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发展历程及展望

2017-01-18杨开伟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年6期
关键词:绿地海绵雨水

杨开伟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发展历程及展望

杨开伟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自然地块的高强度开发,已造成城市下垫面不透水性不断增强,导致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加,现有地下排水管道 “负债”累累。从2014年后,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将海绵城市纳入到城市建设全过程,成为缓解及应对城市内涝的一项强有力措施。

下垫面;雨水径流;内涝;海绵城市

1 海绵城市背景

为努力提高城市形象,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内忧外患灾害,2012年4月,“海绵城市”的概念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试行)》的颁布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了细化和梳理。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2.1下沉式绿地技术

下沉式绿地是指比周边地面或道路低的绿地,利用植被截流和土壤渗透、积蓄、下渗、净化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生态型雨水渗透设施。

下沉式绿地可设置在居住区绿地,商业服务业及工业用地的构筑物、街道、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地面周边的绿地处,道路的中央隔离带或设在微地形中的下凹处,也可在公共设施用地、集中绿地等区域大规模应用,以提高城市的雨洪蓄滞能力。

2.2植草沟技术

植草沟作为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也是泥沙和污染物的“过滤器”,可用作收集、输送雨水的生态设施。

植草沟适用于居住区绿地,道路中央隔离带及两侧绿化带,广场、停车场等周边的绿地。植草沟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同雨水管道共同运行,一定条件下也可代替雨水管网,在输送和排放雨水的同时还能对其储存及净化处理。

2.3 雨水花园技术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低洼绿地,被用来处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流入雨水花园的雨水只是暂时的保留,随后通过渗透、蒸发或净化后被回收利用而离开雨水花园。

简单型雨水花园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相对较好的小汇流面积的雨水,如建筑和小区中的屋面雨水、污染较轻的道路雨水、城乡分散的单户庭院径流等。

换土型雨水花园主要适用于居住区绿地、道路中央隔离带及两侧绿化带、商业服务业及工业用地的建筑、停车场周边的公共绿地,适合设在高密度地区,还适用于处理和利用别墅区、旅游生态村等分散建筑和新建村镇的雨水径流。

2.4 透水铺装技术

透水铺装是利用透水性材料替代传统不透水硬质路面,使其在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雨水渗透能力,减少下垫面径流系数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

透水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等区域。

2.5 初期雨水弃流技术

初期雨水弃流是指通过一定方法或装置将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减少径流污染、提高雨水收集回用效率。弃流雨水应进行集中处理。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路面径流的集中入口等蓄水池收集回用设施的前端。

3 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绵城市缺乏宣传力度,首先从政府、企业、乃至商家都没有真正理解海绵城市的实质和内涵;其次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者没有从城市区域、街坊等相对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相关部门存在建设分歧,有些城市观念落后等阻碍海绵工程建设,加之被一些有目的的商家错误引导,以为单纯的修建模块调蓄池、铺装透水地面等简单措施就可以代表海绵城市,没有使海绵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各城市差异大。根据地形地貌和历史条件,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须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新、旧城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从不同的立场去考虑,对于新建城区,应以总体规划为出发点,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目标纳入到专项规划中,在后期城市建设中赋予刚性指导。对于旧、老城区,应以存在问题为导向,并结合海绵城市先进理念,进行局部改建或新建,避免盲目大面积开挖,同时应结合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同步进行。

4)海绵城市建设涵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同时与场地开发、园林绿化、小区、道路、水系等工程建设密切相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成后须是一个完整的、闭合的水生生态平衡系统。建设过程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让海绵城市建设真正起到“海绵”的作用。

5)技术力量匮乏,支撑力不足。海绵城市建设专业面广,综合性强、创新性丰富,设计院目前相对理论成果还未跟上新的思路要求,准备不充分;相应的规程规范体系尚未形成,缺乏符合实际要求的理论数据支撑,各专业间联系不密切,特别是专业间现有的标准相互不一致。

4 海绵城市的未来之路

当前,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未来5~10年内还将处于探讨和试点建设阶段。要走出去,把国外的先进理念真正消化掉;引进来,制定一系列标准,研发出切实可行的海绵城市新技术、新产品给其发展带来广阔前景。随着各地海绵城市试点形成,各级政府到企业可以从已落地的试点海绵城市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将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此外,海绵城市是一项民生工程,在基础设施信贷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适当政策倾斜,同时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1)加大海绵城市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转型的出发点之一,也是防治城市内涝的一项强有力措施,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全局出发,理清思路,“就事论事”地多角度解决问题,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响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的第一枪。

2)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内化为城市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思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政府或企业投入一定资金,激励一些高水平从业人员投入到海绵城市标准和产品研发中,鼓励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先行落地一批,为后续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成果参考。

3)贯彻LID理念,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落实到实处。首先要规划先行。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思路系统地融入到各阶段规划中,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4)注重五项工程,即推广海绵型城市公园和绿地、推进海绵型城市道路与广场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加快排水与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加强水生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

5)建立健全海绵城市标准和规范,有效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各专业之间应加强沟通,消除专业之间的分歧。

5 结束语

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突破常规城市建设框架,应对不同的城市发展状况,建立并健全海绵城市管理制度,打造城市新形象,增强城市活力,将是后续企业、政府努力的方向,相信未来的中国城市环境更加美好,百姓生活将更加安居。

[1]建城函[2014]275号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

[2]仇保兴.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打造更具“弹性”的“海绵城市”[J]. 建筑设计管理,2017(2):1+4.

[3]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Sponge City

YANG Kai-wei

(Xi'an Municip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igh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natural land has caused the increasing of city underlying surface water, leading to the city rainwater runoff increased, the existing underground drainage pipeline "liability" is numerous, from 2014,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sponge city the construction is a powerful measure to alleviate the city waterlogging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lying surface; stormwater runoff; waterlogging; sponge city

猜你喜欢

绿地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农事 雨水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海绵是植物吗?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