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状地质灾害的特征与防范应对

2017-01-18殷跃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震区浓雾泥石流

殷跃平

链状地质灾害的特征与防范应对

殷跃平

链状地质灾害是指崩塌、滑坡体遭遇地震、强暴雨后迅速转化成滑坡或山洪泥石流的灾害,具有分布广、灾发性和破坏性强等特征。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灾害现象往往具有连发性或链状性,并形成地质灾害链。在高山地区,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较为常见,具有高位、高速、远程、气浪,以及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能够在高位滑坡启动以后转化成泥石流,再形成堰塞湖。虽然这类地质灾害看似规模不大,但隐蔽性强,冲击力、破坏力极大,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当前调查排查和防范应对的重中之重。

在青藏高原周边,地质活动很强烈,受地震影响,遇雨出现失稳的风险较大。从龙门山构造带到青藏高原周边、新疆喀什地区、尼泊尔一带都是地质活动很强烈的地区。这一块也是全球地形陡度、梯度最大的地区。

以四川省为例,地震活动、地形地貌双重因素导致了地质灾害多发的形势,诱发灾害的可能性很高。受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叠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震裂山体,有些看起来稳定性很高,实际上内部断裂带已经发育了,所以,从长期来讲,遇到降雨出现失稳的风险较大。

复合型地质灾害链大多发生在强震区的高寒浓雾山区,且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发生多次大地震,由强震引发的多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都有相同的运动规律——高位启动、惯性加速、动力侵蚀、流通堆积,最终在下游河沟形成堵溃放大效应,造成重大灾害。这也是近年来突发特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一大特点。

前不久发生的四川茂县特大山体滑坡就是这类滑坡的典型案例。而刚刚发生的九寨沟7.0级地震,也容易引发这类“高位、远程、速度快、破坏大”的滑坡,且容易形成链式灾害。

过去圈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是在房前屋后,高差几十米或者上百米,滑动距离不远,人肉眼可以看见。此类“视线内”的灾害,一遇险情可以迅速撤离。

强震区震裂山体高位滑坡启动型泥石流灾害,这类“视线外”的滑坡,就是典型的复合型链式灾害。不同于以往人们对传统地质灾害的认识,复合型地质灾害链大多发生在强震区的高寒浓雾山区。受地震影响,山顶的受力放大系数高于山脚三、四倍,形成了很多震裂山体和松散堆积体,且山高坡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过去的方法几乎监测不到。所以,我们要突破对传统地质灾害的认识,研究灾害发生的地质动力学,让防灾减灾回归地质属性。我国已开展了多期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研发了多种技术手段,形成一套比较好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然而近几年来,对于特大链式地质灾害却难以及时监测预警,造成了多起重大伤亡事故。对此该如何监测预警和防治,还需要从转变观念开始,科学认知,以科技手段建立起新体系。

研究灾害发生的地质动力学十分必要。防灾减灾要回归地质属性,对地质灾害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做初步的勘查,必要时进行详细勘查。通过这一套流程,可以大大降低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就像给人体做一个全面体检一样,才能发现那些比日常症状隐藏更深的疾病。

对来自“视线外”的地质灾害,要研发适用于高寒浓雾山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设备。同时,还要研发对高寒浓雾山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设备。比如舟曲泥石流发生前,预报县城降雨量为11mm,但实际上山区下了97mm的雨,相差近9倍,这样的情况就具有迷惑性。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思路,要解决一般监测设备在山顶雨多雾大太阳能电池失效、普通通信技术在山顶无信号等复杂问题。如最新研发的可视化监测预警系统,集成了GPS、北斗卫星等多种通信系统,设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降雨量和泥水位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会自动报警,监测人员在单位的办公室即可及时掌握情况,不必半夜爬山,达到了实时监测、远程传输、早期预警等目的。

另外,灾后重建也要避免“更高、更快、更弱”,即重建工程的选址不应越来越高,重建决策速度不要求快,重建选址地质条件不能更脆弱。针对像青藏高原板块周边的强震区,重建要选择绝对安全的地方非常困难,但一定要摸清地质条件,确定安全系数,再根据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决定建设方案。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前提还是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的观念要更新转变,先掌握了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再对百姓进行科普。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主席、本刊主编)

猜你喜欢

震区浓雾泥石流
流浪卫星
独立江畔
雾锁东京
浓雾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接连地震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