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的跨国比较分析
2017-01-18王柳浙江理工大学
王柳 浙江理工大学
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的跨国比较分析
王柳 浙江理工大学
随着经济开放及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业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分工生产的模式也逐步由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最终演变为产品内分工,在此背景下,一国从国际贸易中的真实收益也即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是衡量该国参与世界分工生产的地位及贸易获利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OECD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测度出世界多个经济体的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跨国层面的对比分析。
制造业 出口品 国内附加值率 跨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型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种增长是由出口的增长带动的,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生产基本跨越了世界各个国家,一国出口的商品不仅包含了国内附加值,还包含了国外附加值,因此,近年来在该背景下,作为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地位及国家真实收益的国内附加值率这一指标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该指标进行较全面的跨国层面对比分析文献尚较少,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多个经济体的跨国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及相关部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一定的基础。
在OECD数据库提供的59个经济体投入产出及进出口数据的基础上,结合Hummels et al(2001)构建的专业化指数指标及刘遵义(2007)、唐志鹏(2016)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得到一国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的测度方法,即首先根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得出列昂惕夫逆矩阵及各行业增加值系数矩阵,进而测度出制造业各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矩阵最后对制造业各行业国内附加值率矩阵中的各元素(即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进行出口加权平均即得到一国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据此,本文测度出了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限于篇幅本文仅对G-7集团及中国这八个国家进行跨国对比分析。
图1 八国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折线图
从图1可以看出以下四点:一是从1995年到2011年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加拿大则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并且变化幅度不大,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法国处于中间水平;二是G-7国家及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整体上都处于下降趋势;三是G-7国家及中国均在2008-2009年有上升趋势;四是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下降幅度最大,2006年后稍有回升。根据以上对比可以看出7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均有较大的差异,美国日本一直持较高水平可能因为其在国际分工生产过程中较少的用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中间投入品,并且美日两国一直处于产品分工生产的高附加值阶段(如研发等),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日两国的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较高,这也意味着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美日两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较多的利益;而以上国家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均在样本期间呈下滑态势,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各国均参与到国际分散化生产中去,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用到来自其他经济体的中间投入品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样本国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的下降;而在2008年-2009年以上八个国家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却一反常态突然上升,究其原因是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致使贸易保护的出现;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之后便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下降局面,主要是由于在入世之后中国积极融入到国际生产与贸易中,在国际分工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因此国内附加值率一度下滑,另外中国制造业出口品国内附加值率一直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了来自外国的中间品,并且这些中间品大多是高技术含量产品,而我国却一直以丰富的劳动力禀赋优势处于产品生产的低端环节。
以上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抑或是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国在国际分工生产中的地位,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我国应该看清国际经济形势,不能一味地追求出口总额而忽略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应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本国中间投入品的数量及其技术含量,使我国逐步走向国际分工生产中的高端阶段,提升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全球化的今天从复杂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1]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05):91-103.
[2]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65-76.
[3]魏浩,王聪.附加值统计口径下中国制造业出口变化的测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06): 105-119.
[4]唐志鹏,宋涛.金融危机前后基于垂直专业化的中国出口价值份额分析[J].地理科学, 2016, 36(8): 1148-1154.
[5]Hummels D, Ishii J, Yi K M.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 54(1): 75-96.
王柳(1992.2-),湖北襄阳人,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