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与特征演变研究

2017-01-17马红涛刘润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黄金周场所市民

马红涛+刘润

【摘要】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休闲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上海为例,分别于2004年和2014年对上海居民的休闲方式进行问卷调研,获得有效问卷596份。通过研究发现:上海市民“宅”的倾向性愈发明显,足不出户享受休闲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以及休闲娱乐方式,网络休闲成为上海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休闲活动;上海市民的休闲活动项目、活动属性和休闲时间均表现出趋同性特点等。

【关键字】休闲方式;选择倾向;演变;上海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流行文化的变迁,国民休闲方式经历了一个快速演变过程。休闲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不同年代的休闲观和幸福观,从黄金周的旅游热潮到双休日的乡村度假,从离不开电脑的业余时间到健身、聚会的闲暇时光,公园、绿地、电影院、商场、棋牌室、健身房等成为了人们的休闲场所,居民休闲方式越来越大众化、多样化、休闲化、理性化。健康的、文明的、有意义的休闲方式有利于松弛身心、促进个人成长发展;不健康的、消极的休闲方式则会导致财产损失、身心疲惫。

国外和国内有关休闲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80-90年代,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不同群体休闲偏好、休闲态度的测量、休闲满意度的测量、休闲如何与社会经济互动、休闲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第一,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的休闲方式差异,主要指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方面。[1][2][3]第二,特殊人群的休闲行为,研究涉及的特殊群体包括女性(Desrosiers,2007)[4]、老年人(Badia,2013)[5]、穆斯林(Stodolska,2006)[6]、小学生(Sini?aOpi?a,2014)[7]等。第三,不同地区的休闲方式差异。科瑞康(Kraaykamp,1999)[8]和罗纳德·约翰逊(Ronald Johnson,2000)[9]分别通过阅读差异和宗教休闲历史研究了荷兰人和美国人的休闲方式差异。马惠娣(2004)等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的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乐山、丽江等大、中、小城市各阶层人群的休闲时间利用与休闲生活偏好[10]。同时其他学者对重庆、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居民休闲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11][12][13]。第四,休闲方式影响因素。阿卡(Akar,2012)等发现社会人口结构和时空特征对个人休闲时间的安排有重要影响[14]。张楠(2014)发现个体身心、休闲条件、休闲压力、休闲环境和休闲保障是影响退休中年女性的休闲方式主要影响因子[15]。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发现,目前居民休闲方式研究主要是对同一时间不同群体居民的休闲特点,而对特定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进行持续跟踪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民休闲行为进行跟踪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上海市民休闲现状,总结近十年来上海市民休闲方式演变规律,从而为上海休闲政策的制定和休闲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介绍

(一)研究方法介绍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城市居民休闲方式调查问卷》搜集上海市民休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为本研究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本研究于2004年6-12月在上海市区主要社区、公园、图书馆、娱乐场所和其他地方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3份,回收率为97.67%,其中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为97.95%;于2014年4-10月使用同样方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59份,回收率为89.75%,其中有效分卷309份,有效率为86.07%。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休闲方式调查,主要包括休闲同伴、休闲活动、休闲场所、休闲时间和休闲花费等,其中休闲活动、休闲场所、休闲时间和休闲花费分别分为平时、周末和黄金周三个时间段。二,休闲活动影响因素调查,主要有休闲方式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休闲设施质量、休闲服务水平等。三,人口学特征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和职业等。

(二)研究样本介绍

2004年与2014年两次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人口学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等。两次调研样本的男女比例均比较平均,年龄多集中在18到60岁之间,具有稳定的收入,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及以上,职业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管理人员。而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独立性较差人群调研数量较少。这种研究样本有利于研究上海市民休闲方式的特点。

二、居民休闲方式及选择倾向比较分析

经过十年的发展,上海市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休闲意识进一步增强,休闲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通过比较2004年与2014年两次问卷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上海市民在休闲同伴、休闲活动、休闲场所和休闲时间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演变特点。

