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精神断奶了吗

2017-01-18张丽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徐奶瓶娃娃

张丽钧

“你看起来好年轻!”这是一句我们惯用的交际语,说者不必太负责,听者不必太过心。淘宝上有一家服装店,管买主一律叫“姑娘”。我网购一般都是留我家老徐的手机号,卖家于是殷勤地给他发短信,“姑娘姑娘”地叫个不停。老徐抓狂地朗诵着那些肉麻短信,吼道:“哼哼姑娘?哪个是姑?哪个又是娘?这商家,真是摸准了你们这些女人的脉了!”

旁人说你“年轻”、叫你“姑娘”也就罢了,偏偏我们自己还要将自己当孩子娇着、宠着。“宝宝”,这个约略相当于“我”的第一人称代词,着实吓惨了我。仿佛一夜之间,朋友圈里的人们突然都自称“宝宝”了!有一位年逾五旬的教育专家,居然也自称起“宝宝”来——吓死宝宝了!气死宝宝了!笑死宝宝了!我盯着“宝宝”这个嫩词儿看了半晌,硬是难以将它和那个须发花白的男人扯到一起。

娃娃头、娃娃领、娃娃裙……凡是贴了“娃娃”标签的东西,都是女人的最爱。为了做一枚货真价实的娃娃,许多成人迷上了用“成人奶嘴杯”喝水。我曾经亲眼目击两个女大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嘬奶瓶,我忍了又忍,终于咽回了那句“用奶瓶喝水是不是有一种重回襁褓的美妙感觉呀”的讨厌问话。

——我萌,我嫩,我与成熟隔着一座大山,我与凋谢隔着一个世界。别拿沉重吓我,别拿忧伤扰我。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一个萌宝宝、嫩娃娃。

宝宝、娃娃的状态,是一个人的“本我”状态,它遵循的是“唯乐原则”,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满足与快感。沉湎于宝宝、娃娃状态的人,其实是人类的一个亚种。“精神断奶期”的严重滞后,使得他们永远乳臭未干,使得他们永远将闹奶喝、闹衣穿、闹肉吃、闹马骑当作人生第一要务。指望着这样一群人去创造一个新世界,无异于指望着一只猴子去拿一个诺贝尔奖。

我在英国做“影子校长”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有一个中学校长在训话时习惯将学生们唤作“女士们、先生们”而不是“孩子们”。我小心翼翼地问他为什么这样称呼学生,他回答说:“为了唤醒他们的成人意识。”听罢,我绝望了……

“成人意识”确乎应该先于“成人仪式”到来。在我看来,谁把这世界当成一个“幼稚园”,谁就主动沦为了一个可以被忽略的存在。成人,就是成为一个敢说“我拥抱荆棘恰如你拥抱鲜花”的人,成为一个会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人,成为一个能说“怕死比死更可怕”的人。唯有这样的人,方能修炼一颗大智大勇的心,方能施与这人间以恒久的光明与温暖。

[怦然心动]

曾几何时,自称“宝宝”成为网络上的时尚语言,用婴儿奶瓶喝水也变成某些成年人的时尚之举,什么事物,只要和娃娃两字沾边,似乎就变成了“年轻”“美丽”的代名词。表面上看,“宝宝”当道,是一种大众自我调侃、自我催眠的时尚,但若从本质上分析这种现象,正如作者所言,这是“成人意识”的缺失,是自我责任的推卸,而这种连自我责任都不敢承担的人,又何谈去承担社会责任呢?!所以,成人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建立,是那些自认“宝宝”们的当务之急,希望这种成人意识的建立也能成为一种时尚。

【文题延伸】我们需要一种“成人仪式”;担负起你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时尚……(平子)

猜你喜欢

老徐奶瓶娃娃
智能的婴儿奶瓶
恒温的不倒翁奶瓶
老徐忘记了我
一点一点忘记你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我和老徐的今世之约
奶瓶喂鱼
源源为何故意将玩具奶瓶摔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