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017-01-17刘探深

东方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电教舞蹈美的

刘探深

音乐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功能,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行为美。中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中学生为主体,以适合青少年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忽视了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而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中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要改变这种现状,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和电教手段是最佳的选择。

一、利用可视图片与视频将音乐内容直观化

学生以前听音乐,就是听个热闹,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一点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图片,二者结合,就会使学生易于理解。适当的运用电教媒体和网络信息辅助教学,可以营造与音乐主题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生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时,课始之际,随着播放海浪的声音,我让初一的孩子们用双手捂着耳朵作一张一合的动作感受听到的声音,有的学生会说仿佛听到风声、海浪扑打礁石的声音……荧幕上同时展现多幅大海的图片,以及小孩子们在沙滩上踏浪玩耍的场面。学生们被这声像一体、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美景所陶醉了,所感染了……有的同学轻轻拍打着节奏,有的同学随着乐曲小声哼唱,有的同学随着乐曲节奏点动着头,有的同学两眼注视画面,聚精会神地倾听。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随即又从播放了《我的海洋夜森林》的音乐,更直观的将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里,音乐美加上画面美展现了音乐深邃的意境美,使音乐这股暖流缓缓流入孩子们的心田,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受。

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再现情境,加深理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运用电教媒体增强学生对美的体验

音乐教材中有雄壮、激昂的乐曲,也有轻松、诙谐的乐曲;有欢乐、愉悦的旋律,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姿态美对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挖掘教材的内在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如在教初二年级藏族歌曲《香格里拉并不遥远》时,我选用了一些反映祖国秀丽山河的镜头,如珠穆朗玛峰、大草原、藏舞场面等等,配上几段优美的音乐制作成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学生欣赏画面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配以深情并茂的朗诵:“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在学生的眼前勾勒出一幅四季常青、月朗风清的美好家园景象,再引导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直观的感受到祖国大地的美丽、富饶,增强对美的体验,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赏心悦目,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使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更丰富、更完美。

三、利用网络视频等手段将音乐游戏、舞蹈直观化

中学生对教师语言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但对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生在下边有时会有点儿不知所措。如果先让学生对动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草原情曲》一课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时,我先从网络上搜索了蒙古族摔跤手粗犷豪放的《鹰舞》舞蹈视频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对与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先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然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的既快又好,当孩子们学会用动作来表现时,边歌边舞,他们的情感已经升华了。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的力气,也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对于不善舞蹈的教师来说,更是帮了大忙。

由此可见,运用网络视频等手段教学,既能节约教师课前准备复杂课件的时间又能节省不少课堂上的无效环节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强化刺激,丰富音乐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美,积极地体验音乐的美,真诚地表现音乐的美,从而美的艺术得到享受,美的心灵得以塑造。

四、挖掘电教媒体潜力,促进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创造是现代教育的主题,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表现,培养学生创造力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学目标上就有(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是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的要求。因此,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听音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听音乐,即兴创作舞蹈动作;看图片,为图片配声音;看舞蹈,说出可以用哪首歌曲为舞蹈伴奏。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上课,一提到自由创作,他们都是兴致勃勃,创作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一段乐曲,由学生创作出的舞蹈就能有很多种。学生们对自己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信心,表演起来是兴高采烈,其他的学生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创作的记忆也比教师教的要深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这是以后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五、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得音乐知识。网络、电视、等传媒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些媒体来学习。因为现在这些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中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那比起课堂来,将是又一片广阔的天空。

由此可见,运用电教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以及网络媒体的方便简洁等优点,可以一改往常音乐课上“范唱—视谱—唱词”的单一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研究,精心地进行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美,积极地体验音乐的美,让音乐课真正的走到孩子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电教舞蹈美的
打破平衡
舞蹈课
美的校 美的人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雪地上的舞蹈
不算看
卷首语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