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2017-01-17董富友余宗寿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宣威牧草畜牧业

叶 康 董富友 余宗寿

(1.宣威市畜牧兽医局,云南宣威655400;2.海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宣威655409)

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叶 康1董富友2余宗寿1

(1.宣威市畜牧兽医局,云南宣威655400;2.海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宣威655409)

人工草地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在保护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建设人工草地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其有利于保护畜牧业的发展,推动草业建设。本文主要从世界范围内人工草地建设情况出发,对国内人工草地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当前人工草地建设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畜牧业 人工草地 草地建设 生态安全

随着草原面积的不断减少,草原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的作用有所降低。尽管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草)策略,在建设人工草地与改进天然草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草地生产力未能得到显著提升,草原生态仍在不断退化。农业部相关文件表明,我国天然草原存在严重的牲畜超载现象,其超载率大约为34.8%。因此,天然草地无法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必须大力建设人工草地。

1 人工草地建设是保护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证。近几年,我国民众的膳食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奶制品与肉类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国农业年鉴》(2012年)数据显示,膳食消费结构中牲畜产品所占据的比例比2002年提升了1.9倍,牛羊肉产量提升了1.3倍。2013年国内粮食进口量达到了7000万t,过去5年内,各种粮食的进口量均有了迅速增长,大豆提升了1.5倍,苜蓿干草提升了22.5倍,其中60%用于饲养动物。任继周(2014)预测,未来的15~20年内,国内畜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之后将转变成缓慢增长。天然草地的产量较低,如果仅仅依靠天然草地,则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甚至会造成人畜争粮,进而引发粮食安全危机。另外,人畜争粮也会严重影响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了保护畜牧业的发展,必须解决牧草资源缺乏的问题。与天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地具备较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群落高度、密度、盖度以及生物量方面,其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矿场废弃地、撂荒地以及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增加草地生产力,是保护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础。

2 人工草地建设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评价一个国家的畜牧业水平时,人工草地建设水平与其数量是主要的参考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大,畜产品的需求量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天然草地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草畜矛盾容易造成人畜争粮以及草原环境的破坏。与天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地具备较大的优势,其能够解决饲草料季节之间的差异问题,满足畜牧业的生产需要。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人工草地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西兰,其占据的比例约为70%,畜牧业主要依赖于牧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在欧洲,其占据的比例超过了50%,草地牧草占据所有饲料生产的比例为49%。但是,国内人工草地数量较少,仅是天然草地的2%左右,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人工草地建设水平较为落后,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3 人工草地建设中的不足与解决措施

3.1 改进空间布局情况,提升资源利用率

合理规划草地区域、完善空间布局是提升草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国区域面积广,气候与土壤存在突出的地域差异,生态环境种类繁多,应依据地域特点制定人工草地建设以及保护方案。传统牧草种植时随意性较强,往往是盲目开展,影响了人工草地功能的发挥。人工草地的空间布局与草地生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发达国家常常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区域的土壤特点、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环境,之后绘制细致的牧草种植区域图。在牧草生物特性数据库与区域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牧草种植适宜度评价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及相关技术来合理划分草地布局,提升资源利用率。

3.2 加大对家畜系统与草地系统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深度,加快草地畜牧业升级

近几年,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然而家畜系统与草地系统间耦合关系却未能明确,影响了畜牧业的现代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主要原因包括:对带型草种及其配置的认识不全面,造成不同的人工草地在生产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并没有将牲畜与草地当作一个生产系统,并没有实现区域间的协调规划。所以需要加大对家畜系统与草地系统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深度。现阶段,水肥优化耦合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能够对人工草地生产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不仅能够提升植物数量,也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然而,该研究将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完全割裂开来,威胁土地稳定性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所以要实现生产带与草畜生产系统的结合,从多个角度开展相关研究。

总而言之,建设人工草地能够解决饲料短缺问题,保证饲草料满足实际需求,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并能够保护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如今,我国人工草地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其生产管理以及区域划分不断完善,然而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人工草地的区域性配置,注重环境问题,进而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地,促进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1]高丽丽.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促进太原市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9):56-57.

[2]宾冬梅,唐晓玲.加强草地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畜禽业,2001,(10):62-63.

叶康(1988-),男,云南省曲靖市宣威人,初级畜牧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宣威牧草畜牧业
云南省宣威地区家族肺癌研究进展
映像畜牧业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