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流云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2017-01-17文字统筹刘珺
文字统筹 刘珺 (本刊记者)
设计·前沿
高山上流云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文字统筹 刘珺 (本刊记者)
NIUBEISHAN ZHIYUANZHE ZHIJIA
主设计师简介
李道德,新锐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dEEP 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和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AA)。在创建dEEP 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前,工作于伦敦的Foster+Partners建筑事务所。作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李道德曾被《新建筑》杂志誉为“一个天生具有自我主张和判断的新一代建筑师”。曾获得2010“最建筑”奖之最炫方案奖,2012CDA中国设计奖提名,2012金堂奖年度新锐设计人物,2012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奖提名,2012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年度设计新锐提名,2013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奖提名奖等众多奖项。其作品善于运用数字化的设计理念及多学科交融的设计方法,强调空间的生命力、建筑与人及环境的互动,试图探索一个数字化建筑在中国本土语境下的独特呈现方式。
作品简介
项 目 名 称: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项 目 功 能:志愿者之家、青年旅社、书吧、咖啡吧、志愿者办公空间、医疗室等
项 目 地 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蒲麦地村
设 计 团 队:dEEP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 持 设 计:李道德
施 工 单 位: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建 筑 面 积:300平方米
完 工 日 期:2014年11月
_缘起:为志愿者在大山里盖一座房子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产生的背景相当特殊,属于一个非商业性质的乡村民居改造。受上海东方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的邀请, 青年建筑师李道德参与了一项艰苦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公益项目——为一群志愿者在大山里盖一座房子。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蒲麦地村,牛背山因其四面环山、中间突起的独特地理位置,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观云海圣地”,而蒲麦地村是离牛背山顶最近的一个有人居住的村落,该村也成为众多驴友们徒步登山的必经之地。成都的资深义工大雁和一群青年志愿者伙伴在村中开展相关公益实践时发现,由于村落还没有被开发过,村中的基础生活设施极为落后,登山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救援活动无法在村中及时开展。同时,蒲麦地村面临与绝大多数偏远乡村一样的问题:村里的成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在大城市打工,生活在村里的多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大雁他们希望在这里建造一个可供志愿者进行公益性实践的基地,一方面能为登山遇险的驴友们提供相应的救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帮助。当然他们也需要这座建筑具有一定的青年旅社的功能。
_构想:全新演绎中国传统式院落关系
改造前的房子是一个传统的破旧民居,门前有一个被当地叫作“坝子”的平台,木结构坡屋顶,但瓦已坏,平台上的首层空间被厚重的墙体分割成几个昏暗的小房间,屋顶阁楼已破旧不堪,没有厕所厨房,在坝子的南侧有一个后期农民自己加建的方正的砖房,与环境极不协调且不抗震。设计师的改造策略是在完善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让这个建筑更具有开放性与公共性,可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在对建筑内部空间和结构形式进行创新性探索的同时,保留其西南地区地域性传统建筑的记忆与灵魂,使之与现有的村落风貌环境相协调并融为一体。
单从建筑本身来看,牛背山志愿者之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那流动的青瓦屋顶。这在形式上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如来自大山与流云的意象等——但重点在于它是利用参数化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而参数化这种东西在我们听来往往是和那些“高大上”的建筑脱不开关系的。在有限的预算和施工水平之下是否也可以引入参数化?参数化是否可以结合传统的外表和建造方式?设计师李道德证明了这一切都是可行的。项目中尽可能使用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劳动力,用最常见、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搭建方式,如当地石块的砌墙方式、坡屋顶与小青瓦的延续;在加建的构筑部分采用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与生成逻辑。
最后呈现出一个和背后大山、云海相呼应的有机形态的屋顶,内部看似是传统的木结构,但又是一种数字化的全新表现,所采用的材料也是由四川本地盛产的慈竹所提炼而成的新型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潮湿、阻燃等特性,可循环再生,低碳环保。对这种异形结构的加工,供应商也是首次尝试,结合建筑师的模型、图纸在施工现场放样加工,工厂预制与现场手工相结合。
波浪形的屋顶与背后的大山和流云有着一种美学上或者说是精神上的连接。无论是旅行者、志愿者还是村民,从远方走来,看见这独特而又亲切的屋顶下温暖的光线,一定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就像漂流的船在大海上看到一座灯塔——获得勇气,可以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