(一)休闲同伴选择倾向与演变趋势

休闲同伴是指与市民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人。休闲同伴的选择倾向能够反映个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习惯、目的、交际圈和价值取向等。由于从众心理和流行态势的潜在作用,同伴对个人休闲行为的影响显著。合适的休闲同伴对于放松身心、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增进亲情融洽、扩展人际交往等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民进行休闲同伴选择时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上海男性家庭观念较强,选择家人的比例比成都和武汉等城市居民高。其次,上海女性独立性较强,更外向和善于交流,具有明显的现代都市女性气质[16]。

上海市民休闲同伴选择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2004年和2014年上海市民休闲同伴均集中在“家人”和“朋友”,二者相加所占比例分别为87.73%和86.36%,说明上海市民的休闲活动完全是劳动、工作之余的自我解压和享受,而受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这与上海上班族普遍工作压力较大,偏好通过休闲活动解除工作疲劳、逃避职场压力有关。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显示,上海成为睡得最少的城市,市民平均睡眠时间仅为7小时,排名倒数第一[17],从侧面反映了上海市民工作压力较大的状况。从同伴选择的变化上看,第一,2004年上海市民休闲同伴选择最多的是“朋友”,占比50.93%,第二名“家人”高了14.13%;而到了2014年,选择“家人”的比例上升到第一(占比43.83%),选择“朋友”的比例则稍稍下降(42.53%)。这说明虽然近十年来上海市民参与休闲活动大多以亲情或友情为感情基础,但重心发生了变化,上海市民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依恋上升为休闲活动的主要价值诉求,通过各类休闲活动增加与家人相处的机会、增进与家人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凝聚家庭向心力。第二,选择“同事”、“单独”、“其他”三个选项的比例有所上升,说明随着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同伴选择更加多元化。

(二)休闲活动选择倾向与演变趋势

休闲活动是居民在闲暇时间为满足休闲需要自愿进行的活动,也是居民参与休闲的方式和实现休闲的重要环节。根据休闲活动的性质,休闲活动可分为旅游观光类、教育发展类、娱乐消遣类、运动健身类、怡情养身类和社会发展类六个类别。由于不同时间情境对居民选择休闲活动的类型有重要影响,因此设置平时、周末和黄金周三个时间情境来调查上海市民休闲活动方式的偏好,其中平时指周一到周五,周末指周六和周日,黄金周指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黄金周节假日。统计结果见表3。

从总体上看,工作日期间由于时空受到限制,上海居民平时选择的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工作地点及其附近。2004年和2014年上海市民平时主要选择的休闲方式前两位都属于娱乐消遣类,即“电视、娱乐、上网”和“逛街、购物、饮食、闲聊”,两者相加所占比例分别高达49.44%和65.78%。从平时休闲方式的变化上看:第一,休闲方式趋于集中。2004年上海市民平时的休闲方式比较多元化,各个选项都有一定比例的选择,选择最少的“休闲教育”占比2.11%,样本的标准差系数为0.79;而2014年上海市民平时的休闲方式则相对集中,排名最高的“电视、娱乐、上网”就超过半数以上,排名前七的选项占比总和为91.92%,选择最少的“休闲教育”仅占0.58%,样本的标准差系数为0.15。第二,休闲方式的网络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上海市民休闲方式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电视、娱乐、上网”选项的比例增加了一倍,上网成为最经常的休闲方式,其中手机上网因其功能多样化、便携移动化、时间碎片化的特征成为年轻人平时最常用的休闲方式。

由于周末空闲时间较多,上海市民休闲方式选择空间的较大,但“电视、娱乐、上网”和“逛街购物、饮食、闲聊”依旧是最热门的休闲方式。与平时相比,上海市民休闲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电视、娱乐、上网”等家庭室内休闲方式的比例有所减少,平时占比27.88%和56.53%,周末占比为19.33%和41.67%,“社会活动”、“吧式消费”、“旅游度假”等外出型、社交型休闲活动比例均有所上升。2014年周末休闲方式与2004年相比除“电视、娱乐、上网”选项的比例由19.33%上升到41.67%以及“旅游度假”选项的比例由5.95%上升到8.8%以外,其余休闲方式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表明上海市民周末的休闲方式也存在趋同性趋势,且集中在上网和旅游度假。

