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2017-01-17刘培民范志霞

中州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濮阳创新型知识产权

刘培民 范志霞

关于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刘培民 范志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的、核心的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快速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濮阳正处在“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孕育着重大机遇。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把濮阳建成自主创新的密集区,成为中原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义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关系濮阳发展全局的大事,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到加快濮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创新中心功能,打造创新友好环境、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赶超发展步伐,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濮阳产业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只有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由低端制造环节向高端环节跨越,抢占技术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濮阳城市升级的必然要求。城市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只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综合集成,才能有效带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创新,推动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濮阳争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要求。争创发展新优势,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产业升级,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资源,支撑城市升级;只有城市升级,才能更好地承载高端创新资源,带动产业升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产业和城市升级,是争创濮阳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良好基础

濮阳是一座新建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石油化工城市,建设初期在追求总量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下,构筑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经济体系和工业框架,这种发展方式在发展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在市场环境下和以后的自主创新等决定胜负的条件下显得被动。因此,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科技创新综合能力逐步提升。近年来,濮阳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濮、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目前,全市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家。2015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众创空间联盟,盟员单位已达35家。2011年、2013年,濮阳市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3年,濮阳市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批准为“河南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濮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濮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濮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城市。

(二)科技投入产出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濮阳先后出台《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外合作、建立创新平台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给予支持。“十二五”期间,共安排市本级科技项目经费1.21亿元,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支持8100万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13.3亿元,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0.85%。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9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4项,省级项目284项。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高。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9项,特别是2015年,2个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全省第一位。专利数量不断攀升。累计申请专利5967件,授权专利4242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拥有率达到17%,超额完成全国2015年平均实现10%的目标。

(三)创新主体发展势头强劲有力。通过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应用主体,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3家,总量居全省第10位。有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2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有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市创新型示范企业33家。有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2家,居全省第2位,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5家。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10家、市级28家。

(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高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及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以濮阳石油产业为龙头,坚持“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思路,支持宏业生化、惠成电子、贝英数控、中原特车等骨干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中原特车研制的50DB和70DB钻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盛源能源的离子液体绿色烷基化工艺项目打破了国外专利技术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种业科技开发工程,通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重大科技专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先进技术,推动了濮阳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集成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壮大了清丰县食用菌和辣椒、南乐县肉牛和苹果、台前县鸭鹅养殖和羽绒加工等县域特色支柱产业。

三、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对策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既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肩负着濮阳发展重大历史使命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一)突出企业主体,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要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善于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所用,能够将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整合的企业主体。一是突出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濮耐股份、惠成电子、佳华化工、贝英数控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具有国内比较优质和领先水平的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认定条件,结合濮阳现有企业的状况,通过促进“小升高”,推动“老转高”,布局“新育高”,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确保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都有新的增长。三是大力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实施创新企业扶持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科技企业的创新、融资、服务体系,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到国外申请发明专利。

(二)突出产业导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产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传统优势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挥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食品产业、现代家居产业、羽绒及服饰产业、电子电气产业等六大特色传统产业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主导产业相结合,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生产模式智能化。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濮阳优势重点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七个产业创新链,明确重点企业,突出产业需求,强化链条设计,统筹配置资源,实施一体化创新。三是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引领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以民生消费为导向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四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品牌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培育形成一批聚集效应明显、品牌优势突出、质量效益良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三)突出引导管理,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工作。2014年9月,濮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濮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铺垫。一是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把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出台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实施办法,明确支持措施,围绕专利产业化主题出方法、出成果、出经验。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企业专利技术有效运用,实施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培育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二是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研究制订濮阳市重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计划,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加大对创新成果扶持力度,促进创新成果及时成为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专利技术,对实施转化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切实发挥中国(河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濮阳分中心的作用,建立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预警机制,加大专利纠纷调处及假冒专利案件查处力度,提高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四)突出人才引领,着力集聚用好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源,更是一种无限资源。濮阳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必须进一步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一是大力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实行“人才驿站”和“候鸟政策”,使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达到对人才的最佳利用和效能的最大发挥。以重点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载体,以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各单位需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要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树立“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的理念,打造好濮阳人才“蓄水池”。二是积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和职教攻坚工程,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着力培养一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发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作用,强化新兴产业领域专业设置,构建新兴产业学科体系,为濮阳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依托主导行业、骨干企业共建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加快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劳动者。三是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各类创新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投资创业,推动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完善落实各类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型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支撑创业,加快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放宽创新型人才入户政策,落实各项配套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探索建立创新失败保障机制,解决创新型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突出改革攻坚,着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推进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潜能。一是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科技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完善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各级各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大力落实《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明确各类计划、专项、基金的支持重点,让科技计划更加聚焦创新发展。二是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探索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完善目标利益导向机制。改革科技人员的职称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引导科研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市场中寻找课题、开展攻关、转化成果等。加快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优化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作者单位:濮阳市城市管理局)

猜你喜欢

濮阳创新型知识产权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