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东营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1-18陈小芳徐化凌于德花

中国乳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奶牛场东营市牧场

文/陈小芳 徐化凌 于德花 宁 凯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东营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文/陈小芳 徐化凌 于德花 宁 凯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对山东省东营市的基本状况、奶牛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东营市发展奶牛产业的独特优势,利用东营市已经具备的加速奶牛业发展的条件,提出了一些促进东营市奶牛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举措和建议。

山东省;东营市;奶牛;产业;调查

奶牛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奶牛业已经成为东营市畜牧生产中的重要产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业具有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已经成为关系和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朝阳产业,同时奶牛业对种植业、饲料加工业、食品添加剂行业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是一个涉及面广、牵动性强的特色行业[2]。可以说没有奶牛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山东省东营市土地资源丰富,尚有未利用的大片土地和广阔的天然草场;优良的气候条件,湿热同季,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为奶牛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东营市奶牛业产业化已形成,现代化牧场联合规模化奶牛场进入产业化链条,以此为基础建设黄河三角洲大型畜牧生产基地,以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品牌和循环型畜牧业为目标,构筑养殖方式先进、加工带动有力、产品地域特征显著的高效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把东营市建成山东省重要的现代化生态奶源基地,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全省奶牛业发展。

东营市在奶牛养殖业和乳品行业中有许多突出问题,如产业化程度、利益联结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此健全体制,完善市场,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投入等是发展奶牛业的重中之重。

1 奶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奶牛养殖区域分布

东营市是山东省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靠规模、科技、管理使得奶牛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奶牛产业化已经构筑,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东营市奶牛养殖业主要分布在东营区的胜利街道、文汇街道、龙居镇;河口区的仙河镇、孤岛镇;广饶县的丁庄镇、大王镇、陈官乡、稻庄镇和垦利县的黄河口镇、永安镇、垦利街道办、兴隆街道办、胜坨镇一带。到2016年末,全市规模奶牛场已发展到150 多个,奶牛存栏6.90 万头,同比下降3.4%;全年生鲜乳产量34.86 万吨,同比增长11.6%。

1.2 奶牛业生产形式

东营市奶牛业生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2.1 外资企业

以东营澳亚公司为代表,其在东营市的4 个牧场奶牛存栏4.5 万头,日产奶量900 吨。2016年成母牛年平均单产12 吨以上的牧场,有2 个东营澳亚的牧场上榜——东营神舟澳亚和东营仙河澳亚,其中东营神舟澳亚荣登榜首,存栏13 085头,成母牛6 243 头,年单产12 337千克,乳脂率3.80%,乳蛋白率3.23%,体细胞数10.36 万个/毫升。2 个上榜牧场的成母牛数合计12 443 头,占上榜牧场成母牛存栏总数的87.72%。神州澳亚、仙河澳亚2 个万头牧场分别配套1~2 万亩土地,用于消纳牧场粪肥资源和种植青贮饲料。澳亚公司乳品深加工项目已落户河口,设计加工能力1 000 吨鲜奶/日,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筹建工作。

1.2.2 地方企业

东营市已经建成的万头奶牛场有3 处,正在建设的1 处,千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11 处,300 头以上规模35 家,100 头以上的占奶牛存栏量的95%,20 头以下的散养户占奶牛总存栏量的不足5.0%。建有千头牧场的企业有胜大水产奶牛场、东营市柏拉蒙良种繁育公司、中鼎厚远牧场、中鼎安和牧场、东营民和牧业有限公司、东营丰和农牧业有限公司。存栏500~1 000 头的牧场有东营阳光庄园牧业有限公司、东营福庆永牧业有限公司、东营东旭牧业有限公司。