黄金周期间上海市民休闲方式选择比例前三位的是“旅游度假”、“逛街、购物、饮食、闲聊”和“电视、娱乐、上网”,其中“旅游度假”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平时和周末,占比高达24.54%和23.65%,旅游成为2004年上海市民黄金周最热门的休闲方式。与平时和周末不同的是黄金周休闲方式具有明显的“走出去”特点:首先,虽然“电视、娱乐、上网”排名依旧靠前,但是占比下降了近一半,而“旅游度假”的选择率则上升了3-8倍,说明上海市民在黄金周选择出游度假的比例较大,大众旅游时代的特征明显。其次,上海市民黄金周休闲方式的选择比较多元而分散,其中社会发展类休闲方式如“参观访问”、“社会活动”等比较受欢迎。从黄金周休闲方式的变化上看,与2004年相比2014年“电视、娱乐、上网”的选择率明显上升,“社会活动”的选择率则明显下降,由2004年的12.14%降到3.6%,显示出集中化的趋势。

(三)休闲场所选择倾向特点与演变趋势

休闲场所是城市居民实现休闲行为的空间载体,休闲场所的选择应该与休闲时间的长短、休闲方式的选择具有对应性和同步性,即不同时间情境下进行不同休闲方式的休闲场所是有差异且有规律可循。本研究对上海城市民休闲场所选择的调查同样分为平时、周末和黄金周三个时间情境。2004年和2014年上海市民休闲场所选择统计结果见表4。

首先,上海市民平时最喜欢在“自己或者别人家里”进行休闲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26.77%和31.37%,表明工作了一天的上海市民更愿意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听音乐等。其次是“景区、公园、绿地”、“商场、广场、夜市”、“餐饮场所”,占比均在10%-20%之间,这与上海市民平时喜欢“逛街、购物、饮食、闲聊”的休闲方式相对应,也体现出上海比较完善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成熟的商业布局结构。最后,“社区、企业活动中心”的选择率在平时最高,说明由于时空的限制,上海市民平时休闲场所以家为中心并辐射到社区或单位活动中心等。从平时休闲场所选择的变化上看,一方面“自己或者别人家里”的选择率增加到31.37%,这与上文休闲方式集中到“电视、娱乐、上网”的趋势高度吻合,另一方面“景区、公园、绿地”的选择率增长幅度最大,增加了8.99%,说明上海市民平时休闲场所的范围开始由室内转为更开放的公共休闲空间。

在国家实行双休日以后,市民的周末休闲时间更加充足,两天的周末闲暇时间使市民的休闲场所与工作日的休闲场所有所不同。上海市民周末选择在“自己家或者别人家里”休闲的比例仍旧最高,但是比平时的选择比例分别下降了9.17%和12.78%。同时,与平时和黄金周不同的是,“文体娱乐场所”、“网吧、酒吧、咖吧”以及“图书馆”的选择率在周末最高,表明由于周末的自由时间较长,居民可以选择场所的自由度更高,娱乐消遣、提升自我等多元的休闲价值取向得以充分的满足。从周末休闲场所选择的变化上看,选择去“网吧、酒吧、咖吧”、“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宗教活动场所”、“其他”进行休闲的居民比例均有所下降,这些对应着社会发展、教育培训类休闲活动场所的变冷,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市民休闲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主要以放松、娱乐、度假为主,休闲教育和文化功能还不是上海市民周末休闲的首要目标。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黄金周”制度,更多的市民在假期选择外出旅游度假,休闲场所选择的半径越来越大,尤其是2012年7月实行黄金周期间高速免费通行政策以后,居民出游的意愿更加强烈。总体上看,首先,黄金周休闲场所的选择最多的是“景区、公园、绿地”,占比分别是21.56%和20.82%,表明在黄金周期间上海市民的出游率很高,选择旅游度假是上海市民节假日最喜欢的逃离工作压力、放松身心的方式。其次,“自己或者别人家里”这一选项的比例则降到最低。最后,长假中上海市民前往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比例高于平时和周末,表明当上海市民拥有更长的闲暇时间,首要的休息、娱乐的休闲需求满足之后,上海市民开始逐步重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休闲需要。从黄金周休闲场所选择的变化上看,显示出娱乐化和商业化倾向,“商场、广场、夜市”的选择率明显上升,“餐饮场所”和“文体娱乐场所”的比例也小幅上涨,表明在黄金周上海市民对商业性、娱乐性休闲活动的热情变高;而对“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培训机构”的选择率则均有所下降。

