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养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荷与心理现状

2017-01-17王春燕喻奕青刘晓黎陈文俊何国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状况负荷

王春燕 喻奕青 刘晓黎 陈文俊 何国平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居家养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荷与心理现状

王春燕 喻奕青1刘晓黎 陈文俊 何国平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家庭养老;照顾者;照顾负荷;心理现状

“照顾者负荷”一词由Grad等〔1〕于1966年首次提出,指在照顾服务中,家庭所承受的负担及遭受的负面影响。长期的照顾负荷容易引起照顾者的心理问题,重视照顾者的心理状态,预防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和新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可以提高家庭照顾的质量,减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使照顾服务更好地进行。

1 照顾者负荷

1.1照顾者负荷相关理论 Rymer等〔2〕把照顾负荷定义为客观因素、外界压力源和主观认知动态结合的产物。关于照顾引起相关压力的解释,有很多理论模型,最常用的是Pearlin相关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照顾者的主观负荷被定义为照顾者多方面的压力水平,包括:照顾者健康状况、心理幸福感、社会生活、照顾者与被照顾者关系、经济状况。主观负荷是影响照顾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与身体负荷相比,主观的心理负荷对照顾者的影响更大〔3,4〕。

1.2长期负荷对照顾者的影响 对于认知障碍老人的家庭照顾者,长期的付出得不到患者的合作与感激,使照顾者身心疲惫〔5〕。对于身体不健全的老人,照顾者需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这类照顾者中的许多人健康状况不佳〔6〕。面对繁重的照顾负荷,照顾者生活在老人需求的支配下,社会交往减少,没有时间放松和娱乐,易表现出疲倦、甚至悲伤或忧郁的情绪,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7,8〕。照顾者长期承担较重的负荷,不仅降低照顾服务质量,并且在对照顾者配偶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还发现: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照顾者相比,有压力感的老年配偶照顾者更容易发生死亡〔9〕。

2 居家养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

2.1照顾者的心理现状 家庭养老会给照顾者造成多方面的负担(如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和经济方面),其中以心理负担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10,11〕。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与一般人群相比较差,他们在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还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相对于正常人群来说,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较于生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4〕。在对上海市2002~2003年就诊的72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调查发现,相对于常模,该人群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明显偏高〔12〕。张丙银〔13〕和沙晓娟〔14〕分别对济南市养老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均高于全国常模。

2.2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

2.2.1性别 在中国,受传统社会角色划分的影响,对老年人的照顾主要是由女性承担,因而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遭受照顾老人带来的负性结果,也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李秋萍等〔15〕研究发现在癌症照顾者中,女性所占比例约为55.6%。Pinquart等〔16〕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提供更多的照顾,有更高水平的主观负担感和更高程度的抑郁,同时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更低,健康水平更低。这一研究结论也得到了Pino-Casado等〔3〕的证实。家庭养老照顾者中,女性焦虑状况比男性更严重〔13〕。祁爱英等〔17〕研究认为,相比男性,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情绪能力较差,女性对不良心理事件更敏感,更容易紧张,也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2.2.2年龄 刘爱琴等〔18〕在对化疗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年轻者(<45岁),年长(≥45岁)的中老年照顾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更严重;相对于子女,配偶与父母有更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因为中老年人社会交往减少,引起心理压力缓冲机会减少和心理应激调节能力下降。照顾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随着其年龄的逐渐增加而变差,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他们还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这会进一步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12〕。Kurtz等〔19〕认为,与年长者相比,年轻的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可能由于他们要兼顾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工作中。

2.2.3文化程度 照顾者心理状况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变好趋势,照顾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状况呈正相关〔12〕。养老家庭子女的焦虑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14〕。Cameron等〔20〕也发现,文化程度较低者相对于文化程度较高者,更容易遭受不良应激的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照顾者在面对同样的心理应激事件时,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强。Fleming等〔21〕认为教育水平较高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多,懂得如何更好地照顾患者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低。然而,对脑卒中照顾者的研究认为文化程度较高的照顾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治疗、病情进展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考虑过多而导致焦虑程度变高〔15〕。

