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完善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
2017-01-17程品龙姚志超李华军
程品龙 姚志超 李华军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电力行业的关键一环,任重道远,只有电力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才能有动力更加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只有严格执行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电力施工企业保驾护航。本文对如何完善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进行了探讨。
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策略
在新形势下,电力行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电力行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电力行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力行业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迈进。
1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现状
1.1内部控制机制意识薄弱,不同意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中国的电力建设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认知阶段:有些人已经习惯于满足电力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感觉只要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表面不能敷衍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每个过程的作用。虽然一些企业领导意识到加强电力建设企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但更强调片面性,从根本上忽视了电力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实用性。这些现象表明,电力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意识薄弱,认知落后。
1.2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相对落后
落后的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不能满足电力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要求。随着数字的会计制度在我国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内部会计管理,逐步从“手册”到“数字”的提出,为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对电力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以前建设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电力建设。
1.3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不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电力建设企业发行的按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在长期发展的电力建设企业,不断积累在内部控制管理、施工经验,在一般情况下,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一定的程度和范围,但一些领导人不能接受新的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所以没有新的政策和制度,仍然使用旧思维和做法的老办法,那很容易就会出现“非法行为”,权大于法的一部分没有突出,一些领导意志的作为所有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1.4内部审计监督水平不高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电力建设施工的监督和评价,主要依靠电力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实现电力独立,内容一直处于被动,与上领干扰和限制指导部门的许可,不可以在审计部门发挥实际作用的根本。在管理中的审核,如:内部人员考核、内部人员审计和内容人员考评等方面都没有发挥作用。
1.5预算管理不规范
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许多电力施工企业经营预算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组织部门经理,简单的制定和实施,“内部人工控制”是电力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尤为突出。对电力施工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责任预算管理预算考核,个人情感的评价更为明显,评估不断强调客观原因,电力施工企业预算考评是一个过程和形式,不规范,没有实际的监督和评价中发挥任何作用。
2完善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的策略
2.1电力行业应该进一步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电力行业应该进一步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电力行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使电力企业都可以认识到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价值,从而将财务内部控制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当中,为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电力行业还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便可以更好的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另外,由于当前正处在电力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财务政策上会发生一些变化,财务管理人员就需要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以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2.2电力行业需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以及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
一方面,电力行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首先,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电力行业经营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并注意制定管理的细则,保证各项内控措施都可以落到实处。其次,不断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会计制度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提高会计制度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首先,建立预算管理系统,对成本进行事先预算,并且在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地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需要实行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成立成本控制责任中心,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
2.3加强对账与核算的管理
根据银行账户管理的标准,由财务部门管理者依据财务管理的标准,指定对账工作人员,然后工作人员根据银行对账管理的标准对银行每天的账目进行核对。全部银行账户在归为财务部门管理之后应该按时核对银行账册,各单位应及时获得银行账户的账册,以此完成相应账户的业务核对,同时建立每天银行临时余额调节登记表,当天在对账过程中发现账册相关的业务没有到达就应该查明情况,其中当天必须查明的工作主要有银行已付但是企业未付的与银行未收但是企业已收的账册业务;次日必须查明的工作主要有每天银行临时余额调节登记表列出的不超过10天的未达账册的业务以及每天银行临时余额调节登记表保管最长期限为60天的业务。会计核算主要是总结办理每项业务的管理,报表应该及时交给记账工作负责人员管理,记账工作人员对报表进行全面核对之后并及时登记归档,按照规定对相关财务凭证、其他财务资料、账本以及报表设立档案,并妥善保管,还要及时查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向分管领导进行报告,制定相应的策略,工作人员采用书面的形式将重要的数据向上级领导报告,方便领导及时掌握具体情况。
2.4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管理
不同业务的管理应该指定审核职员与经办职员的岗位并授予相关的职责,设立不同的操作密码。开通网上银行,应该由资金管理负责人填制申请书,申请书上应该有详细开通网上银行的原因、顾客证书类型、使用期限以及银行账户等,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主要负责对申请书进行审批以及加盖部门的印章,然后上报分管领导进行审核。经过分管领导批准同意以后才开通网上银行账户,开通手续应该由资金管理部门进行办理。在领取顾客证书的过程中,应该由保管人亲自到银行领取,同时还要对证书冻结情况进行检查。网上银行在办理资金支付结算过程中,应该由出纳依据审核后的银行付款票据来办理支付申请,然后资金管理部门按照银行付款票据审核支付申请的正确性,在权限范围之内递交,而超出权限范围的只有经过财务部门管理人审批以后才可以递交。出纳必须打印电子回执单,顾客证书使用保管人应该在回执单上签字,以此作为银行付款凭证的依据。网上银行的开通,应该有专门的网上银行计算机,同时遵守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
2.5电力系统企业合理科学内控评价机制的建立
除了制定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还应当有健全的科学的内部控制和评价体制,以有效监督和落实相关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即应当进行实时、动态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监测,并对试试效果进行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与各部门及员工的业绩挂钩,督促员工切实执行有关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有效的监管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控质量。同时,电力系统企业还可以与第三方形成“合力”,让第三方机构参与内控机制的评价,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评分”,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评定,从而让内控评价机制的构建更加科学、客观、合理,能够让评价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内控评价机制的构建还需要让一线人员参与其中,通过有效渠道的构建,了解一线人员对内控机制体系的评价,通过上下一体的方式让内控机制更好的完善,让内控机制确实能够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让其能够起到切实的实践作用。
总之,电力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电力建设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落实电力建设企业全面降低成本风险。参考文献:
[1]杨蕊瑕.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在内控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
[2]刘亮.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6(23).
[3]车永忠.基于内控理论的电力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
[4]刘榕.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3).
[5]李建.财务管理在电力系统企业内控的有效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