(四)休闲时间特征与演变趋势

时间对每个个体都是公平的,居民的时间总量是相同且不变的,但是时间的利用和分配情况却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居民的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家庭劳动时间以及休闲时间。居民时间分配结构的不同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结构和生活状态,其中休闲时间的占有量直接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选取上海市民在平时、周末、黄金周不同时间情境下休闲时间占有量进行研究,如表5所示。

平时一般是指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期间,上海市民在下班后一般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放松、体育锻炼等休闲活动。调研数据显示,50%左右的上海市民每天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之间。从纵向对比看,2004年平时休闲时间为“1-5小时”的居民占比71.74%,2014年平时休闲时间为“1-5小时”的居民占比为71.48%,平时拥有“5小时以上”休闲时间的居民从8.18%降到了2.95%,表明十年以来上海市民平时休闲时间的占有量有所减少,在上海这座忙碌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加班以及较长的上下班往返时间似乎能窥见平时休闲时间变少的原因。

市民在周末除了休息、打扫卫生和洗衣等家务活意外,还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2004年和2014年调研显示44%-52%的上海市民给闲时间为“4-10小时”,20%-24%的上海市民的休闲时间为“10-15小时”,两者总计比例高达70%以上。从纵向对比看,“4小时以下”的比例增加到20.20%,“4-10小时”的比例增加到51.32%,而“10-15小时”的选择率下降到20.86%,“15小时以上”的选择率下降到7.62%,周末上海市民休闲时间的占有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

黄金周时上海市民集中进行休闲的重要时段,休闲时间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上海市民休闲时间的占有量明显增加,2004年选择率最高的是“3-5天”(40.89%),其次是“1-3天”(35.32%),再次是“5天以上”(19.7%),最后是“1天以下”(4.09%);201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半数上海市民黄金周的休闲时间为“1-3天”,其次是“3-5天”,约占40.89%,“5天以上”的选择率明显下降,“1天以下”的选择率则明显上升,大部分上海市民在黄金周只分配一半的时间用于休闲,尽管我国居民的法定节假日时间变多,但是居民的自主休闲时间却不增反降,这与居民休闲理念有关,因而倡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真正学会“玩乐”,懂得“享受”生活,是提高居民休闲时间分配量的有效办法。

三、研究结论

(一)市民休闲方式选择中网络休闲发展最为迅速

调查数据显示,网络休闲是2004-2014年以来上海市民发展最为迅速的休闲方式,2000-2012年上海每百户城市居民年末家用电脑拥有台数由26台增加至144台,互联网上网人数由88.24万人上涨至1606万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休闲娱乐方式。随着城市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由于网络休闲时空限制较小以及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流,上海市民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进行休闲。互联网休闲包括多种类型,主要有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网络游戏、阅读电子书、网上聊天等,满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休闲不再限定于特定的群体中,全民参与网络休闲的热情高涨。但是,对网络休闲活动不能过分依赖,沉溺网络将有害身心健康,广大上海市民也应认识到积极参与户外健身等休闲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市民休闲场所倾向选择室内和社区

上海市民在参与休闲时“宅”的倾向性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与网络休闲受热捧相对应的是上海市民选择“自己或者别人家里”作为休闲场所的比例大大增加。第二,近年来上海政府加大对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的投资建设力度,2000年以来就新开放了50多座城市公园[ ],一般来讲城市公园和绿地都建在居民社区的附近,城市绿化和公共休闲绿地的完善不仅美化市容、优化环境,而且为居民提供了户外休闲的基础条件,为居民享受自然、享受休闲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平时和周末选择“景区、公园、绿地”的比例大大提高。上海市民比较倾向离居住地近的室内休闲和社区休闲。