2.2.4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 社会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对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有积极影响〔22〕。 照顾者的抑郁水平随着家庭支持度变低而升高〔23〕。Cabral等〔24〕在对精神障碍照顾者研究时发现,感觉到明显的家庭功能缺失的照顾者有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焦虑。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调节家庭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可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及应激状态的产生,是决定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因素,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更小。Rigaud等〔25〕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缓解照顾者心理压力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可以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杜娟等〔26〕研究表明在总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方面,有抑郁症状的照顾者差于无抑郁症状的照顾者。

2.2.5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最早是由Bandura〔27〕在1977年提出。相对以情感为中心的(表现为采取远离、逃避、自我控制等应对方式)的照顾者来说,有良好自我效能、以问题为中心的照顾者(表现为采取直接应对、寻求社会支持、有计划的解决问题等应对方式)心理负担较轻〔28〕。

2.3减少照顾者心理问题的措施 虽然需要照顾的老年人的疾病本身给照顾者造成的负担很难改变,但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调节照顾压力,改变照顾者对压力的评价,进而减轻照顾负担。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可以通过增加照顾者应对压力的技巧、对照顾者提供社会支持及情感支持等进行更好的维护〔29〕。

2.3.1提供辅助照顾服务 Mossello等〔30〕进行的一项为期2个月的日常辅助照顾的研究中发现,日常辅助照顾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痴呆病人的行为问题和心理症状,同时也可以缓和照顾者负担,尤其是照顾者的主观负担感减少。Kumamoto等〔31〕认为家庭辅助照顾服务对减少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感有重要作用。Arai等〔32〕研究表明照顾行动受损的老年人的照顾者更有可能感觉到沉重的压力感,每天从照顾中暂时解脱出来≥3 h的照顾者更不容易有压力感。因此可以建立依托社区的照顾者日间护理中心、喘息服务中心等提供日常辅助照顾,使照顾者暂时脱离照顾服务,减轻其负担〔33〕。

2.3.2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其信息需求 通过建立社区疾病控制网络、定期上门访视、开展互助交流和相互传授经验,提供更多社会支持,给予其坚持照顾的信心。用合适的方法及时满足家庭照顾者的信息需要也是家庭照顾的关键,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疾病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等,对年纪较大的照顾者发放知识手册,对较年轻者进行网络教育支持,满足照顾者的信息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照顾的知识,使其更加明确自己要提供的服务,对减轻照顾负担有重要作用。

综上,解决好照顾者的心理问题,除了改善被照顾者的健康状况,主要应针对照顾者自身的影响因素,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知识教育和观念转变,才能使其更好地胜任照顾工作。

1Grad J,Sainsbury P.Problems of caring for the mentally ill at home〔J〕.Proc R Soc Med,1966;59(1):20-3.

2Rymer S,Salloway S,Norton L,etal.Impaired awareness,behavior disturbance,and caregiver burden in Alzheimer disease〔J〕.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02;16(4):248-53.

3Pino-Casado R,Frías-Osuna A,Palomino-Moral PA,etal.Gender differences regarding informal caregivers of older people〔J〕.J Nurs Scholarship,2012;44(4):349-57.

4Kenny PM,Hall JP,Zapart S,etal.Informal care and home-based palliative care: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arers〔J〕.J Pain Symptom Manag,2010;40(1):35-48.

5陈 茜,梁 燕,张晓艳,等.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及其压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82-903.

6Brown AR,Mulley GP.Injuries sustained by caregivers of disabled elderly people〔J〕.Age Ageing,1997;26(1):21-3.

7杜丽娜,徐 宏,岳仕鸿,等.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35-9.

