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三问
2017-01-18冯珊珊
冯珊珊
2016年,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加速。传统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加强资源整合,进而优化产业布局,助力传统业务的脱胎换骨。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涉及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总额超4200亿美元,基本与2015年持平,其中IT、互联网与制造业作为并购市场热门行业,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力开展,促使传统产业的行业布局不断加快资源整合、流动,促使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借助并购实现核心技术的积累。
国企改革热度重现,企业间兼并重组不断,核心竞争力得到巩固加强。同时,中国企业并购重组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趋势。
另外,海外并购迅猛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跨境并购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中国买家主导的跨境并购呈现逆市上涨势头。数据显示,三季度交易金额近2000亿美元,超过2015年中国跨境交易全年总量,其中,对于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和IT等新经济领域的并购占主导地位。
当今并购市场,上市公司、VC/PE、创新企业三方各有诉求,在并购交易中交错折叠。上市公司深挖与之高契合度的匹配项目,解开产业升级困局;VC/PE哺育创新公司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探索与之相对应的高效退出渠道;创新企业寻求充沛的资金和多样化的产业资源,战略远谋。三方的不同诉求在并购交易中叠加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相互交融的投资并购生态圈,各方由孤军奋战转向战略同盟。
近两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共出现三波机会:一是利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估值差,赚取估值溢价;二是中概股回归,许多海外上市纷纷回归A股;三是海外市场优质资源机会。未来海外企业收购将成为主流,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必经之路。
“并利润”
还是“并产业”?
企业转型,是并购利润还是并购产业,一直是资本市场激烈争论的问题。
“对我们来讲,首先肯定是要并购利润,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要退市,这是现实问题。”在今年的投中北京年会上,中昌数据(600242)董事兼董事会秘书谢晶坦陈,近几年整个海运市场不景气,上市公司重资产运营难以为继,2014年中昌海运开始考虑往轻资产方向转型。“做行业内的转型显然不太合适,只要做这个行业就是重资产投入,公司吃不消。我们选择另外一种方式,重资产往轻资产转,TMT最合适,有利润、有概念。”
2015年年底,中昌海运启动收购博雅科技,虽然当时已经考虑到未来大数据是发展方向,但战略思路并没有那么清晰。“我们只是知道如果去年年底不有所作为,上市公司可能就比较危险了,当时市值最低19亿,非常小。”谢晶回忆。
2016年7月14日,博雅科技100%股权变更登记至公司名下,并于11月10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中昌海运”变更为“中昌数据”。
谢晶也表达了一些无奈:“有时我想做产业并购,但是做不了,只能做利润并购。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估值是两百亿左右美元,滴滴打车可能是三百多亿美元,现在最好的时机都被PE占据了,上市公司拿不到,有时候我们只能将相对比较成熟并已经有利润的企业并购进来,这样估值才能出来。”
麦达数字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朱蕾认为,是并购利润还是并购产业,两者并不一定冲突。“现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有一类是为了市值被并购,还有一类为了产业而并购。这两条道路其实在A股里面是都存在的。”不过,朱蕾表示,麦达数字更多偏向于产业并购。“A股投资者,包括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目前相对比较浮躁,如果把时间拉长5年、10年之后,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判断还是要归于价值。如果上市公司能够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产融互动,能用相对低的成本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转型,这是最佳的路径。”
吴通通讯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姜红认为,并购一定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出路,至于是并购利润还是并购产业,所有这些通过并购途径发生的,做法上基本一致。所以没有对错,也没有什么好和坏,合不合适才是关键。
在澳银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熊钢看来,并购要回到本源,否则就没有意义。“两个公司并购以后难道就是为了合并财务报表,两个的PE值能够提升?并购的核心价值其实是他们各自的内在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已经不能支撑其发展速度,必须通过外在的动力进行介入。最终目标是有并购协同效应,两个业务能够协同,不是简单的1+1,而是应该1×2,或者2×3。通过资产重组、业务重组,产生协同效应,使财务报表有倍增效应,这是目标。如果离开这个目标,所有的并购只是财务的拆借游戏。”
利欧股份转型三步走
利欧股份从2014年年初进行转型,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数字营销。利欧股份总裁郑晓东认为,从转型企业的产业布局角度来讲,任何一个上市公司转型之前,首先要考虑向哪个行业转型,这个行业一定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市场。
“过去三五年,TMT行业是转型的方向。从最早的游戏到数字营销,有几十家企业转型。我相信未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整个泛TMT领域,会有更多的企业探索。”
郑晓东认为,企业转型之后,第一要有相对的布局能力,第二,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要有持续的规划。
郑晓东把利欧股份转型之后的产业链布局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阶段:
2014年,利欧股份做了一个平行的产业链布局,把数字营销产业链从代理转到了上游的创意策略,到代理下游社会化营销,到整个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通过这次并购,利欧股份建立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营销企业拥有客户,每一次并购过来,每一个领域都不一样,独特的领域都有独特的客户。
2015年初,国家推出了“互联网+”战略,很多传统企业开始转型,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嫁接提升原有企业利润,促进未来产业升级。这个背景下,利欧股份在2015年并购了两家企业,重点在流量、入口领域进行布局。“这个流量本身又不和原来的广告经营排斥,因为现在通过大数据,通过互联网精准投放,可以使你上一个网站第一次正常看广告,第二次可以看我们企业的广告,第三次可以看精准的广告,不增加额外的成本。”
逻辑得到了验证以后,利欧股份希望把流量和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复用,后续又投资了两家企业,希望通过并购的流量公司和入口公司掌握一定媒体的控制能力。
郑晓东认为,一个企业转型以后,除了布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还要有三年或者五年的长期规划,因为行业本身在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互联网行业为例,2016年之前,大家认为平台代表着流量,平台是入口。但是2016年初大家认为内容是入口,不管是直播也好,还是网红也好,都是内容。今天很多企业投资网红、投资直播,正是看重未来流量的集聚效应。
郑晓东介绍,2016年整个利欧股份的战略,除了数字营销领域之外,推出了利欧互娱,建立了利欧影视公司、网剧公司、连续剧公司。目标不是做成光线,而是看重内容这个重要的流量入口。“不管在哪个行业做转型,我们要紧跟行业的发展,看到行业最新最代表未来方向的地方,我们参与,保证在前列,起码不会落后。”
郑晓东表示,“转型企业很多,A股里面有大量的低市值公司,本身是壳,希望转型。作为已转型的企业一定要提出自身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不一样的地方。优秀的标的为什么卖给你?这个是困扰所有的已转型企业的问题,也是所有的待转型企业要思考的。2015年很多企业第一步收购了公司,2016年没有动静,股价从山顶回到山谷,等于努力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