、勘查思路、勘查布局、具体实施方案、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优化调整。

二是筹备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力争今年年底前筹备召开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发布新修编的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经验,对下一阶段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提振湖北省地质找矿信心,加快推进湖北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三是加强整装勘查实施管理。湖北省共启动实施的4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和21个省级整装勘查,目前正围绕铁、锂、钼、铅锌、稀土、锑、纤维石膏等矿种第三阶段找矿增储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矿产,鄂东南地区铁、铜、金,以及宜昌地区锰矿等整装勘查区的找矿投入,同时根据勘查工作进展,适时启动新的整装勘查区。

四是探索改革地质勘查工作。一方面,省政府《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前期勘查的意见》中,探索引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地质找矿投融资试点,撬动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繁荣地质勘查市场,同时推进以往实施的省地勘基金与社会资金拼盘项目找矿成果处置工作,激活存量资金,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地质勘查服务新领域,以省级财政勘查项目为切入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相关制度、标准设计,推进绿色高效勘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找矿效果,积极助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

猜你喜欢

矿产页岩成矿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