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益研究

2017-01-17管敏

成才之路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古诗词

管敏

摘 要:文章从步步为营、强化古诗的诵读体悟,由浅入深、强化古诗的创意理解,举一反三、强化古诗的方法迁移,实践运用、强化古诗的语用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四个强化”,来促进古诗词教学整体效益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效益;诵读体悟;创意理解;方法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55-01

古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以其深邃的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律,深受人们的喜爱。古诗词通常以极短少的字符表达一幅幅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画面。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是古诗词的一大特色。文字越少形成的意境跳跃性越大,势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阻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益呢?

一、步步为营,强化古诗的诵读体悟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一把打开学习古诗词的万能钥匙。学生通过高效诵读,才能揣摩出古诗的意思,走进诗歌的意境,与作者对话。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多元化诵读,促进学生畅快淋漓地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出文本的意蕴。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了能读出古诗的意蕴,感受古诗的意境,教师在诵读上要下一番功夫。第一,引领学生准确、流利地畅读古诗,达到吐字清晰,不拖泥带水;第二,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朗读等不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朗读效果,然后师生合作诵读,将每句诗按四三节奏全力读出诗歌的声断气连的感觉,力求读出韵味和丰富的情感;第三,在多次不同形式的诵读后,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之上,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思绪的牵引下读出诗歌的意境。学生整体性诵读中,经历了多次反复的朗读,渐渐地与文本越走越近,最终真正进入诗歌的内核以及作者的心灵深处,不仅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由浅入深,强化古诗的创意理解

古诗词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教师要引领学生透过古诗的表层深入内核,将课堂教学推向更深刻、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宽广的世界里获得更为丰富的感知经验,拥有独特的诗歌品味。学生在牢牢把握基础认识的同时,强化古诗词的解读深度,从而在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下取得认知能力的提升。如古诗《观书有感》,教师在学生诵读诗歌、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心中的疑问。学生发现这首诗的题目《观书有感》,诗歌却只字未提“书”,反而对景色进行了重点描写。教师顺势肯定学生的这一发现:“你将诗题和全诗联系起来思考,考虑得很周到,这首诗表面看似写景,其实内在是想揭示道理,这是典型哲理诗的表现手法,那诗中到底讲述了和读书有关的什么问题呢?”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跳出诗歌的表象,直击诗歌内核。以上案例,教师从哲理诗特点的分析入手,将学生从粗浅的诗意理解拉进古诗的深入探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对诗歌进行解剖研讨,提高了学生诗歌的欣赏水平。

三、举一反三,强化古诗的方法迁移

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和认知,在举一反三中巩固,在迁移运用中内化。诗歌言简意深,它的教学不可迷恋于表面的理解,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学生在亲身体验学习方法运用中,实践效果得到强化深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及总结方法,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识,从而完成对诗歌认知的突破。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中,教师制定的学习步骤如下:流利朗读全文、整体把握理解、感受细节描写、深入提炼主题。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反复诵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把握,体悟古诗的中心意思,并通过揣摩人物动作及神态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诗歌的内在意境,帮助学生提炼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诗歌的学习体验。而在《示儿》教学中,教师则强化诗歌的学习步骤,将自主权利交与学生,学生借助之前的学习体验,自主运用学习方法,成功挑战诗歌解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学习方法顺利迁移,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桥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四、实践运用,强化古诗的语用实践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古诗精炼的语言,传神的表达,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古诗语言具有其特殊的跳跃性,虽然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大量的表达空白,又为实践练笔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紧扣这一机遇,在学生真正感知文本意境,走进诗人内心深处时,引领学生进行实践语言表达训练,以达到深化认知、内化悦纳的学习效果。再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诗中从不同的视角描写了夏日暴雨的来势汹汹,形象简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教师有效抓住这一契机,引领学生结合诗歌描写的景象与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丰富想象,并进行语言描述。这一思绪整理过程强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五、结束语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传承和学习。但要真正做到会读古诗,读懂古诗,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还要下足功夫。一方面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解析古诗,另一方面要收放自如,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为以后古诗词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张亚新.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