8Amendola F,Oliveira MA,Alvarenga MR.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mily caregivers while caring for people with dependence〔J〕.Rev Esc Enferm USP,2011;45(4):884-9.

9Schulz R,Beach SR.Caregiv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The caregiver health effects study〔J〕.JAMA,1999;282(23):2215-9.

10Cullagh E,Brigstocke G,Donaldson N.Determinants of caregiving burde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J〕.Stroke,2005;36(10):2181-6.

11Rochette A,Desrosiers J,Bravo G,etal.Changes in participation level after spouse′s first stroke and relationship to burde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Cerebrovasc Dis,2007;24(2-3):255-60.

12常 健,陈立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上海护理,2005;5(1):1-3.

13张丙银.济南市城区部分养老人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4沙晓娟.济南市城区部分养老人群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5李秋萍,Alice YL.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32-5.

16Pinquart M,Sörensen S.Gender differences in caregiver stressors,social resources and health:an updated meta-analysis〔J〕.J Gerontol B-Psychol,2006;61(1):33-45.

17祁爱英,赵艳霞,杨丽娟.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焦虑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79-80.

18刘爱琴,陈小红,吴美华.住院化疗的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24-6.

19Kurtz ME,Kurtz JC,Given CW,et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a patient caregiver symptom control intervention:effects on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of caregivers of cancer patients〔J〕.J Pain Symptom Manag,2005;30(2):112-22.

20Cameron JI,Franche RL,Cheung AM,etal.Lifestyle interference and emotional distress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advanced can cer patients〔J〕.Cancer,2002;94(2):521-7.

21Fleming DA,Sheppard VB,Mangan PA,etal.Caregiving at the end of life:perceptions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and caregivers〔J〕.J Pain Symptom Manag,2006;31(5):407-20.

22蒋 芬,杨如美,唐四元.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994-6.

23Chiou CJ,Chang HY,Chen IP,etal.Social support and caregiving circumslances as predictors of caregiver burden in Taiwan〔J〕.Arch Gerontol Geriat,2009;48(3):419-24.

24Cabral L,Duarte J,Ferreira M,etal.Anxiety,stress and depression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the mentally ill〔J〕.Aten Prim,2014;46(Suppl 5):176-9.

25Rigaud AS,Pino M,Wu YH,etal.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heir caregivers by gerontechnology〔J〕.Geriatr Psychol Neur,2011;9(1):91-100.

26杜 娟,钱晨光,徐 薇,等.北京市某城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抑郁情绪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506-11.

27Bandura A.Comments on the crusade against the causal efficacy of human thought〔J〕.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1995;26(3):179-90.

28Chou KR,LaMontagne LL,Hepworth JT.Burden experienced by caregivers of relatives with dementia in Taiwan〔J〕.Nurs Res,1999;48(4):206-14.

29柳秋实,尚少梅,王志稳,等.减轻居家痴呆照顾者负担的护理干预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9):739-41.

30Mossello E,Caleri V,Razzi E,etal.Day care for older dementia patients:favorable effects o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caregiver stress〔J〕.Int J Geriatr Psych,2008;23(10):1066-72.

31Kumamoto K,Arai Y,Zarit SH.Use of home care services effectively reduces feelings of burden among family caregivers of disabled elderly in Japan:preliminary results〔J〕.Int J Geriatr Psych,2006;21(2):163-70.

32Arai Y,Kumamoto K,Washio M,etal.Factors related to feelings of burden among caregivers looking after impaired elderly in Japan under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J〕.Psychiatry Clin Neur,2004;58(4):396-402.

33徐 薇,钱晨光,马亚军.北京市城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7):663-6.

R473.2

A

1005-9202(2017)23-599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3.111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专项科研基金项目(No.CMB08883)

1 长沙协雅进修学校

何国平(1952-),男,教授,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

王春燕(1989-),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

〔2016-06-01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状况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安全感,你有吗?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