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并购VS.市值管理
2017-01-18
这两天,监管层炮轰“野蛮收购”的新闻炸了整个CFO们的朋友圈,所引发的调侃、热议乃至分歧,都是性格内敛的CFO们之间少见的。
我们今天主要聊聊最近两年来的险资“野蛮并购”所引发的争议与分歧。
就起源来说,一切源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巨量不可流通的法人股通过对流通股东的适量补偿而获得流通溢价的闸门开启的一刻,激动程度不啻于再IPO一次的控股股东忽略了一个常识级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一切收益皆有成本。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必须时刻关心公司市值的高低,股价不仅关乎减持套现的收益,同时还是可能引发敌意收购的渊薮。
就当下万科与格力陷入险资举牌的所谓“野蛮并购”,其优良业绩与低迷股价的长期共舞,恐怕才是事件的诱因所在。
从A股整体的运行水平来看,恐怕很难说是一个对投资者友好的市场。我们以年报这个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最重要的途径来看,《首席财务官》杂志早在10年前就研究过国内上市公司年报的设计水平(这种设计是从投资人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观察的),当时观察到的总体设计水平是令人沮丧的。时至今日,目前两市年报的设计水平总体上还是以满足监管机构强制要求为最高分,而不是最低分。如果用CFO案头工作来类比的话,目前上市公司与投资人沟通的手段和水平是财务会计级别的,而能够让公司价值得到更好回归和体现的管理会计级别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少见得可怜,水平良莠不齐的券商研报、信息来源难辩的股吧往往成了投资者研判公司价值定位的重要途径。
换句话说,当与投资人沟通的主渠道苍白无力的时候,来自外部的野蛮并购力量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上市公司市值回归本质的纠偏器,因此才会受到来自二级市场上交口一致的支持。这看起来让一直专注于主营业务运营水平、创造上市公司长期价值中枢的王石和董明珠们颇为不爽,但这是资本逐利天性使然,无可厚非。而王石对于宝能系最初发言中的口出不逊,以及董小姐在股东大会上的冲冠一怒,同样也彰显出本土优秀的企业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的短板。
当对公司市值放任自流成为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的选择之后,与投资者沟通中奉行的“说的越少越好,越少错误就越少”的这种避责倾向,成为普遍现象。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我是做实业的,不关心股价高低”这样的逻辑,的确并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其很可能业务运营上有骄人的业绩。
当然,我们能理解监管层对于这两家在A股中属于长期业绩佼佼者的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左支右绌的困顿局面心生怜惜的心情,但更期待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像重视业务运营一样重视市值管理和投资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