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创作形式语言研究
2017-01-18李金品福建省一品家园明式家具有限公司
李金品 福建省一品家园明式家具有限公司
浅谈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创作形式语言研究
李金品 福建省一品家园明式家具有限公司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式多样,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典家具逐渐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从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反映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的传统风俗、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古典家具 艺术创作形式 传统风俗
中国家具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几千年前的榫卯木结构,至今仍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古典家具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朝代的更迭中,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特的东方家具艺术风格体系,从夏、商、周时期古拙质朴的造型,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色彩绚丽的矮型家具,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隋、唐、五代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宋、元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明代时期简练精美的明式家具,清代时期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对于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创作形式语言,很多人进行过探讨、研究和总结。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从多方面考索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形式,笔者总结认为,中国古典家具主要的艺术形式表现在:选材考究、工序精细;工艺精巧、结构严谨;韵味十足、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精于选材,工序考究
选材配料是做好一件家具的关键,精选优良的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料,才能取得三成效果。“三分料,七分工”是古典家具行业内的“基本口诀”,强调了材料和工艺在一件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材料选配得好,榫卯结构就容易做得精细。配料的过程主要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注重木材的纹理、颜色以及用料的大小,力求美观,从而增加家具本身的价值。例如在制作带有曲线弧度的腿足时,要注意如何排料才能节约用料,又要兼顾加工制作较方便,便于锯割成形,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花纹是否优美,两扇门的花纹是否对称,拼成大板能否保证几块木块的纹理走向是否一致等问题。此外,当选用两条大边材和两条抹头来做边框时,连接后的四个角,其纹理走向应当是顺向,务必要避免裂纹,否则在刮、刨料的时候就无法利用,只能废弃掉。
我国树木的种类繁多,品质各异。明清时代,家具制作进入鼎盛时期,家具有硬木软木的区别,明清家具多选硬木。硬木是对各类优质木材的统称,常见的有紫檀、花梨、黄花梨、酸枝、铁梨、乌木、鸡翅木等,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硬木材质坚实,结构稳定,纹理自然,色泽多样,加工性能好,抛光面光洁,耐久性强。代表木材有黄花梨、鸡翅木,色泽美丽,纹理多样;紫檀、乌木,色泽稳重,厚实端庄。用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多利用木质本身的自然色彩,很少雕刻花纹。
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分工精细,从宏观上可分为:“头手”,主要负责家具的整体艺术设计,包括总体的开料以及选材等,起整个制作过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作用;“二手”,主要负责家具整体图案纹样的美工设计与雕刻设计题材的不断推陈出新任务,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催化剂;“戗手”,主要负责整体的施工,具体的刻画美工等,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实施者。
中国古典家具在装饰、造型、结构等方面讲究线条富有节奏,装饰手法别致,纹饰题材富有韵味,并突显出清雅质朴的艺术特色,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高深造诣。它的装饰图案题材主要包括: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吉祥文字和几何纹样、神话故事和宗教图案等。其中,寓意吉祥的题材一直以来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基本贯穿了整个装饰图案的内容,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工艺考究,结构严谨
榫卯结构作为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工艺,传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家具的生产和制造中。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要求结构牢固且便于搬动。由于受到早期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普遍采用精密科学的榫卯结构,构件间通过榫卯结构达到相互连接、相互受力,扣合严密,使各个部件牢固的连接成一个整体。
榫卯结构在古代大型建筑和传统家具的设计中应用广泛。它的产品具有结构稳定、便于维修、易于更换运输等特点。榫卯结构的科学性、严谨性、关联性、含蓄性等主要特征对传统家具设计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随着朝代的更迭,榫卯结构不断改良创新,成为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精髓部分,因此,对于没有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就不能算是中国传统家具。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具形成了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的家具文化,尤其是明式家具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榫卯结构在家具的设计应用中也达到了顶峰,为后世留下了不计其数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
中国古典家具采用榫卯结合,做法灵妙巧合,牢固耐用,从力学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平板采用攒边处理,实用且美观。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有圈口和矮老等加固,呈三角形形态,十分稳固,基本上都是由工匠们运用手中的、刀、锯、刨精心雕琢完成的,每落一刀都凝聚着工艺师们的心血,同时还要做到心中有数,讲究外观造型艺术上的整体和谐统一。部件交接和转角处过渡平整,少附加其他材料制成的结构构件,设计制作不用模块和标准,不死板,装卸简单,材料统一,利用不同材料本身的特性来构建。
造型优美,韵味独特
中国古典家具追求稳重厚实,造型多成方形,严格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在简单方、圆型构造的基础上,细节之处曲线修饰,又避免了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家具的轮廓部分,是方与圆的组合,方与圆的统一,朴实中蕴藏着无穷的变化,变化中又体现着高贵气质的稳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个“韵”味,中国古典家具形神兼备、造型优美,散发出独特的美感,其艺术魅力令人心动,甚至痴迷,有韵味的古典家具造型优美优质,简洁明快,具有文化、艺术及鉴赏价值。
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底蕴的形成主要受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道德思想、宗教思想和审美思想的影响。但是,在当今烦躁的社会现象冲击下,在还没有弄懂其文化内涵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因此唯材质论占领了大片江山;而更严重的是,忽视了家具所承载的哲学思想、道德思想、宗教思想,忽视了家具中含蓄内敛的中华美德。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追求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观念。而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则以“中庸”为至高德性,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对于宗教思想,自汉代以后形成了主要以儒、佛、道三家并举的文化格局,也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理念,三家共同维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结构的和谐与稳定,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对于审美思想而言,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就开始逐渐形成,在满足了家具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每个部件施以不同艺术造型,或以各种手法对构件表面装饰各类纹饰,使器物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舒畅的感受。因此,以上这些思想在古典家具文化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其一,充分利用木材本色的自然之美,着力塑造木材色泽与纹理之美,但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补简,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
其二,体现传统家具寓情于理、寓动于静的哲学要义,如马蹄腿、三弯腿、椅子搭脑、牙板、撑子等曲线形式。造型上多采用曲线与直线对比与变化,集中了直线与曲线的设计优点,柔中带刚,虚中见实。例如,四足带托泥坐墩、三弯腿带托泥高香几和玫瑰椅均以上下构件为实,中间“开光”为虚和靠背留空的形制为其构造要素,给人静谧深邃之感;
其三,整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求方。譬如圈椅上圆下方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学思想;
其四,展现传统家具的稳健凝重、简洁流畅的舒适感,注重将整体比例、尺度与其使用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力求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达到舒适宜人的效果。
其五,彩饰内容十分多样,包括字体符号、日常人物、宗教人物、神话人物、寓言故事等多类。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历史典故,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彩饰图案,是中国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极富研究价值。
[1]聂菲著.中国古代家具鉴赏[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介民编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3]梁国飞. 明清家具雕刻装饰文化[J]. 艺术市场.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