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在甪直水乡的这道千年佛光,就是一个传奇

2017-01-18季筱箐

现代苏州 2017年1期
关键词:刊刻寺庙遗址

文 季筱箐

藏在甪直水乡的这道千年佛光,就是一个传奇

文 季筱箐

去年年末,碛砂延圣寺举行盛大的重建奠基暨《碛砂大藏经》始刊8 0 0周年纪念庆典

位于甪直古镇的南澄湖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碛砂延圣寺——始创于萧梁,复兴于南宋,在中国佛教界影响颇深。就在猴年岁末,这座千年古寺举行了盛大的重建奠基暨《碛砂大藏经》始刊800周年纪念庆典。一时间,关于碛砂延圣寺的前生今世,关于它多舛的命运,关于它的重建等话题又重新引发大家的热议。

碛砂延圣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几经繁华、几经沧桑,碛砂延圣寺的遭遇用时下最接地气的话来形容,可以说是“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尤其是和寺庙齐名的《碛砂藏》最为可贵,它不仅刊刻佛经的种类齐全和刻印精美,更在于是一次民间自发的刊印大藏经的行为,历经宋、元、明三朝,令人倍加珍惜。

历史上的碛砂延圣寺,曾经是江南名寺,与云岩寺、保圣寺、灵岩寺并称吴中四大禅刹。沈周、归有光、冯梦龙、倪瓒、祝允明等历代名士曾在这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文经典,而碛砂寺与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是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再生、不可转移的文化遗产。《碛砂版大藏经》(简称《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新雕藏经律论》),这本我国现知唯一存世最完整的宋、元本大藏经并被一再翻印的经书,正是刊刻于本寺。

而此寺也因刻经而兴,因刻经而名。由于《碛砂藏》在中国佛教和中国雕版印刷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碛砂藏》刻印700年来的广泛传播,碛砂延圣院名扬世界。

然而,1925年,一把大火把碛砂延圣院毁灭。但在如今的碛砂寺原址内,仍清晰的可见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保存有寺庙建筑的台地以及直径达到100厘米的宋代莲花青石柱础数只,其场景着实令人震撼!

此外,现今仍有不少石刻部件埋于地下,需要组织发掘或就地保护,而柱础可以确切地推断、还原碛砂延圣院的原有规模;寺内有古井一口,直径也有120厘米,至今仍可使用。由于澄湖长年侵蚀湖岸,寺院宋元遗址前端早已淹入湖中,船民反映湖中某区域有很多石碑,应是原寺庙前部甬道或其他附属部分的遗存。寺庙后面是僧寮遗址,也是宋元时刻经工场,有一池塘是寺庙所用。据村民反映,碛砂村西侧的办公楼下,曾发现大量厚实木块,很可能和雕版印刷有关;碛砂村还保存有港汊和码头,是古代碛砂和外界联络、也是刊刻大藏经的必要设施。

因此,2006年有识之士发出“重建甪直碛砂延圣寺”的请求,最终得到批准。2007年2月大殿竣工,寺院规模略具,对外开放。

此寺因刻经而名,随着《碛砂藏》刻印7 0 0年来的广泛传播,碛砂延圣院名扬世界

新建寺院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大殿300平方米,寮房数间。大殿供奉三世如来,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士等。2009年,吴中区宗教局、佛教协会委派礼敬法师主持碛砂寺工作。重建碛砂寺主要依靠民间资助,尚未有能力充分体现保护名胜遗址、弘扬雕版印刷文化传统的主题,但毕竟起到了部分保护目的。

为什么碛砂延圣寺值得保存下来呢?

首先,《碛砂藏》与宋湖州《思溪藏》、元杭州《普宁藏》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碛砂藏》中所用插图同时被用于杭州大万寿寺刊印的《河西(西夏文)大藏经》中;《碛砂藏》又下启明南京《洪武南藏》、《永乐南藏》。由此可见宋元时期长江三角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故《碛砂藏》刊刻、印刷承载了中国江南雕版印刷史的重要社会经济信息,也是考察元代江南汉、藏、西夏佛教关系和元初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明代佛教的重要线索。

其次,中国是雕版印刷的故乡,宋代大规模印刷的遗址保护,不仅是保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当前国际有关雕版印刷术“软实力竞争”的体现。碛砂寺即使已经仅存遗址,但仍然保存着基本的规模形态,其一砖一土,对于重建或者考证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再有,甪直保圣寺居于水网要道,碛砂寺偏据水乡一隅,为什么能够大规模刊刻佛教大藏经;全藏总数6362卷,按照每卷平均15纸(印张)统计,应有95430块印板。如此大的规模,应当有怎样的设置,以满足经书底本、经版、原木堆栈、木板处理,摹写、校订、雕版、印刷、装订、物流配送、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寺庙内这些分工部门的位置和布局;码头的规模和能力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相比较其他曾经刊刻过大藏经的寺庙,碛砂村,延圣寺,至今仍然保留有不少文化之谜。

时至今天,这座延圣寺正在期待回归到世人的视线中,它所负载的雕版文化历史也正待研究者撩开面纱。

猜你喜欢

刊刻寺庙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不断重建的寺庙
辽上京遗址
不断重建的寺庙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论王先谦《骈文类纂》的刊刻传播
论晚明元剧选刊刻现象及其文化审美意义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