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模型的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2017-07-18王珊珊曹玉昆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清河林业局林区

王珊珊,曹玉昆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研究报告

基于ISM模型的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王珊珊,曹玉昆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为分析方法,对影响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经营转型流失的影响程度分为五个层次,林业职工素质和林区企业管理水平处于第五层,是经营转型的基本因素;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对全面停伐重要性、困难性的认识位于第四层;林区的招商引资能力位于第三层;技术研发能力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情况位于第二层;而林区就业机会处于第一层。且自下自上,每层因素对上层因素都有直接影响。

解释结构模型;经营转型;清河林业局

1 研究背景

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将有所改善,林业的产业发展所受约束日益加强。清河林业局作为典型的龙江森工企业,在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将由开发利用迈向生态资源保护的新阶段,必然对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有所冲击。资金不足,生产原料的匮乏,经营模式单一,生态建设压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越发突出,林区亟待进行经营转型。基于上述背景,以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影响林区经营转型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内部结构,明确可有效促进林区转型发展的路径,为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的经营转型和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2 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清河林业局作为典型的龙江森工企业,其经济发展与普通区域经济有所不同,在建立影响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其具有的显著林业资源型区域特征。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林区经营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分散。雷加富(2006)表示林区的转型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体制改革,必须明确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1]。孟令义(2016)针对近年来林业科技成果增多的现实,提出以科技创新支持森工转型发展,加大保护林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力度等策略[2]。曹玉昆(2016)提出在全面停伐背景下,林下经济产业将成为林区经营转型的主要支柱产业[3]。刘风平、姜良(2016)以2015年4月吉林森工在全面停伐政策背景下,分析了吉林森工所面对的挑战以及经济转型总体思路和具体途径,提出了建筑地产、金融证券、生态旅游、森林医药等新兴经济增长点[4]。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转型影响因素在于招商引资能力、人力资源、林区转型法律支持等方面。

①对全面停伐重要性、困难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转型过程中林区职工和林区居民对全面停伐政策的认识程度;

②林区招商引资能力:主要体现在林区招商引资经济政策和招商引资环境;

③接替产业发展情况:林下经济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北药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矿产资源产业等;

④林区就业机会:林业部门就业机会和非林部门就业机会;

⑤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良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⑥林区企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林业局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

⑦林业职工素质:拥有专业人才的多少和林业职工的受教育程度;

⑧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及《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等。

3 基于ISM方法对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的构建和测算

影响林区经营转型的因素数目多、种类杂,同时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难以量化各个影响因素。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将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看作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选择使用解释结构模型有助于明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林业局的经营转型提供依据。

3.1 解释结构模型

ISM法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采用有向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矩阵便于运算和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和处理[5]。

ISM的具体内容为①对系统目的——功能的认识;②系统构成要素的选取;③对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及其层次关系的分析;④系统整体结构的确定及其解释,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3.2 数据处理

制作评分标准表(表1),评分方法为对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模糊打分。

邀请对清河林业局以及黑龙江省林区经营转型方面熟悉的专家,根据评分标准表,对8个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取专家学者和林业局管理人员评估得分按照50%和50%的权重得出加权算术平均值。

通过专家评分,得到影响因素间的模糊邻接矩阵A=(aij)8×8,如式1。

根据模糊邻接矩阵A,做出8个影响因素间模糊关系图,如图2所示。

3.3 建立影响因素内部关联结构的可达矩阵

3.3.1 模糊可达矩阵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模糊邻接关系矩阵与模糊可达矩阵的区别,模糊邻接矩阵明确地呈现出8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但对于他们之间的间接关系并没有表示出来。因此,结合ISM法的原理,建立模糊可达矩阵,考虑其反身关系,模糊矩阵在实际求解中:=(aIuA)k=(aIuA)2k,a为评价最高强度,本文中a=5。考虑到要素自身可一步到达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出式:R=(Au5I),运用MATLAB软件编写代码,进行模糊矩阵间模糊集合的并交运算,得出即式2。

通过模糊矩阵并交运算相乘计算得出,M=R4=R8=(5IUA)4=(5IUA)8。因此,得到模糊可达矩阵为:

3.3.2 转换为0-1可达矩阵

为了完成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的步骤,将模糊可达矩阵转化为0-1关系的可达矩阵。本文中强度系数为1,2,3,4,5级,选取适当的截系数,不同的截系数会形成不同的0-1可达矩阵。

3.4 影响因素可达矩阵的区域划分和级位划分

建立反映系统问题要素间层次关系的结构模型,在可达矩阵M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是经过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需要进行区域划分和级位划分。区域划分是将系统的构成要素集合分割成关于给定二元关系相互独立的区域的过程;区域内的级位划分是确定某区域内各要素所处层次地位的过程。

3.4.1 区域划分

首先,需要以可达矩阵M为基础划分与要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相关联的系统要素的类型,并找出所有要素集合中有明显特征的要素,将要素归纳入可达集R(ni)、先行集A(ni)、C=R(ni)∩A(ni)中。

根据表2区域划分结果显示,共同集T={ni∈N,R(ni)∩A(ni)=A(ni)},因此,本文中,T={⑥,⑦}。R (⑥)∩R(⑦)≠ф,说明元素⑥,⑦有共同部分,归入同一区域,不必进行区域划分。

3.4.2 级位划分

将区域中的所有要素划分成不同层次,ni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使用L1,L2,……,Lk来表示从高到低的各级要素集合(其中k为最大级位数),则级位划分的结果可写为L1,L2,……,Lk。级位划分的基本步骤为:找出系统要素集合的最低级要素后去掉他们,进行二次级位划分,寻找剩余最低级要素,以此类推,直到确定出最高一级的要素集合为止。

