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7-01-18郝悦行
郝悦行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旅游供给侧改革研究
郝悦行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我国旅游供给主要在旅游产品的内容时间空间上、旅游服务意识上、旅游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上以及创新能力上与旅游需求不相匹配。适应旅游消费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需从完善制度创新,健全政策扶植体系、调整供给能力结构,优化革新旅游产品,升级精品化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以及革新旅游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入手,提高有效供给,实现由旅游供给驱动旅游需求,拉动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供给侧改革;旅游需求;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向前发展,旅游业不仅在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4.4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为4.69万亿元;中国GDP 744 127亿元,其中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率超过10.26%。可见,现在旅游已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我国的旅游需求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变化而多样化。
1 我国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潮流化
随着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旅游观念和旅游需求也在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得到解放,更加注重作为个体自身形象体现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于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更高,普通大众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在中国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中国老龄化的加深,亲子游与老年游需求越来越旺盛。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较为成熟,青睐于新奇有挑战的事物,更注重旅游体验,喜爱旅游深度游,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有追求、有品位。
2 我国旅游供需错位分析
目前我国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主要呈现为现有的旅游供给无法有效的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使得旅游消费后劲不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同供给侧的有效供给不足、拉动消费不力之间的矛盾[1]。主要表现在传统供给供过于求,新型供给供不应求;观光产品供应过剩,休闲产品供应不足等[2]。可见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多种问题,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是适应消费的快速发展,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滞后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2.1 旅游供给在内容、时间、空间等方面与旅游需求不匹配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产品仍是以传统观光游览为主,缺少参与性与娱乐性,形式固定内容单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大众旅游的人口基数很大,这使得旅游相关企业一方面注重基数大的大众旅游,另一方面注重高档次高消费的豪华旅游,而忽视了在旅游市场中经济化、品质化等旅游需求。我国的旅游需求集中爆发在法定假日时期,旅游淡旺季差别明显,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在我国政策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需求势必会随着时代特征而变化,而传统的旅游供给未跟随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升级,造成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2.2 旅游供给的思想观念、服务意识与旅游需求不匹配
旅游发展阶段不同,人们的旅游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旅游主体更加年轻化,旅游观念更加新奇,旅游者更加渴望在旅游体验中达到自我实现、发泄苦闷的目标,实现从身体到心灵上的全方位满足。在旅游内容上,旅游者更关注旅游质量,更追求于差别化、个性化甚至是超常化的“管家式”旅游服务。传统旅游供给没有紧跟变化着的旅游需求,进行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加强,使得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不匹配。
2.3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与旅游需求不匹配
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旅游地整体服务质量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旅游供给方热衷于“有形”旅游公共物品的提供,而游客却恰恰更加关注于与自身密切相关、无形的、软性的旅游公共服务,所以旅游行政部门提供的服务与游客的需要的服务不能完全咬合,出现错位的现象[4]。此外,政府过于注重绩效,造成旅游设施建设的形式化,形成了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配套设施供给单一,无法满足乃至刺激旅游消费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2.4 旅游供给的创新性与旅游需求不匹配
与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事,我国的旅游行业仍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科技创新力不足。首先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低下,旅游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未从市场角度出发,根据旅游者求新、喜异、猎奇的消费需求进行产品内容、组合方式上的创新;其次,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当下的科技成果,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因此,在80后、90后年轻一代旅行者主导市场的当下,旅游行业相关的旅游机构仍保留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互联网渗透率低下,使得旅游企业不能灵活的的适应市场的变化。
3 旅游供给侧改革具体内容
2017年是中国进行旅游深化改革和建设比较集约型世界旅游大国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要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集约型的世界旅游强国转变。目前旅游市场矛盾凸显,“旅游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以及供给侧结构的不合理、不平衡、不能适应需求侧的多元化、升级型市场消费。
3.1 加快完善制度创新,健全政策扶植体系
政府首要应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全方位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稳定市场秩序,为旅游企业发挥创新力,进行改革提供政策支持。第三,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进行资源整合,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决策相结合的策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民主、公开的决策体制。第四,针对旅游服务设施,要明确其主体,将旅游企业引入供给服务体系,让其自动选择与筛选,使企业参与到市场建设当中来,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与活跃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从而达到供给满足已有或潜在的旅游需求,乃至引领旅游需求。
3.2 加强供给能力结构的调整,优化革新旅游产品、升级精品化服务
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的变化,青年人、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消费需求和诉求日益增强。而旅游供给者应根据市场主流群体和需求的变化,发现并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甚至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引领市场新发展。第二,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巨大且多元化,要求供给者针对市场的中各类需求制定个性化,新鲜化、多元化旅游产品。其次,提高旅游供给的创新能力及互联网的渗透率,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大发展、大潮流;加强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组合模式,进一步推进旅游+,深化不同产业与旅游业的联系与发展;在食、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商、养、学、闲、情、奇,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旅游消费者个性化、碎片化的旅游需求。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供给管理水平
魏洪涛表示,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能定位、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与旅游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旅游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存在着问题[5]。如旅游行业人才的结构和分布不均衡,专业化水平和行业整体专业能力不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等。所以,旅游业应建设现代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全力推动旅游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建设社会化旅游人才服务体系和市场化保障机制,大力提高旅游人才配置效能[5];从而建立起能够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旅游需求的人才队伍,并从行业内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的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
3.4 革新旅游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2017年要大力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进程,深化旅游综合体制改革。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当游客的视角从一个景区景点的狭小范围变为开阔的全域范围,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景区景点的人口流量压力,还进一步升级和刺激旅游消费,使得全区域的供给商大有可为。全域旅游改变传统模式景点对景点的旅游模式,旅游者走出了旅游景区,走向了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实现旅游目的地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目的地各类旅游供给商的自我发展,打破了旅游消费仅局限于旅游景区的限制,提高有效高质量的供给,满足旅游市场上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有效增强旅游消费的拉动力,真正实现旅游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要适应旅游业大发展趋势,面对旅游需求与供给错位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旅游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创新、优化革新旅游产品、升级旅游精品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断进行旅游产品和形式创新,深度挖掘、刺激旅游需求,形成旅游供给引领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1]邱丽果.多中心理论视角下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思考[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2]邓小艳,邓毅.大众旅游背景下旅游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6):1-4.
[3]钱春弦.国家旅游局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成为管理部门迫切任务[eb/ol].新华网,2010-10-30.
[4]刘露.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2(7):101-103.
[5]陈晓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桂海论丛,2004,20(3):6-7.
[责任编辑:路实]
Study on theReform of Tourism Supply Side
HAOYue-xing
(College of Economicsand Management,Northeast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he supply of tourism in China on the content,time and space of tourism products,the sense of service in tourism,the perfe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the ability to innovate does notmatch tourism demand.To adapt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ourism consumption upgrade to the consumer market,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innovation,improve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adjust the supply ability structure, optimize the tourism products,upgrad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mprove the level of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ourism mode.Vigorously develop the global tourism, improve the effective supply,realize the tourism supply driven by tourism demand,and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and prosper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upply Side Reform;Tourism Demand;Tourism Industry
F592.0
A
1673-5919(2017)03-0090-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3.031
2017-04-24
郝悦行(1995-),女,辽宁省鞍山人,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