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地域特色营造
2017-01-18毛縯韬孙一卉林义峰於
毛縯韬孙一卉林义峰於 朋
(1安徽三联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筑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地域特色营造
毛縯韬1孙一卉2林义峰1於 朋1
(1安徽三联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筑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也显示了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缺失,如何挖掘城市地域特色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方面,文章就体现材料、历史文脉、自然条件和民俗活动四个方面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建议。
城市广场;地域特色;历史文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在不少城市中,城市广场开始以城市经济、文化、商业中心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有不少成为继建筑之后的城市第二地标,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天津的滨海广场和上海的外滩广场都是城市广场的典范。
但是,新时代的经济和文化风向带来了个性化、创新化的设计要求,新的城市广场的出现说明了广场景观正在迅速更新发展,不少城市广场的风格日趋国际化,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化”这一名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不少城市中的城市广场景观面貌大同小异,地域特色缺失严重。
新形式城市广场景观的产生难道就必须付出地域特色消亡的代价吗?其实,“创新”不必“破旧”,关键在于以传统形式,运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领域[1]。
如何在现代城市广场中挖掘地域特色,还原地域文化,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 了解地方技术、经济、常用材料,利用本土优势发掘地域特色
经济与技术这两个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既矛盾又统一的作用。一方面,现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材料提出了革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是要因地制宜,兼顾经济技术现状,充分挖掘已有技术的创造潜力,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城市空间。城市广场建设也是如此,在建设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广场的视觉效果和品位,创造地域特色,但同时在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利用现有技术结合设计者的创造力来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城市空间,也是创造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设计中,如何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是发掘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第一要务。
材料作为景观设计技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营造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各地生产的景观材料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景观材料也决定了不同的城市自身具有的地域性特色,当城市中的景观材料被运用在城市建设中时,既是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承载着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记忆和理解,是构成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方面,例如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早已超越了作为建筑要素的存在成为了徽派建筑的代表性符号。材料在城市广场的作用也是一样,景观材料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可以形成地域特征鲜明的公共空间,保持城市广场与城市整体建设大环境的协调统一,让城市广场成为城市居民中高认知度的历史文化符号。
2 以地方的历史文脉带动地域特色的形成
城市的经济发展来源于生产力的提升,城市的文化特色的形成则来源于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充分挖掘,城市广场的形象意义已不在于城市广场本身,而是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的客观反映[2],因此,城市广场中地域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充分了解和充分利用。
城市的当地历史和本地风俗文化对于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城市广场设计之前,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和研究广场所在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地著名历史遗迹、当地著名历史典故和传说以及当地地域文化,其次是在设计中融入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利用设计手段以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传承、不同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创造出适合当地的城市公共空间,最后利用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增添广场对当地文化的表达深度,体现城市广场的自身特色和文化个性,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当做到:“尊重历史情景,新旧交融共存[3]”。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客厅,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文化展示区域,也是城市居民了解和认识当地历史文脉的重要场所,因此城市广场应当充分延续并发展、展示地方历史文脉,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当从不同城市原有整体环境体系出发,对不同城市的地方文化环境的区别加以深入理解,创造出符合不同城市不同历史文脉制约下的,符合总体时代的城市广场。比如俞孔坚先生设计的都江堰水文化广场,就是从都江堰市原有的治水、理水孕育的水文化着手,结合了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设计出的高品位、高水平、充满文化内涵的城市中心广场。
3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城市广场地域特色
在城市景观环境中,自然是景观基底,城市广场景观是建立在自然这一景观基底之上的,在创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地域特色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对城市地域特色中自然要素的挖掘,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特点,了解相关城市的地形地貌和当地气候条件,熟悉当地植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其次,依据不同城市的地质情况、气候状况和植物景观等自然因素之间的差异来创造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不同城市的地质情况、气候变化特点和植物生长情况的不同,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地域自然景观,比如合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夏季炎热时间较长,在室外容易形成长时间的太阳直射,但是本地植物种类较多,在广场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乔木、多层配置,创造出绿荫浓密的多层次景观,再例如海南地区,四季几乎阳光直射持续时间都较长,在城市广场设计中,选择不同种类的亚热带树种,既能给市民带来绿阴,又能形成独特的亚热带风光,而杭州、苏州地区,四季植物种类丰富,在植物配置中应突出四季季像美景,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时间长,则可通过在广场活动中选择冰雕、雪雕展等形式,突出冰天雪地的独特景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然生态环境改造方式的差异性来挖掘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设计师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方式有所不同,间接或直接的造成广场的地域性差别。
4 以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促进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形成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中,文化活动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文化活动创办更是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例如山东曲阜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已经成为了曲阜市这座城市的代表。因此,如何组织好城市广场中的活动,在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组织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和综合性,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吸引到城市广场中来,增强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在组织一般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对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挖掘,将民间传统艺术引入城市广场活动,不仅能增强城市居民的亲切感和丰富城市广场文化活动,更是能够将传统文化以参与活动为载体,更好的为市民所接受和了解,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拓展意义,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广场,既能给予市民地域归属感,又兼有教育功能[4]。
城市广场在一部分人眼里是舶来品,是从西方直接抄过来的结果,不仅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广场”的概念模糊难辨,更是因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广场大量借鉴西方的理念而忽视了自身特殊性的创造,因此,在现代城市广场中充分发掘和促进地域特色的形成,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丁楠.浅谈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J].工程与建设,2007,21(2):33-34.
[2]万敏,郑加华.城市CI——城市形象营造的新方法[J].城市规划,2001,(10):69-71.
[3]贺嵘,毕景龙.共生与对话——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J].华中建筑,2008,(3):96-98,117.
[4]简舜.场所精神在城市广场中的体现-重庆市三峡广场评析[J].中外建筑,2004,(1):6-48.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building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quare design
Urban squar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cities.But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all cities are becoming the same indicates the lack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quares.How to excavat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citi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esign of urban squares.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view on the building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quare design from four different points,embodied material,historical context,natural condition and folk activities,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of urban square.
urban square;regional 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context
TU986.2文献识别码:B
:1003-8965(2017)02-0155-02
本文基金项目为安徽三联学院 2014—2015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课题名称为历史文脉在城市休闲文化广场中的继承与发展——以合肥市为例,课题编号为 2015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