根据表2区域划分结果,进行级位划分,本文要素共分为5级:

第五级元素集合L5={⑥,⑦},去掉L5,进行第四级位划分;

第四级元素集合L4={①,⑧},去掉L4,进行第三级位划分;

第三级元素集合L3={②},去掉L3,进行第二级位划分;

第二级要素集合L2={③,⑤},去掉L2,进行第一级位划分;

第一级要素集合L1={④}。

因此,可达矩阵M划分为五个级别L={L1,L2, L3,L4,L5},按照影响因素级别间顺序重新排列的得到可达矩阵M(L),即式9。

3.5 提取骨架矩阵并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

3.5.1 骨架矩阵的提取

求解影响因素结构矩阵的需要将可达矩阵M(L)进行缩减和检出。

第一步,去掉M(L)的反身关系,也就是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减去单位矩阵I,得到简化后M0,M0= M(L)I,得到式10:

第二步,将M0中具有邻接二元关系的要素间的越级二元关系去掉,进一步得到具有最少二元关系个数的骨架矩阵A0。M0中,第三级要素②与第一级要素④具有越级的二元关系,第四级要素①、⑧和第一级要素④、第二级要素⑤、③具有越级的二元关系,第五级要素⑥、⑦和第一级要素④、第二级要素⑤、③、第三级要素②具有越级的二元关系,将上述的越级二元关系都去除,得到A0(式11):

骨架矩阵A0非常清晰地表示出8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5.2 多级递阶有向图的绘制

根据骨架矩阵A0,绘制出多级递阶有向图D(A0),各个节点表示要素,箭头表示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这种关系根据本文的所研究内容可以理解为“影响”、“导致”等含义。如图3所示。

4 模型结果讨论

从图3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全面停伐下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影响因素的级间关系结构,分为五个层次,影响因素层层递进相互制约。林业职工素质和林区企业管理水平处于第五层,这两个因素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这两个因素的高低影响到第四层的两个因素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对全面停伐重要性、困难性的认识,职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接受并意识到全面停伐政策的重要性,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决定着如何利用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进行经营转型;同时,第四层的两个因素影响着位于第三层的林区的招商引资能力;招商引资能力对于第三层的两个因素技术研发能力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情况有所影响,招商引资能力越强,吸引外商成功的机会越多,越能促进技术研发和接替产业的发展;而林区就业机会处于第一层,受到第二层的两个因素的影响,清河林业局停伐后的大量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影响到林业的社会稳定,替代产业在吸收人员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和建议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出的结论可知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经营转型的影响强度,可根据此结论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①林业职工素质和林区企业管理水平是经营转型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清河林业局应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到林区服务的机制,对原有林区职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此同时,深化改革体制,重建组织机构和经营机制,提高林业局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战略和产业导向。

②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对全面停伐重要性和困难性的认识。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扶持,继续深挖政策潜力,利用好各项政策红利,为经营转型提供帮助,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思想观念,要在早已固化的经营思维方式中实现转变,从伐木人变成种树人,由砍树人变成护林人。

③林区招商引资能力。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产业园区在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聚集效应,而招商引资则是林区拉动经济发展加快经营转型的强大支撑。清河林业局应依托林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北药资源、矿产资源等,围绕这些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发挥“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④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情况。在科教兴林方面,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对林下种养良种培育、机械设备、北药产品的研发,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成果提供支持。对于清河林业局未来经济发展应从传统木材加工单一的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转变为大力发展林区以林下经济、木材深加工、生态旅游、矿产开发、北药等接替产业。

⑤林区就业机会,该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林区就业机会的多少关系到林区社会稳定,因此清河林业局应促进林区人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平稳转型。一方面多渠道对富余人员进行转岗;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林区职工群众进行创业。

[1]雷加富.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5):143-146.

[2]孟令义,孟祥彬.林业科技创新在黑龙江省森工转型发展中的作用[J].林业勘查设计,2015(3):2-4.

[3]曹玉昆,张瑾瑾,刘向越.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支撑地位研究[J].林业经济,2016(4):3-7.

[4]刘风平,姜良.三岔子林业局全面停伐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2):34-37.

[5]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责任编辑:路实]

Analysisof Factors Affecting theM 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Logging Ban on NaturalResourcesof Qinghe Forestry Bureau based on ISM

WANGShan-shan,CAOYu-kun

(CollegeofEconomicsand Management,Northeast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Using the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to study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logging ban on natural resources of Qinghe Forestry Bureau.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on the loss of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quality of forestry workers 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forest area enterprise are in the fifth layer.It's a basic factor on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The legal basis of the revolution of state owned forest area and the awareness of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of the logging ban on natural forest resourcesare in the fourth layer.The ability of investment in forestry area is in the third layer. The capacity of technical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of replacement industry are in the second layer.And the opportunity of employment is in the first layer.From bottom-up,each layer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upper factor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Modeling(ISM);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Qinghe Forestry Bureau

F326.27

A

1673-5919(2017)03-0099-05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3.035

2017-03-04

王珊珊(1996-),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

曹玉昆(1962-),女,山东荏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清河林业局林区
江城晚晴天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五台山林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西省直国有林区保障性苗圃建设存在问题探讨
黑龙江省林区与非林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超声表现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用乡情传递雪乡雪韵——记大海林林业局梦幻家园客栈总经理 刘文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承传统振百年清河 重实践育清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