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及其利用保护

2017-01-17廖晓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草场生态效益草地

廖晓蓉

(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四川甘孜626000)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及其利用保护

廖晓蓉

(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四川甘孜626000)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大开发为我国草地畜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搞好畜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此,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现状、生态效益等基础上,提出了草地资源承包到户,使牧民成为草原的真正主人有效治理退化的草场,做好草场生态保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草地综合生产力;健全完善草地监测系统,适时了解草地资源情况;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大提升民众综合素质;划定草原保护区,重点保护基础草场重视法制化建设,加大草场执法力度;探索草场生态建设之路,确保生态、经济、社会3种效益同步发展等有效保护和利用的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草地保护 草地资源 生态效益 草地利用

1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现状

我国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80%以上,不仅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绿色屏障。

这些年,随着对草地资源的过度使用,西部草场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地面积30%,与20世纪初期相比产草量下降40%~50%。草地植被退化,不但造成生产力下降,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四川的川西北高原牧区草原鼠荒地,又称“黑土滩”,是鼠类活动、超载过牧及冻融、水蚀、风蚀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草原严重退化的次生裸地,由于草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原来位于草皮下的黑褐色土壤腐殖层裸露,土壤的吸附性能严重下降,表层极度疏松,风吹尘涌,极易形成“沙尘暴”,造成严重危害。由此,西部各地在大开发中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的生态效益

2.1 保护草场生物资源多样化

在广袤的草原上,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随着生态资源的恶化,物种资源不断减少,生物资源备受破坏。由此,重视草地资源生态建设,对保护草场生物资源多样化大有裨益。

2.2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草地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面径流具有显著的作用,如,牧草可减少地面径流47%,减少冲刷77.8%。生长2年的草地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为54%,高于林地20%。同时,草地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治理沙尘暴最积极的措施就是加强西部草地建设和保护,消除发生大规模沙尘暴的沙源。

2.3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草地可以调节气候,缓冲不良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草地与裸地相比,湿度一般高20%左右。草地不仅具有截留降水的功能,而且比裸地或林地有较高的渗透性和保水能力。在西部地区广泛种植牧草,加上林木的作用,将会促使西部雨量增多,逐步达到风调雨顺。

2.4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草地植被在土壤表层形成大量由根和地上残体组成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既能保持水土,又能使西部的土地肥沃起来。

3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1 草地资源承包到户,使牧民成为草原的真正主人

实现草地资源的有偿经营,做到“承包到户、有偿使用”,自根本上,消除草场资源无偿使用的现状。坚持草地承包到户,使经营者成为草地的真正主人,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调动民众保护草地资源的积极性,提升自觉保护草场的积极性,改变“吃大锅饭”的尴尬局面。

3.2 有效治理退化的草场,做好草场生态保育工作

科学安排放牧,合理进行轮牧,控制草场载畜量,做到以草定畜。加大惩处破坏草场的行为,做好草场开发与生态保育的同步进行。

3.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草地综合生产力

在很长时间内,草地投入资金有限。而对草地的利用,却是逐年增加。久而久之,草地自我调控能力渐差,草原退化较严重。由此,酌情增加资金投入、科技投入等等,大大提升草地生产力。尤其对资金的利用,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利用。

3.4 健全完善草地监测系统,适时了解草地资源情况

通过草地监测系统的完善,能更为准确了解到草地的演替、种群结构变化、虫害威胁、沙化程度等等,更准确适时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有利于保护草场的生态资源。

3.5 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大提升民众综合素质

保护和恢复西部草地生态环境,重要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同时应通过教育培训,使人们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去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

3.6 划定草原保护区,重点保护基础草场

划定的草原保护区,应包括:高产草场、人工草场、基础草场,以风化的草场,易水土流失的草场,退耕还牧的草场。这些草场,一律禁止开发,禁止一切破坏行为。四川甘孜州既是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一直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控制生态环境恶化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先后开展了“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林(草)”等工程项目,对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7 重视法制化建设,加大草场执法力度

加大《草原法》的宣传力度,搞好草场建设的法制化建设,加大草原保护的执法力度,减少人为破坏草场的活动,做到以法管草,彻底改变过去“草场无主,破坏无罪”的理念。

3.8 探索草场生态建设之路,确保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同步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努力探索适合西部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生态农业建设之路,使生态工程建设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同步发展。加强围栏封育、松土改良、草地补播、引水灌溉等工程技术的应用。

[1]楚文华.优化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的实践做法[J].乡村科技,2016,(23):37.

猜你喜欢

草场生态效益草地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草地上的事
新草场有多远
Laughing song
草地
青青草场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