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放飞学生的心灵
2017-01-17郑晓文
郑晓文
摘要: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相对较为较为简单和基础,在教学中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探讨的目标,讨论在教学中如何去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灵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极为基础的课程,但其学习的好坏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其教学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放飞学生的心灵。
一、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面,这样才更有助于让学生热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放飞自己的心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存在的价值,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1】。例如在“加法”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观察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利用加法知识核对最近一次的超市小票,然后在课堂中比较谁家的开销最大,谁家的开销最少。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从中发现数学的巨大用处,热爱上数学知识的学习,在知识的学习中放飞自己的心灵。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普遍非常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在教学改革背景下,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不够了,不仅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让学生深入体验数学,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来掌握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主要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数学学习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2】。例如在“统计”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展开合作学习,统计班级学生的身高,然后进行合理分类整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展示出统计结果。通过这种类型的课题,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数据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关注学生数学思想,发散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来说,数学思想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学生数学思想得到丰富以后,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够更加的灵活。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其为小学生快速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方法,更好的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事物,比较两种不同的事物等,例如在“乘法口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从乘法口诀中找到规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乘法口诀进行应用【3】。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便找到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在图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作图,通过作图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这样就可以更快的解决有关数形结合的问题,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传授数学思想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去思考和体会,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飞翔。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听力感受,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讲解,利用动画的播放,让学生看到如何进行加减,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周长,小学生对于这种概念没有一个具体、形象的思维,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平面图形的照片,如树叶的周长,课本的周长等等,然后从这些具体的、形象的概念中总结出周长的抽象性概念,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4】。诸如此类型的多媒体教学非常多,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的去利用,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出其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灵也能够得到释放。
五、解决问题,获得自信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也同样离不开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实际出发,教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当学生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该类型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的去解决,既锻炼了学生遇到问题时的独自解决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升华。如:在教学中,可以多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设置数学题目,较为常见的用钱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加减乘除法来完成最终用钱数量的计算【5】。在此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当学生顺利解决问题之后,要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学生在获得认可之后,内心将会更加的喜悦,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将会更加感兴趣。
六、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的选取教学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欢. 让我们一起放飞学生的心灵——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6:93.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3]黄晓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张屹,祝园,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 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6:43-48+64.
[5]魏运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