山东大地乳业有限公司拥有万亩饲草科研基地、万头奶牛养殖基地、800 吨乳品加工基地、2 万吨有机肥生产基地、高效农业观光项目等。大地乳业万头奶牛示范场占地1 500 亩,由6 栋泌乳牛舍,2 栋干奶、产奶牛舍,及6 栋后备牛舍组成。牛舍为目前国际先进的四列式自由散栏式,水槽是温控电加热式,卷帘采用夹层式。饲养采用国内外先进的TMR饲养法,精饲料生产线采用自动化电气控制及智能型管理系统和大型挤奶台集中挤奶、自动清粪及自动粪污处理等先进工艺。大地乳业土地资源丰富,有足够的土地种植粗饲料,牛场现已种植苜蓿3 000 亩,青饲10 000 亩,自己种植的青贮占日粮总量的40%以上(牛场规定青贮玉米或大麦的干物质在28%以上才能进入牛场加工),这些都为万头牧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粮仓”。

1.2.3 家庭牧场

家庭牧场主要是立足家庭,从事单一品种专业养殖、具备适度规模、远离村庄社区、与周边养殖场(户)保持安全距离、由2~3人经营的小型家庭牧场,存栏量200~500 头,农民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雇佣劳动力,主要以家庭成员为经济单位进行养殖,从而推进农民增收。

自2012年开始,东营市着手建设家庭牧场,不到1 年的时间就建成了50 个家庭牧场。2012年东营市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家庭养殖走生态循环的路子,对于验收合格的家庭生态牧场,每处奖励6 万元;所建牧场拥有沼气设施,所产粪污经发酵后能够就地实现循环利用的经验收合格,每处奖励10 万元。家庭牧场作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现在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也已慢慢体现出来,并对于稳定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市场,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东营市奶牛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饲养不科学、防疫不到位、繁育技术不成熟等相关问题仍然存在[3]。

2.1 奶牛饲养管理问题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奶牛场由非畜牧行业人员经营。虽然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取得一定效果,但受资金及技术实力的限制,传统饲养管理方式依然在发挥作用,从而使先进的奶牛饲养管理及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难以施行,致使人力资源分工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卫生防疫不到位、奶品质不达标、牛场设施布局混乱、牛群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2.2 饲料成为产业发展瓶颈

奶牛是草食动物,优质的饲料是奶牛发挥良好生产潜力的物质基础。在饲料搭配上,只重视能量、蛋白质饲料,而不重视优质干草等粗饲料与精料的合理配比,不重视钙、磷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供给,造成了营养不均衡,营养水平及成分搭配不科学,达不到《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要求,导致了奶牛产奶高峰持续时间短,产奶总量少,奶牛健康状况不理想,奶牛产犊间隔期长,养殖效益不高等问题出现,严重制约了奶牛饲养规模的提高。调查中还发现,奶牛场优质苜蓿、燕麦草等高端牧草基本依靠进口,羊草等低端牧草的采购来自国内东北地区,当地仅能提供青贮玉米的生产;牛场内部牛群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同牛群饲料搭配单一,在精饲料、粗饲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上不能根据牛群结构做出相应的搭配处理。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牛群产奶量下降、奶品质不达标、奶牛疾病多发、整体发育缓慢等现象的发生。

2.3 大牧场粪污处理问题

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丽萍等人的研究报告计算,“万头牧场”每天产生160 吨牛粪、60 吨尿,以及大量的冲洗污水。对此,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万头牧场”里的粪污通过处理得到的沼液和有机肥是很好的肥料,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动物的粪尿相当于给土地使用化肥,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减少土地板结和病虫害肆虐的有效生物手段。但由于一些牛场在建设中粪污没有科学化、无害化处理,如沼气设施等没有配套,并且周边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产生的粪污,造成粪便大量堆积,废水随意排放,牛场绿化设施不足,牛场内外空气、水体污染严重,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而严重影响牛场整体的经济效益。

2.4 奶牛疫病防控压力加大

防疫事关牧场的存亡,牧场存栏以线性方式增长,防疫压力就以几何形式增长。在实地调查中,受资金技术条件的制约,各区县许多奶牛场的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如消毒池、污水粪便处理池等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对相关管理政策不了解,有些养殖场(户)未经审批程序擅自从外地购进奶牛,对患有严重传染病的牛只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疫苗免疫不全面,一些奶牛场存在漏免、免疫时间不佳、免疫项目不明等问题,从而给疫病传播爆发留下隐患。另外,调查中养殖场(户)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养殖场(户)在防治疾病时用药种类较少,高效防治药物缺乏,现有药物防治效果差,乳房炎及生殖道疾病发病率高,给奶牛生产、乳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3 东营市发展奶牛业的主要优势

