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
——基督教入华时期教堂建筑的演变
2017-01-18高明醒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高明醒(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
——基督教入华时期教堂建筑的演变
高明醒(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基督教传入我国经历了唐、元、明中期至清中叶、清末至民国初期等四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基督教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貌。基督教建筑在中国走过了宽容、对抗、交融、共存的发展道路。在当前全球化格局下,基督教建筑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演变对当前我国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基督教;教堂;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于公元前一世纪发源于罗马,为古代犹太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基督教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指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等三大教派及其他小教派。其中,天主教是基督教中历史悠久、人数最多的派别。而狭义上的基督教即指新教,即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直接改革自罗马教廷的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三大教会。现今中国国内所称基督教即新教。在本文中,所指基督教即指广义上的基督教,即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教派的统称[1]。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较早,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经历了唐、元、明中期至清初、清末至民国初期等四个时期,在四次“基督入华”过程中,基督教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貌。
1 基督教首次入华时期的基督教建筑
公元5世纪,在叙利亚、波斯等地区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基督教派之一——聂斯托利教派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聂斯托利教派原称“波斯经教”、“大秦教”,后被中国人称为景教。公元635年,景教传入唐朝都城长安,唐太宗特下旨在长安城中义宁坊建造了传教场所,被称为“波斯寺”、“罗马寺”、“大秦寺”[1]。景教自传入中国后,在唐代宽松的宗教政策的支持与保护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景教以关中为中心,向其它地区流散,达到“寺满百城,法流十道”的盛况。至唐武宗时,出于对佛教的抵触,自会昌二年至会昌六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景教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自此在中原地区绝迹。但在西北边疆地区景教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唐代景教遗址已难觅其踪。有关唐代景教建筑的推定多来自历史文献,唐建中二年(781年)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2]的碑文中描述到:“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旋令有司将帝写真转摸寺壁。天姿泛彩。英朗景门。圣迹腾祥。永辉法界……玄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亲临福宇建立坛场。法栋暂桡而更崇。道石时倾而复正。”其中“法栋”应指刻有经文、神像等的石柱,“坛场”、“法栋”、“道石”、“写真”等均体现了早期基督教堂的室内布局与装饰手法。同时,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碑体造型及碑体雕刻的祥云与莲花等图样也印证了景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其建筑形式上中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可能性。
2 基督教二次入华时期的基督教建筑
宋末,景教在蒙古部落中拥有许多信徒,并建立教堂进行相应的宗教活动。元朝定都北京后,景教再次传入中国,并在北京、镇江、扬州、泉州、甘州、肃州等地兴建基督教堂。景教在中国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1275年,作为景教教徒的马可·波罗到达北京,他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较为关注,曾在游记中记述了大量蒙古帝国景教的活动和事迹。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叶尔羌城景教教徒曾建造了一座纪念圣徒约翰的教堂。教堂构造为圆形,屋顶的一切重量都集中在中央的一根石柱上,石柱底下安置一块方石头作为基础。《至顺镇江志》卷九所录《大兴国寺记》对此也曾有所记录:“薛迷思贤在中原西北十万余里,乃也里可温行教之地。愚问其所谓教者,云天地有十字寺十二,内一寺佛殿四柱,高四十尺,皆巨木,一柱悬虚尺余,祖师麻儿也里牙灵迹,千五百余岁。”[2]叶尔羌城的景教教堂样式虽然不具备代表性,但也可见这一时期的景教建筑样式的风貌之一。这一时期的景教寺观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内部陈设宗教坛场,装饰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3]。
