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1-17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玉林汉语言师范学院

黄 铃

玉林师范学院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 铃

玉林师范学院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趋势日趋严峻,本文追踪调查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施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境的原因。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技能教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地方高校 汉语言文学 就业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传统的学科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市场受到冲击,尤其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

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现状

为准确、真实地掌握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状况,笔者通过两种方式对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是通过查阅了解近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资料与数据,二是通过500份调查问卷对近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现状跟踪调查。

据调查,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如下:

表一: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2 0 1 1 -2 0 1 4年毕业生就业一览表届别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2 0 1 1 2 1 4 2 0 7 9 6.7 % 2 0 1 2 1 8 6 1 7 9 9 6.2 4 % 2 0 1 3 2 0 7 1 9 4 9 3.7 2 % 2 0 1 4 2 3 3 2 1 7 9 3.1 3 %

从表一、表二、表三显示,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几年就业现状表现如下:

(一)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状态,表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优势减弱,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挑战。

表二: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 0 1 1 -2 0 1 4年毕业生流向情况1 2 4 3 4 1 2届别去向 人数 比例人数比例人数 比例人数比例中小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研创业其他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3 1 3 3 5 9.9 % 1 6.4 % 5.8 % 1.4 % 0.5 % 1 5.9 % 9 3 2 9 3 0 1 4 1 1 2 5 2 % 1 6.2 % 1 6.8 % 7.8 % 0.5 % 6.7 % 3 6 1 3 9 2 4 1 1 1 1 7 1.6 % 1 2.4 % 5.7 % 5.7 % 1.5 % 3.1 % 1 3 4 2 2 2 5 2 0 1 2 4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6 1.8 % 1 0.1 % 1 1.5 % 9.2 % 5.5 % 1.8 %表三: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 0 1 1 -2 0 1 4年就业区域分布表届别去向 人数 比例人数比例人数 比例人数比例城市 1 3 1 6 3.3 % 1 1 6 2.0 % 9 6 4 9.5 % 6 3 2 9.0 %乡镇农村 7 6 3 6.7 % 6 8 3 8.0 % 9 8 5 0.5 % 1 5 4 7 1.0 %

(二)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但传统教育行业仍是主流

调查显示,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近4年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领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升学等,就业方向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传统教育行业仍是主流,就业人数占据较大比例。

(三)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地区就业成为趋势

随着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逐年提高,“城市就业难”成为了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共识,在发展机会、工资收入、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到县级以下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寻求工作机会,以避开城市就业难的压力。

(四)考研队伍不断壮大

从表二中显示,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近4年考研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一方面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带动了近几年考研风气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高要求,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减弱,为寻得一份更好的职业,部分学生加入考研大军,选择再继续奋斗两三年。

(五)自主创业人数缓慢增加

调查问卷显示,在回答“你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如何?”这一问题时,选择“没有关系”的占7%,这一群体大多为自主创业毕业生。近年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由于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存在没有得到理想职业,被迫创业的现象。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施行对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冲击

自2007年,国家推行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在此政策下的免费师范生很多程度上填补了地方教育行业的师资需求,地方教育领域对地方高校师范生的需求量急剧下降,这无疑对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巨大冲击,考取教师公招难上加难,部分毕业生无奈之下选择了考研、创业。

(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应对市场的人才需求转型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传统语言文学的运用和语文教学理论的灌输,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善于应对考试,然而,在工作中仍暴露出了教学实际操作能力不灵活、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缺陷。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深厚文字功底、实践能力强、心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的综合素质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难以应对教育领域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三)毕业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就业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师范类学科从事教育行业工作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职业规划单一,竞争意识薄弱,就业目标不明确,不能做出及时转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学生科学择业观

地方高校应加强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程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座、职场模拟等形式,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明确就业目标。

(二)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转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是“立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 。”①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的灌输和引导,也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②,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第一,保持传统学科优势,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第二,增加技能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第三,高校建设文科实训基地、综合实训基地,搭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平台,让课堂走进地方中小学,走向政府,走向企业,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在全国上下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队伍逐渐壮大,成为最具潜力的创业群体。面对市场的需求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高校应增加关于大学生创业指导的课程,教授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和方法,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第二,邀请社会各行各业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宣讲,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帮助大学生科学创业。第三,在校内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知识宣讲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认识。第四,搭建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地方高校应积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应积极主动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之路,拓展就业途径,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多途径充分就业。

注释

① 李夫生.“应用型”,“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5(1).

②邓齐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7).

[1]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N].文学报,2010-03-18.

[2]李夫生.“应用型”,“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5(1).

[3]邓齐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7).

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立项项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LX2014286);玉林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构成与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黄铃(1987-),女,玉林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玉林汉语言师范学院
王玉林作品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洛阳师范学院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赵玉林藏石欣赏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