东营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6°55′~38°10′,与美国奶牛养殖大州——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同一纬度,无论资源和气候都非常适合奶牛养殖业。

3.1 优惠的扶持政策

东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奶牛业发展,将奶牛业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产业。东营市在落实中央、山东省有关奶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扶持畜牧业发展,连续十多年出台了《东营市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奖励办法》,对奶牛标准化小区、新建挤奶厅、牛奶冷却储存罐、数字化奶牛场、大型畜牧青贮机械、TMR全混合日粮机、奶牛发情监控系统等进行补贴奖励,每年全市奶牛业扶持资金达到300 余万元。2017年,主要在高效生态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大型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奶牛良种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3.2 雄厚的产业基础

一是奶牛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东营澳亚现代牧场已联合规模化奶牛场147 个、5.2 万头奶牛进入产业化链条。目前,全市奶业龙头企业5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 家。

二是奶牛业标准化程度较高,实现了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先后培育出柏拉蒙、世洪福等一批花园式、生态化养殖场,探索出“养殖-沼气-发电”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柏拉蒙奶牛场在全省第一家通过有机奶认证。

三是奶牛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现有2 个万头牧场安装使用了大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7 个牧场安装了“阿菲金”奶牛数字化管理系统,21 个牧场安装了奶牛发情自动监测系统,全市规模奶牛场全部建设了机械挤奶厅;开元等7 家奶牛场引进意大利TMR设备,实现了饲喂全程数字化,节约饲料成本12%。

四是奶源质量好。全市奶牛场普遍建立了饲养档案,系谱记录完善,95%的规模牧场饲喂全株青贮玉米,获有机奶认证的企业1 家,获绿色认证1 家,获无公害认证的22 家,2010年3月推行牧场奶直供,引领了乳品消费方式的变革,目前全市开业鲜奶吧100 余家,日供应鲜奶达45 吨。蒙牛、伊利等国内乳品巨头在东营市收购鲜奶的价格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东营市日益成为国内大品牌争夺的优质奶源基地之一。

3.3 优良的生态环境

一是自然环境优良。东营市境内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是我国东部地区少见的洁净之地。北部、东北部及东部区域地广人稀,方圆数十平方公里无村庄、无污染,生物安全半径大,建设大型畜牧养殖基地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是气候条件适宜。东营市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线明显。年平均气温12.8 ℃,夏季高温一般在38 ℃以下,冬季低温一般在-15 ℃以上,≥10 ℃活动积温4 254 ℃,无霜期221 天,年平均降雨量564.4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 692.5 小时。气候宜人,湿热同季,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3.4 独特的自然资源

一是土地优势突出。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黄河从这里入海,是全国唯一新增土地的地区,人均土地面积约6.7 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 倍;尚有未利用土地资源452 万亩。国有土地连片面积大,现有的3 个国有农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济军”)生产基地,土地总面积153 万亩,其中耕地45 万亩,农场土地平坦,成方连片,易于开发利用,有利于用现代理念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畜牧业,有利于用世界优良品种,装备、技术、管理和经营方式,科学组织畜牧生产。二是草场资源丰富。东营市天然草场广阔,全市草原总面积743 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40%,其中天然草原688 万亩,人工草地55 万亩。草地载畜量达33.6 万头牛,草原连片面积之大,单位面积产草量之高,人均占有草原面积之多居山东省首位。