中世纪时,天主教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领统治地位的宗教,1246年,罗马教庭教皇英诺森四世开始向蒙古派出方济各会传教士,天主教教义被传递到东方,天主教逐渐被蒙古上层统治阶级所接受,景教与天主教并存于国内,被统称为十字教,传教场所被统称为十字寺。中国第一个天主教教区的创始人孟高维诺受教宗尼古拉四世派遣于1295年来到北京传教,他曾在1305年给罗马教廷的信中说:“在那个地区有一个国王,名叫阔里吉思(George),他原是属景教派的基督徒,是印度称为长老的约翰的伟大国王的后裔。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年他就同我很亲近,并藉着回归到天主教信仰的真理。他还由我接受了小品,并著祭衣作我弥撒中的辅祭员。因此其它的景教信徒皆控告他为叛徒。他本人却将他大部分的人民引归天主教真正的信仰。此外,他还为了我们天主及圣三的光荣,捐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圣堂,并不了尊敬圣父教宗而称其为‘罗马教堂’”[4]。孟高维诺信中所提到的教堂位于今内蒙百灵庙东北的敖伦苏木城,又称“赵王城”。城内曾建有多个景教寺院及天主教礼拜堂,现仅存有建筑遗迹,高大的台基,黄、绿、白色的琉璃瓦残片,天主教的典型标志石狮子雕刻,雕刻云纹、卷草纹、十字架、古叙利亚文的石刻都可窥见当时建筑的盛况。孟高维诺曾在大都修建了三座天主教堂,并修建了钟楼。他曾在信中写道:“我已在大汗宫门前面开始建筑一座新教堂。这座教堂与宫门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掷石之远。……由于我的施主们和资助者们的帮助,建筑工程于圣方济各节已大部竣工,计有围墙、房屋、简单办公用房和一座可容二百人的礼拜堂。但是,由于已届冬季,这座教堂未能全部完工。不过,我已齐备木料,贮藏室内。依靠上帝的慈悲,我将于明年夏季把它建成。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从城内和其它地方来的人,看到新建成的房屋,并且有一小红十字架高树房顶时,都认为似乎是一个奇迹。”元代天主教堂建筑的规模与形制初期较为简单、朴素,从建筑外观上与当地其他建筑类似,仅在建筑外部设置十字架以示区别。建筑的内部按照当时罗马教廷的仪式要求进行布局,在建筑细节上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倾向,以莲花、石兽、华盖、汉化天使等进行装饰[1]。
元代的基督教徒多来自统治阶层,大都以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主,天主教会中虽有汉人教徒的参与,但汉人地位低下,过度的依赖统治阶层的扶助及罗马教廷的管理不力,基督教中国化程度有限,未在中国建立深厚的基础。1368年,元顺帝离开大都,基督教随之北撤蒙古草原,逐渐消亡。
3 基督教三次入华时期的基督教建筑
1368年,明王朝在应天府(南京)建立了新政权,并占领北京,驱逐了蒙元政权。建国初期,明政府对基督教采取了排斥的宗教政策,教徒被驱逐,教堂基本被毁,基督教虽未彻底断绝,但受到了强大的打击。明中期,明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基督教在中国国内的传播受到限制。1557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欧洲传教士汇集澳门并展开传教活动,天主教得以再次传入中国。欧洲传教士自1562年起在澳门陆续修建了圣保禄教堂、圣望德教堂、圣老楞佐教堂等天主教堂。其中,圣保禄教堂是中国第一座西式教堂,1602年两次重建后毁于火灾,现仅留教堂正门前壁。从现存的前壁来看,其建筑风格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样式,前壁建筑装饰主题以天主教耶稣会教义为主旨,分别装饰有象征圣灵的日、月、星、辰、圣婴、圣母等雕像。但建筑壁面上也出现了许多非传统天主教的内容,如牡丹、菊花、玫瑰等花卉,分别象征中国、日本、欧洲的教徒;在雕像旁装饰有汉字的说明文字及对雕塑场景进行解说的句子,如“鬼是诱人为恶”、“念死者无为罪”。这一现象显示出其与中国文化、宗教渊源。圣保禄教堂建筑体现了中西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嘉靖年间,地方官员对于基督教的传播采取宽容的政策,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来到中国广东省台山县上川岛准备进入中国内陆传教,但不幸病逝。1583年,意大利神父罗明坚与利玛窦到达广东肇庆,他们结交当地官员与儒生,积极学习中国文化。1584年在广东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耶稣会堂并将其命名为仙花寺。仙花寺为两层中式传统建筑,选用统青砖、石灰等建筑材料建造,建筑外观简洁大方。1588年,罗明坚返回欧洲,利玛窦独自留在中国继续传教,并在广东韶州、江西南昌、江苏南京建立了天主教堂。1601年,利玛窦被准许留居北京,通过文化交流结交了众多官员与儒生间接扩大了天主教的影响,1605年,利玛窦在北京宣武门修建了一座教堂——南堂。南堂不同于澳门教堂,其在明代初建时形制为中式四合院,仅在重要建筑上装饰十字架,以示与其它建筑的区别。在利玛窦之后,欧洲传教士继续在中国传教并修建教堂,一度蔓延至全国大部分省份。明代的基督教建筑形制基本遵循了本土化的策略,或是直接以民房为传教场所,或是采用中国传统寺庙与民居样式新建教堂。建筑外观含蓄简洁,建筑内部遵循宗教教义来进行安排布置。因天主教的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信仰相抵触,明政府对天主教的态度由宽容趋向严历[5]。
清初,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经波折,顺治朝时,天主教获得了统治者的认可,在北京修建了教堂。之后的康熙皇帝重视西学,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天主教,准许传教士传教并修建教堂。康熙四十二年 ,由法国耶稣会士张诚、洪若、刘应主持的“救世堂”(北堂)在中海西畔蚕池口落成,同年,南堂开始重修。重修的南堂一改以往教堂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采用西式的建筑样式及装饰手法。这一时期,澳门、南京、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新建的教堂均建造有欧式教堂建筑。中国基督教教堂建筑开始呈现出中国传统样式向欧式风格转化的趋势。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景观的风貌,也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2]随着康熙年间的“礼仪之争”、民众对基督教的排斥,清王朝最终下达严厉的禁教措施。之后的雍正朝和乾隆朝亦采取了同样的宗教政策。天主教堂被废,或改为他用。
4 基督教四次入华时期的基督教建筑