(三)市民休闲活动参与趋同性特点明显

上海市民参与休闲活动表现出趋同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休闲活动项目的趋同性。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在平时、周末还是黄金周,“看电视、娱乐、上网”都是上海市民最经常的休闲方式,比例依次为56.53%、41.67%、29.53%,且闲暇时间越短,“看电视、娱乐、上网”的比例越高。

第二,休闲活动属性的趋同性。上海市民平时和周末最偏好的休闲活动是“电视、娱乐、上网”和“逛街、购物、饮食、闲聊”,两者加起来所占比例高达65.78%和58.43%;在黄金周,除这两个选项外,旅游度假也是上海市民热衷的休闲方式。此外,新兴的桌游、传统的棋牌的选择比例有所上升。上述现象表明上海市民越来与倾向于选择娱乐消遣类的休闲活动,而对于教育发展、怡情养身类的休闲活动的热情并未增多。

第三,休闲时间占有的趋同性。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民平时的休闲时间越来越集中于1-3小时,周末的休闲时间越来越集中于4-10小时,黄金周的休闲时间越来越集中于1-3天,且都是趋于中低水平的时间占有量。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强、上下班往返时间长是众所周知的,缺乏闲暇时间成为上海市民休闲时间增加的主要障碍。

四、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关于居民休闲方式差异研究大多是针对不同区域城市居民或者是同一区域不同群体的休闲活动差异,而对某一案例城市居民休闲方式跨年度的跟踪比较研究较少。通过对上海市民休闲方式进行了跨度为十年的跟踪研究,能够比较系统地概括上海市民休闲方式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能够更为全方位地理解案例城市上海的休闲化进程,也对上海休闲政策的制定、休闲行业的指导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接下来研究重点将是对居民的休闲观念、休闲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访谈,直接追寻居民的内心诉求和感受,探索居民休闲方式变化的内在原因。同时,扩大调查样本的地域范围,比如研究北京、成都等城市休闲方式的变化特点,既能从横向对比各城市休闲方式变迁的异同,同时也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普遍性。

参考文献

[ ]HochschildA and Machung.The Second Shift [M].New York,NY: VIKINQ1989.

[2]Robinson.J.&Godbey.G.Has Fitness PeakedAmerican Demographics,1993.

[3]Po-Wen Ku, Kenneth R. Fox, Jim McKenna, Tai-Lin Peng .Prevalence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ese adults: Results of four national surveys, 2000–2004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Preventive Medicine, Volume 43, Issue 6, December 2006, Pages 454-457

[4]JohanneDesrosiers. Effect of a Home 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after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07.

[5]Marta Badia. The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on quality of life in Spanis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3, 34(9):2864-2871.

[6]Stodolska M, Livengood J S.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the leisure behavior of immigrant Muslim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6, 38(3): 293-320.

[7]Sini?aOpi?a, Marina ?uranovi?a .Leisure Time of Young Due to Some Socio-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9 (2014) 546 – 551.

[8]GerbertKraaykamp, KatinkaDijkstrab.Preferences in leisure time book reading: A study on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in book reading for the Netherlands [J]. Poetics, 1999, 26(4): 203–234.

[9]Ronald Johnson. Holy Leisure: Recreation and Religion in God's Square Mil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27(3): 822-824.

[10]张景安,马惠娣主编. 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0.

[11]陈正伟. 居民休闲方式统计分析[J].改革,2002,05:111-117.

[12]楼嘉军,徐爱萍. 基于新休假制度的上海市民出游方式及特点研究[J].旅游科学,2008,04:37-42.

[13]金倩,楼嘉军. 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6,01:40-43.

[14]GulsahAkar, Kelly J. Clifton, Sean T. Doherty. Redefining activity types: Who participates in which leisure activ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46 (2012) 1194–1204.

[15]张楠. 退休中年女性休闲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6]安静静.城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的性别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7.

[17]李欣,徐寅冬.上海"睡得最少"?上班族叹工作压力大[EB/OL].新民网,http://shanghai.xinmin.cn/msrx/2014/03/21/23839528.html

猜你喜欢

黄金周场所市民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新《旅游法》实施以来对旅行社“黄金周”经营策略的影响研究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