3.5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一是畜牧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东营市的饲料、兽药生产和销售体系已建成并不断完善;畜禽良种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市、县、乡均设立了畜牧管理与服务机构,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产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动物防疫体系日臻完善。自1998年起,东营市先后实施国家胶东半岛无疫区缓冲区和黄河三角洲无疫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县乡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市、县、乡、村四级防疫网络已经建立,全市实现了连续十三年无重大疫情发生。2016年6月,山东省胶东半岛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两种重大动物疫病的无疫区,东营市作为胶东半岛动物无疫区缓冲区,其建成显著增强了全市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未来东营市奶牛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重点

4.1 发展思路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在黄河三角洲建设大型生态畜牧基地的设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黄河三角洲大型畜牧生产基地建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品牌和循环型畜牧业为目标,突出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三大重点,坚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以工业化的理念打造高效生态畜牧业,用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建设,构筑养殖方式先进、加工带动有力、产品地域特征显著的高效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把东营市建成山东省重要的现代化生态奶源基地,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全省奶牛业发展。

4.2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奶牛全市存栏达到12 万头,种植优质饲草饲料作物70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70 万亩;到2020年,全市存栏奶牛达到20 万头,种植优质饲草饲料作物80 万亩,改良天然草地200 万亩。

4.3 发展重点

黄河三角洲现代化畜牧业基地建设将以大中型畜牧企业为龙头,重点规划建设1 区10 园6 大产业带,“1区”即全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10园”即重点建设黄河农牧循环示范园、济军基地草乳肉一体化发展示范园、丁庄奶牛养殖示范园、华誉家禽发展示范园、万得信肉牛发展示范园、刁口肉禽养殖示范园、盐窝肉羊发展示范园、六和家禽产业园等10 大畜牧示范园,打造沿黄肉牛、东部奶牛、西部肉羊、中部肉禽、北部生猪和黄河口牧草等6大产业带。其中,在广饶县的东北部,东营区的东部,垦利县的东部以及济军生产基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全力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黄河农牧循环示范园、济军基地草乳肉一体化发展示范园、丁庄奶牛养殖示范园等奶牛养殖示范园区,以示范园区带动产业区发展,以产业区拉动整个地区畜牧业升级,用5~10年的时间,把东营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绿色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5 东营市奶牛产业发展措施和建议

5.1 拓宽奶牛产业发展融资渠道

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扶持相关畜牧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为奶牛养殖场(户)提供贷款担保。坚持“外招、内引、上争”全方位招商引资思路,广开招商渠道,吸引外商外资投入东营市奶牛产业开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贷款贴息范围,并探索建立大型养殖场、加工企业经常性贷款贴息制度。

5.2 营造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畜产品安全;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不断优化种质资源;逐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疫苗、饲料、种畜禽的执法管理,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良好的生产和市场秩序,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5.3 完善畜牧业组织形式

加强合作典型的培育,引导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参与合作的成员得到更多实惠。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其组织运作行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全面落实合作经济组织各项优惠政策,把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重点扶持的对象。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经济组织给予重点扶持。

5.4 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

在畜禽良种工程、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无规定疫病区、秸秆养畜、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草原防火、飞播种草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努力将黄河三角洲现代化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为国家和省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畜产品活体储备基地,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安全储备体系。

随着黄蓝两大战略的实施,为东营市奶牛产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将严重阻碍本市奶牛业的发展,甚至导致畜牧业的畸形发展。结合黄河三角洲奶牛业发展现状和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自主开发与集成创新奶牛饲养和管理模式,实现规模养殖,改良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产、加联合提升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构建奶牛养殖企业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加强科技的投入,立足科技支撑,加强奶牛业基础技术研究,加强国家奶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快和促进东营市奶牛业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本市市情的奶牛业发展道路。

[1] 宋雪莹,李伟,刘学良,等. 2016年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 现代畜牧科技,2016,7(19):3-4.

[2] 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2002)[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98,166-167,179.

[3] 孙志刚,王明,刘文奇,等. 北京市奶牛饲养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45-49.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牛产业创新团队:SDAIT-12)]

陈小芳(1980-),女,甘肃省兰州市,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4-01)

猜你喜欢

奶牛场东营市牧场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海上牧场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真绅士
叮当牧场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