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段泥井栏的文化、艺术特性

2017-01-18胡海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紫砂艺术文化

胡海菲

摘 要:紫砂壶充分吸收和借鉴各种器物造型的特点、特色,把具有生活气息的井栏融入壶中,寓意和生活 相合,就如曼生井栏的壶茗,把井看作知识之源,唯有不断汲取,才能丰富学识,修养身性,壶中蕴含的人文意识,井栏从井文化中脱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提 取造壶,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并且将人类的智慧塑诸壶中,方显壶之精妙。

关键词:紫砂;井栏;曼生;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28-01

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千年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物色的民族间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每一把壶都是藏着智慧的,有句老话说的好“紫砂虽小,却壶能通大道”。在曼生十八式中有一式“井栏”壶,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是什么,或许现在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很少见到,但是过去或者是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护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就是井栏了。古人掘井讲究,井栏在生活中用作护栏,即可保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绕床弄青梅”此处床即为井栏,因古时井栏也叫井床。“井栏”在传统的文化中也是一种命理格局,此外还是古战场上大型攻成武器,四方柱型,可移动。

“井栏”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咱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人”等。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提到儿时印象颇深的百草园中“光滑的石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或井亭,它们即可护,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井栏使井口高于地面,在实际生活中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队止沙尘刮入井中,防止污水流入井中,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加井盖,还可阻挡顽童向井中撒尿,歹人向井中投毒。尤其是后者,多有发生,历代古籍都有记载。第二、防止人们因天黑或醉洒而不慎跌入井里,特别防止寒冬井边冻冰时汲水滑入井里。第三、防止井水外溢。井溢在古代被认为是“妖”象。至于井栏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一是井栏材质之美,如唐、宋、元宫中和贵族就有以金银于玛瑙宝钿镶嵌井栏的;一是井栏刻字之美,即井栏上镌刻的井名等文字。后者的艺术价值更大些,金石家叶昌炽在《语石》一书中,对苏州的古井栏做了一番调查考证,得宋元井栏拓片十余通,其上以木渎的“享泉”、严衙前的“复泉”、画禅寺的“方便泉”等最为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还在复泉井栏上的铭文拓下来,装裱成一本大开册页,由吴湖帆作画,章太炎、钱玄同、胡适、张元济、容庚等名人学者题咏,可见学术界人士对井栏文物的珍重。在了解了这些“井栏文化”以后我最终确定了“井栏壶”的壶型。

“井栏壶”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属于“光货”,即几何形态。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比起铜器、玉器、瓷器和其他陶器来,紫砂器流行较晚,但正因为这样,紫砂壶得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古代各种器物造型的优点,并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六方井栏壶,的设计就十分成功,它以石井栏为造型基础,并借鉴井栏刻字之美而成为壶铭之美,样式古朴而言辞优雅,相实敦厚,简洁大方,色彩淳朴古雅。身筒两侧曲线,自顶部圆钮生流泻而下,壶美处赂外曲张,肩部自然向内弯曲,颇有动感且干净利索,整体与各部分比例的配合协调统一,平衡且对称,给欣赏者以美感 ,同时在造型又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在线面处理上婉转、流畅、简洁。

而把紫砂与井栏结合,就要归功于清朝以壶寄情之第一文人陈曼生了。话说曼生与彭年相交颇深,一日二人于庭院喝茶聊天,恰见一丫环井边取水,腰身弯如虾,曼生多年设计壶样,也就把她的腰身幻想成壶,把井栏想象成了壶身,自然而然的井栏壶诞生了。井栏铸壶,自然天成,实为妙,它是凝结着丰硕的历史内涵和艺术内涵的,也因此成为紫砂的传世佳作。

井栏壶有高井栏、矮井栏、方井栏之分,其中方井栏又有六方、八方型制,但是壶的整体造型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在细节之处略作变化,如钮、流把、盖、肩的处理。壶身在装饰手法也有所不同,表现的效果亦不一。

紫砂壶充分吸收和借鉴各种器物造型的特点、特色,把具有生活气息的井栏融入壶中,寓意和生活相结合,就如曼生井栏的壶茗,把井看作知识之源,唯有不断汲取,才能丰富学识,修身养性,壶中蕴含的人文意识,井栏从井文化中脱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提取造壶,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并且将人类的智慧塑诸壶中,方显壶之精妙。

参考文献:

[1]吴裕成.中国的井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

[2]宜兴陶艺[M].香港:香港市政局茶具文物馆,1981.

猜你喜欢

紫砂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读壶记》
爆笑街头艺术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