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长庆 内力深厚
2017-01-18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年轻长庆 内力深厚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5000万吨的数字是骨感的,但它蕴含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却是丰富的。
在诞生了“姬塬模式”的采油五厂,意外地有很多年轻面孔跃入眼中。
据了解,目前厂里员工平均年龄仅有34岁。而在建厂伊始,员工几乎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处处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
2005年,采油五厂组建成立,姬塬油田作为“三低”油田,创造了长庆油田发展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2011年,这个厂的原油生产能力突破300万吨,为长庆油田上产5000万吨作出重要贡献。
经过上亿年磨砺洗礼的石油,被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唤醒、发掘、开采。岁月残酷,磐石坚硬,却在这群年轻人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采油五厂是长庆油田年轻化的一个缩影。它也让人看到在长庆油田年轻化的面孔下,内功依然不弱的力量——既思想解放,不盲从迷信于权威与过往,又在科技领域进行技术革命,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而支撑他们不囿于禁锢、执着于技术更新换代、开创油气发展大场面的精神力量,是长庆石油人始终如一建设大油气田的崇高使命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担当。
面对投资规模减少、产能建设工作量锐减、征借土地难度大、稳产压力增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更高及低油价带来的诸多压力,长庆油田并不畏惧。
“技术永无止境”,这是在长庆油田最常听到的话。科技创新改变着长庆的生产,也改变着长庆的生活。如今,曾被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采油区,已经靠着热能利用、环保板材等优势,被国家五个部委评为“能源示范基地。”
在采油三厂,面对新形势,员工把群众性创新创效作为精细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让“创客群”掀起一股创新潮。
精细管理与技术创新,犹如两枚催化剂,注入长庆油田的体内,触发着它的活力与青春。
石油行业的未来并不取决于油价高低,而是取决于企业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能力。科技创新正是其中最核心的力量。世界不再根据“谁有黄金谁定规则”这一信条发展,在技术的新时代,谁有创新和适应能力,谁就能够控制和影响市场。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保障,这成为一个能源企业未来发展的双轮驱动力。
今年是长庆油田进入年产5000万吨油气当量的第五个生产年。有着47年发展史的长庆油田依旧步伐坚定、活力无限,在创新中让世人倾听到它富有生命力的澎湃脉动。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