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发生输血反应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7-01-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悬液全血尿毒症

周 扬

(丹东中心血站机采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发生输血反应的临床对比分析

周 扬

(丹东中心血站机采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发生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血组,n=53例)、B组(红细胞悬液组,n=54例)、C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n=5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后分别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较输血后3组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全血组(13.21%)及红细胞悬液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输注全血及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输血反应;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各种肾性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大量肾小球破坏,损害患者肾脏的生理功能,使患者内分泌功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出现紊乱形成的临床综合征[1]。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很容易出现重度贫血,引起机体重要组织及脏器的缺血缺氧,因此临床中常常予以输血治疗来改善患者贫血的现象。输注血制品种类的不同,产生的输血反应也是不一样的[2]。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输血反应,以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输血成分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其中男88例,女74例;年龄(52.16±12.1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血组,n=53例)、B组(红细胞悬液组,n=54例)、C 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n=55例),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透析后分别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输血量为2~6 U。

1.3 观察组指标:比较输血后3组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阻塞性肺梗死。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全血组(13.21%)及红细胞悬液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透析治疗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透析治疗不仅会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同时也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功能,主要表现在肾皮质间质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降低[3]。蓄积在体内的毒素不但会对红细胞膜产生破坏作用,还会对红细胞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而红细胞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的减少会导致机体出现贫血症状。研究表明,处于尿毒症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机体的造血能力也会受到严重损害,此时若只通过输血是不能有效解决贫血问题,因此临床针对这种现象多采取补充叶酸、铁剂、红细胞生成素等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造血功能。

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时或输血后,由于输注血液及其用具产生的不利于机体健康的反应。临床中常见的输血反应由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输血后紫癜、阻塞性肺梗死、肺水肿、溶血反应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阻塞性肺梗死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输血反应,因此本研究选择这4项输血反应作为观察指标。

本研究显示,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全血组(13.21%)及红细胞悬液组(11.11%);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这可能与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时,红细胞膜上有不规则抗原,血浆中还存在相应的抗体,这样很容易发生HLA血型不相容性,从而更容易发生输血反应。而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则去除了血浆中相应的抗体,仅仅需考虑红细胞膜上的不规则抗原,因此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输血反应直接影响尿毒症期患者的预后,因此临床中应积极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①采血时必须保证无菌操作,并注意检查患者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凝集素反应,若呈阳性,则应输注去血小板或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②若患者为过敏体质,在输注前0.5 h,可先予以异丙嗪或苯海拉明,并告知供血者在供血前4 h避免进食。③输血前完善交叉配合试验及血型鉴定,尽量避免输注不同型血液。④输血时,避免过量、过快输血,若患者需大量输血,则所需血液必须为5 d采集的血液,若时间达不到要求必须使用微孔过滤器进行输注。

综上所述,相对于输注全血及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曹宁.肾移植前后未透析与透析效果及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对比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8):3357-3364.

[2] 余霞.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后输血反应的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64-65.

[3] 马砚敏,张涛.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后输血反应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125-126.

R692.5

B

1671-8194(2017)08-0166-01

猜你喜欢

悬液全血尿毒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勘误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