1840年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各教派逐渐获得了在中国传教的自由,各国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及偏远地区传教。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主要城市修建了许多基督教堂。上海作为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成为了继澳门之后又一宣教中心。弘德堂,圣依纳爵堂、董家渡圣方济会沙勿略堂等各具特色,其中,弘德堂依旧延续了中国传统天主教建筑中式风格外观,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7年)的董家渡圣方济会沙勿略堂设计者为范廷佐神父,其建筑外观造型为西班牙风格,建筑内部装饰风格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并装饰有中国式样的莲花、仙鹤图案,呈现出中西文化的融合。圣依纳爵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一座法式中世纪哥特式风格教堂,规模宏大,壮观华丽,被誉为“远东梵蒂冈”。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英国建筑师道达尔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负责建造,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大堂顶部两侧为高50米的哥特式钟楼,教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3]。这一时期,北京也重建了多所教堂,其中包括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北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北京天主教堂中规模最大的教堂建筑。北堂初建时,为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建筑,1888年重建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教堂平面为典型的十字布局,大堂正面两侧高约31米的钟楼上各有四座小塔,楼顶装饰有人物塑像。教堂正面高为三层,底层为三个尖拱券入口,第二层为圆形玫瑰花窗,两面各为三个尖拱券窗口造型,第三层两边仍为三个尖拱券窗口造型,大堂整体造型挺拔绮丽。大堂左右有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一对,大堂屹立于台基之上,周围有汉白玉栏杆围绕,并有一对石狮踞立于汉白玉栏杆入口处。北堂亦中亦西的建筑设计在中国教堂中极为少见。广东作为沿海口岸城市,较内陆更早的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广州建造许多天主教堂,始建于1863年的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广州天主教堂中的代表。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圣心大教堂为哥特式教堂,玫瑰花窗、透视门独具特色,尖顶拱券、全部以花崗石建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堂。圣心大教堂入口透视门上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国式石狮出水口,体现了中国元素的融合[6]。
清中后期基督教第四次传入中国,在各领域产生了较前三次入华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一时期,基督教建筑数量激增,且从风格样式上来看,本土化的基督教堂有所减少,基督教堂设计者由传教士逐渐转向专业设计人员,教堂设计多借鉴欧洲著名教堂进行设计,有些教堂以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局部装饰,但在整体风格样式上体现出强烈的欧洲地区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会除了修建教堂之外,还设立了大量教会医院、教会学校、慈善机构等,这些机构建筑融合了教堂建筑的风格特色,但相较于教堂建筑而言更加简洁、实用。
由此,中国基督教的四次入华,不仅完全实现了基督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建筑样式、建筑风格也由此传入中国并逐渐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西式建筑类型经过不断的简化、改良,现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西方建筑技术、建筑设计理念等也随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建筑设计及施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黄子刚.元代基督教研究[D].暨南大学,2004.05
[2]赵力光编.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俞希鲁(元)编撰.至顺镇江志[M].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08 .01
[4]王小英.从传教士东来看蒙元统治者的传教政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5]黄启程.明代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文化效应[J].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6]基督教建筑对近代中国建筑形态影响研究 樊华[D]东北师范大学 2009.5
A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 The Evolution of Churches in Christianity into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 into China has experienced four historical periods,such as Tang,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Alo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Christian architecture,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Period showing a different style of appearance. Christian architecture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e path of tolerance,confrontation, blending,and coexistence.Under the current pattern of globalization,the evolution of Christian architecture in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China at present.
Christianity;church;Christian architecture
甘肃政法学院校级重点项目:GZFXZDLW009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甘肃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
J59文献识别码:A
1003-8965(2017)04-0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